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一九五六年,前身為四川省水利電力學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專。辦學歷史悠久,譽稱四川水利水電“黃埔軍校”,培養了眾多水利水電人才。地處“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得水利科技之地利優勢,承古堰之人傑地靈,引無數學子求學成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56年,1960年更名為四川省灌縣水利專科學校,1961年恢復為四川省水利電力學校。2003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水利電力學校升格為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在專科第二批次招生。
學院在6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傳承李冰“勤於職守,做事科學,作風實幹,開拓進取”之精神,櫛風沐雨,勵精圖治,逐步發展壯大,先後為水利水電行業培養了三萬餘名高素質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部分畢業生成長為廳、市(縣)級領導幹部和水利水電行業專家、知名教授,被譽為四川水利“黃埔軍校”。學院在2006年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教育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級。2011年獲評水利部全國水利行業示範職業院校,翌年被評為省級高職示範學院[1]。

基礎設施

學院占地面積854.3餘畝,建築面積261490平方米,有四個校區:都江堰老校區毗鄰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校園林木成蔭,環境宜人。“5.12”地震後,國家投入5億多元新建羊馬新校區,東瀕金馬河,西靠
新校區(9張)羊馬濕地保護區,緊鄰成都金馬國際體育城和溫江區大學城,距成都二十五公里,氣勢恢弘,設施完善。雙合實訓校區集水利機械製造廠、教學科研電廠、勘測設計院、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實踐教學基地,能容納1000餘學生進行生產性實習實訓,產學結合、特色鮮明。郫縣校區位於郫縣新城中心,以生物工程類專業為主,校園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學院現有各類實驗、實訓場所60多個,其中,建成了中央財政支持的建築技術實訓基地,包括鋼筋工、測量工、建築材料檢測、工程造價、物流管理、物業管理等8個綜合實訓專用實訓場;更新了水力學、水機、環境監測和電氣二次等實驗室設備;完善高電壓實驗室設備;新增電子經緯儀、全站儀、GPS靜態儀等先進設備。教學行政用房15.98萬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面積11.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5693萬元,其中,儀器設備總值達到5741萬元。圖書資料46萬冊,期刊615種。[1]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5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351人,“雙師型
校園概況(6張)”教師133人。
學院現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四川省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國家級工程評審專家1人,四川省政府評標專家庫專家4人。現有專任教師3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以上105人,中級職稱教師117人,初級職稱教師124人。[2]
學院充分發揮雙合教學科研電廠、機械實習工廠、工程勘察設計院、工程監理公司等校內實訓基地對青年教師再培養功能。近年來累計有100餘名教師參與300餘項工程諮詢、勘測、設計、施工及監理工作,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水平提升。學院通過多種方式建成了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逐步實現了學院師資隊伍量的突破和質的提升。
聘請有53名知名學者、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和能工巧匠到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1]。

專業設定

開設有8個系(部、院),36個專業,專業門類涵蓋水利、水電、建築、地質、測繪、環境、水產及相關行業,以工科專業為主,綜合類專業和邊緣學科並行,省級重點專業為骨幹、院級重點專業為基礎的專業建設體系[1]。

實驗實訓

學院現有各類實驗、實訓場所60多個,其中,建成了中央財政支持的建築技術實訓基地,包括鋼筋工、測量工、建築材料檢測、工程造價等8個綜合實訓專用實訓場;更新了水力學、水機、環境監測和電氣二次等實驗室設備;完善高電壓實驗室設備;新增電子經緯儀、全站儀、GPS靜態儀等先進設備。教學行政用房15.98萬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面積11.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5693萬元,其中,儀器設備總值達到5741萬元。圖書資料46萬冊,期刊615種[1]。

辦學宗旨

學院堅定不移地走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提出了“立足社會需要,面向未來發展,辦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確立了“技能人才的搖籃、技術服務的基地”的辦學理念,凝練出了“以專業建設為核心”、“校企合作實踐”等先進教育理念,實現了學院快速、可持續發展[1]。

就業工作

學院與西部的水利水電、建築、測繪、地質、環境、水產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的供需合作夥伴關係,為畢業生就業開闢了穩定的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率位於四川同類職業院校前列。

學院地址

崇州主校區地址: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羊馬鎮永和大道6號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優美,緊臨都江堰景區,新校區在崇州市羊馬鎮,是成都市園林式單位、四川省省級文明單位,校舍掩映在林蔭叢中,繁花小道透出濃濃學風,是學習和生活的好地方。由於2008年汶川地震影響,應國家和社會各級人士的幫助,學院已於2011年九月部分搬入崇州市羊馬鎮永和大道新校區。新校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單獨招生

錄取規則:
1、調閱考生檔案比例為本校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畫數的120%。
2、對加分或降分投檔的考生,在錄取時等同於其他考生。
3、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堅持志願優先,堅持德、智、體全面考察。考生填報第一專業志願錄滿時,則依照考生所填專業志願作適當調整。
4、對外語語種、分數的要求方面,按國家相關政策執行。
5、除《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不能、不宜報考水利、水電、地質專業條件外,沒有其它限制。
6、凡藝、體尖考生第一志願填報我院,且聯考成績達到我院調檔線,我院將優先錄取,並保證其第一專業志願。
7、建議報考酒店管理類專業學生女生身高不低於160cm,男生不低於170cm。
8、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只招男生,身體不得低於165cm。
9、對下列被我院錄取的考生,我院保留退檔的權利:①電子檔案中未真實反映出本人德育情況,政治思想和品德不合格考生;②電子檔案中未真實反映出本人身體情況,不適宜報考水利、水電、地質等專業考生;③被省級政府機構公布有考試作弊行為考生。
10、新生入學後,學院將在三個月內進行全面複查。經複查不合格者,學校將視不同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發現弄虛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
11、錄取結果的公布:①寄發錄取通知書;②通過電話諮詢或校園網查詢

發展前景

學院自二00三年招收普通全日制大學專科學生以來,連續三年招生計畫供不應求。在良好的就業形勢情況下,學院招生繼續面向廣大社會生源,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自身職業教育優勢為社會服務。學生具有“專升本”的良好前景,學院將為學生通向更高學歷層次以及其它深造途徑的人才“立交橋”創造條件。
校園文化生活(7張)西部大開發,為西部各省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水利、電力、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在西部各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利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黃河、長江上游生態環境是當前的熱點。西部各省水利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這給西部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治水興國,西電東送”,需要大量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投身水電事業、環境生態工程建設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是廣大青年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明智選擇。
為豐富生源結構,實現“立足四川、輻射西部、面向全國”目標,從2004年開始,我院在黑龍江、新疆、河南、浙江、海南、廣西、雲南等23個省、市、自治區投放招生計畫,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學院將在四川、重慶、湖南、貴州、雲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山西、浙江、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1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收費標準,我院文史類專業為3700元/學年,理工類專業(包括文理兼收專業)為4100元/學年,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為5500元/學年,室內設計技術(藝術類)6000元/學年;住宿費為800-1200元/生年(4-8人/間)

辦學理念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通過全院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使學生成材、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以樹立“品味、品德、品行、品牌”為重點,圍繞培養學生“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個人特長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來建立有特色的學生培養體系,進而根據目標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培養、學生活動等相關制度,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通過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動為學生創造鍛鍊的機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與黨的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師德建設、學生德育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認真開展了“六大工程”建設,形成了“政治方向明確,輿論導向正確,學術氛圍濃厚,文化娛樂健康,道德風尚崇高”的校園文化環境。從而使學院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教職工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學院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全校性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全校性的技能大賽。該院的學術社團、學術報告,參與者十分活躍,校園文化氛圍非常濃厚。

院系設定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設五個系1部,以大學專科為主。有高中起點三年制普通大專及國中起點五年制專科兩類。師資力量雄厚,各系均聘有國內知名教授作學科首席教授。現有教師220餘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90餘人,多數專業教師為“雙師型”人才。辦學設施完善,實驗、實習設備齊全、先進。下屬教學科研電廠、機械製造廠均為學生固定的實訓基地,校外固定的專業實訓基地達十餘處;有專業教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教學設施,微機近500台,滿足信息化教育需求。校園演播中心可同時直播三套節目的校園閉路電視網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接入Internet寬頻校園網打開了學院學生通向世界的大門;圖書館藏書量近二十萬冊,並配有電子閱覽室,現代化教學手段完備。辦學過程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和與時俱進的思想,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學生學以致用,學有特長,全面發展。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水利工程系

專業: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技術、建築工程技術、水利工程施工、工程造價、工程測量技術

機電工程系:

專業:機電設備運行與保護、供用電技術、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套用電子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信息工程系:

四川省教育廳2003年審定八所專科院校為IT專業試點院校,學院位列其中。信息工程系所屬IT專業均以國內外著名IT企業為背景。專業設定、就業方向、採用訂單模式運作。成都做為中國西部矽谷,就業空間巨大。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IT)、計算機套用(軟體工程方向)、圖形/圖像製作(IT)、計算機多媒體技術(IT)

資源環境工程系專業:

水土保持、水文與工程地質、水政與水資源管理、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環保材料檢測

管理工程系(籌)專業:

酒店管理、涉外文秘(籌)、物流管理、旅遊管理(水文化方向)

基礎教學部

承擔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工作。

實驗實訓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省教育廳領導
學院實訓校區距學院主校區7km,占地200畝,校區內有3×1000KW教學科研水力發電廠一座,大型水工實習機械製造廠一座,水力發電廠採取全微機監控自動化程度很高的運行生產方式,同時具備傳統運行生產方式,可供機電系各專業學生實習,實習內容涵蓋電專業各類崗位(工種)。

水利機械製造廠擁有大型水工機械設計生產能力,是一座具有現代化管理條件的花園式的生產、實訓基地,可提供水利工程類專業各類實訓實習。學院實訓校區以其先進的實訓內涵、功能以及其規模在整個西部高職高專院校中屈指可數,甚至領先某些綜合性大學。擁有專業實驗室20餘個,其技術指標和實驗內涵均領先於同類學院。為了突出高職高專院校教學特色和專業特色,學院非常重視在校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力爭實現與實際工作崗位無縫銜接,是學院重點建設實訓基地的宗旨。

學院實訓基地其修建和完善均由學院師生共同參與,業內領導和資深專家考察後表示,如此規模的實訓基地,實屬高職院校之亮點和典範。

與此同時,學院還充分利用行業優勢,與行業單位進行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實訓工作,與數十家行業單位和相關行業單位進行教學、培訓以及科研生產互動,同時也增加學院專業的市場適應性,也構建了更加合理的教學平台、實訓平台和就業平台。

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一年一評,一等6000元、二等4000元、三等2000元。

四川省貧困生獎學金:一年一評,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2000元。

學院貧困生獎學金:一年一評,一等1500元、二等1000元、三等800元。

學院學期獎學金:一期一評,一等500元,二等300元,三等200元,四等100元。

此外學院還有完善的獎助學制度,平均每年有一百餘萬元用於獎助學金,特別是針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貧困生貸款機制已建立,貧困生可按政策規定向指定銀行申請助學貸款。學院學生工作處還向貧困生提供勤工儉學幫助和必要的安排。

就業深造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作為成都後花園的都江堰市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五“A”級風景名勝區,以環境和生態為重,學院毗鄰古堰,得人文之神韻,旁依岷江,吸天地之精華。
亘古岷江,有了都江堰,使其水文化得以充分的張揚,作為水文化的布道者和傳承者,學院深感使命之偉大和沉重,因為水利關係民生,所以,我們培養的是李凍的繼承者,是在延續二千多年的輝煌和不朽。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城市成都,具有較大的人才吸納空間和就業空間,而西部又以水利能源見長,溪洛渡、向家壩、紫坪鋪等大型水電工程以及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開發和建設,使水利水電行業就業前景光明。學校畢業生當年的就業率均在90%以上。2007年12月在全國高校畢業生“雙選”周活動中,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水文與工程地質、工程測量技術、酒店管理等專業均被提前預訂一空,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建築工程技術、供用電技術等專業的畢業生也十分搶手。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保證畢業生的就業穩定和安全是我們就業工作的宗旨。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西部是能源大省,有廣闊的事業舞台,更有無窮的歷史和現實機遇。

在提升就業穩定性,安全可靠性的宗旨下,學院目標是使學生有專業、有事業,所以我們的就業模式是專業—擇業—就業—事業,學院是專業化的教育機構,我們的辦學方針是走專業化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