回王魚

回王魚

在八公山與淮河相交的峽山口附近的洞穴石罅中,生長著只有八公山水域才有的稀有魚種——回王魚。這種魚,其食用肉質和營養價值,都超過馳名的淮河鯉魚,自古以來被列為“貢魚”。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求仙學道,有人將此魚獻給他,他食後覺得味美可口,就稱之為“回黃”,並常在宴客時道此佳肴的精美,故當地人將此魚稱為“回王魚”、“回黃魚”和“淮王魚”。關於回王魚,也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回王魚性情溫和、孤僻,常常帶著它的家族棲於水底層和岩洞、岸穴、石縫裡。峽山口一帶水下岸穴、岩洞較多,又兼彎道、湍流,所以回王魚集生在此地。

回王魚

王魚1尾(或其他魚尾)約750克,瘦肉50克,蔥白段、片各10克,白胡椒粉少許,上湯8杯,香菜生粉各適量。

製作流程

①將魚去,剖腹去內臟,洗淨後,用刀在魚身上兩邊劃小柳葉刀花。豬瘦肉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雞冠形薄片。

②鍋放在大火上燒熱,下油,燒至七成熟時,放入上湯,再放入魚、豬肉和蔥、姜,蓋上鍋蓋,將湯煮成奶汁,加鹽,灑上白鬍椒粉,出鍋倒入湯碗。上桌時,隨帶香菜1小碟佐食。

配圖

回王魚回王魚

相關條目

淮王魚
奶汁肥王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