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氫噻吩

四氫噻吩

四氫噻吩主要用作城市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燃料的賦臭劑即警告劑。也可用作醫藥、 農藥和光化學品生產的原料。目前,按國際標準要求,城市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的賦臭劑必須使用四氫噻吩,取締了原來使用的乙硫醇等賦臭劑。目前國內市場所需四氫噻吩為400噸/年左右,主要依靠進口,“十五”計畫末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600噸/年以上。

基本信息

簡介

四氫噻吩四氫噻吩
中文同義詞:四甲撐硫;四氫硫雜茂;四氫噻吩;四氫塞酚;硫化伸丁基;四氫噻吩;四氫噻吩,98%;加臭劑
英文同義詞:TETRAHYDROTHIOPHENE;Pennodorant1013;pennodorant1013[qr];pennodorant1073[qr];Tetrahydrothiofen;Tetrahydrothiophen;tetrahydro-thiophen;Tetramethylenesulphide
分子量:88.17
EINECS號:203-728-9
Mol檔案:110-01-0.mol
技術說明書編碼:361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四氫噻吩110-01-0

理化性質

物理數據

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
熔點(℃):-96.2
沸點(℃):119
相對密度(水=1):1.0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無資料
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
燃燒熱(kJ/mol):無資料
臨界溫度(℃):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無資料
閃點(℃):12.8
引燃溫度(℃):無資料
爆炸上限%(V/V):無資料
爆炸下限%(V/V):無資料
溶解性:不溶於水,可混溶於乙醇、乙醚、苯、丙酮。
四氫噻吩是無色透明有揮發性的液體,不溶於水,可混溶於乙醇、乙醚、苯、丙酮。具有強烈的不愉快氣味,它產生的臭味穩定、不易散發,空氣中存在0.01PPm就能聞到。

穩定性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強氧化劑。
四氫噻吩(簡稱THT)是噻吩經催化氫化後得到一種含硫飽和雜環化合物,噻吩被還原為四氫噻吩後,不再具有共軛體系和芳香性,因此四氫噻吩顯示出一般硫醚的性質,易於氧化為亞碸和碸(環丁碸)。
四氫噻吩對煤氣設備、運輸管道墊片等材質沒有腐蝕性,對人體嗅覺不會產生習慣鈍化,因此用作城市煤氣、天然氣等氣體燃料的泄露警告劑,被少量加到氣體燃料中,取締了原來使用的乙硫醇等賦臭劑。時下國內市場所需四氫噻吩為400噸/年左右,主要依靠進口。四氫噻吩具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中毒的時候,出現運動性興奮、共濟失調和麻醉,最後死亡。慢性中毒實驗裡,小鼠表現為行為異常與體重增長停頓及肝功能改變。此外也用作醫藥、農藥以及有機合成原料等。

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
LC50:27000mg/m3,2小時(小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套用

主要用途:用作溶劑、有機合成中間體。

製備

由1,4-二鹵丁烷與硫化鈉在醇中反應得到。由噻吩的催化氫化而得,但噻吩的催化加氫比較困難,鎳催化劑很容易被噻吩毒化而失效,而用雷尼鎳作催化劑時,又常導致脫硫反應,結果是丁烷成為主要產物。除非在二硫化鉬或大大過量的鈀碳存在下,噻吩才能被還原為四氫噻吩。

注意事項

安全術語

S16Keepawayfromsourcesofignition.
遠離火源。
S23Donotbreathe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36/37Wearsuitableprotectiveclothingandgloves.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和手套。
S61Avoidreleasetotheenvironment.Refertospecialinstructions/safetydata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據說明書。

風險術語

R11Highly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0/21/22Harmfulbyinhalation,incontactwithskinandifswallowed.
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害。
R36/38Irritatingtoeyesandskin.
刺激眼睛和皮膚。
R52/53Harmfultoaquaticorganisms,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中毒時,出現運動性興奮、共濟失調、麻醉,最後死亡。慢性中毒實驗中,小鼠表現為行為異常、體重增長停頓及肝功能改變。對皮膚有弱刺激性。
環境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本品易燃。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及強氧化劑易引起燃燒。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氧化硫。
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泄漏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接觸控制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未制定標準
TLVTN:未制定標準
TLVWN:未制定標準
監測方法: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較高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完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硫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
廢棄注意事項: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32111
UN編號:2412
包裝標誌:
包裝類別:O52
包裝方法:小開口鋼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化勞發[1992]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GB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