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播電視塔

四川廣播電視塔

四川廣播電視塔塔身平面為八邊形,其中有四個面為垂直面,可以設定觀光電梯,增加觀景情趣,也給城市景觀產生“移動”的效果,這是此塔獨特造型所創造的條件。塔身內部將兩部高速客梯與一部高速工作梯、一部普通工作梯分別設定,這樣便於組織人流,保證有秩序參觀遊覽和工作正常運轉。在考慮無障礙設計時,殘疾人由塔座二層進塔,先於大量遊人從進塔大廳進入電梯,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四川廣播電視塔四川廣播電視塔
四川廣播電視塔,八邊形外附四條腿的塔身,突破了常見的圓筒形。塔座的四周斜撐輔助拔地而起,塔身四條腿沿斜線向上逐漸縮小,而後猛然將四臂張開伸向藍天,造型剛直,挺拔秀麗,表達出四川人民的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另有一番情趣的是,當你面對四根斜撐中的任意一根,觀望塔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川”字,不禁使人聯想到“四川”,道出該塔的地方性。

每個城市都在考慮做一樣自己突出的東西。有特色,一座城市才有自己的生命力。電視塔作為上個世紀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標誌,對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觀,旅遊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國內來說,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建成後,都成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識,也是著名的旅遊景觀之一,甚至有不參觀電視塔就不算到過這個城市的說法。相信作為四川省十大文化標誌性工程之一——四川廣播電視塔建成後也會有同樣的意義。

四川廣播電視塔是由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李志立等設計師設計修建的。該塔位於成都市新華東路二號橋東北,占地75畝。塔高316m;塔頂設有87m高天線桅桿;塔樓高46m,總高度達339m,建築面積3054平方米;塔身長153m;塔座部分高49.7m,其中基台部分為63×63m方形,高15.4m,共三層,建築面積5850平方米,懸盤部分為發射機房,高28m,設六層,建築面積4558平方米。據了解本工程建成後可發射八套電視和六套調頻立體聲節目,同時具有交通、消防、環保監測,通訊以及導航等多方面的綜合利用能力。

在吸引和借鑑國內外電視塔的經驗基礎上,四川塔的設計首先滿足功能要求,力求在造型上有鮮明的時代感,強烈的地方特色,達到技術與藝術完善的結合,同時增加觀光旅遊內容。

概述

四川廣播電視塔四川廣播電視塔
四川廣播電視塔塔身平面為八邊形,其中有四個面為垂直面,可以設定觀光電梯,增加觀景情趣,也給城市景觀產生“移動”的效果,這是此塔獨特造型所創造的條件。塔身內部將兩部高速客梯與一部高速工作梯、一部普通工作梯分別設定,這樣便於組織人流,保證有秩序參觀遊覽和工作正常運轉。在考慮無障礙設計時,殘疾人由塔座二層進塔,先於大量遊人從進塔大廳進入電梯,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

上世紀80年代,四川廣播電視塔修建項目立項;1992年12月動工僅半年,就因為資金問題被迫停工;1994年,川塔發展總公司成立並引進了四川本土的民營資本;1998年上半年,川塔恢復施工。該塔現已經投入使用,它是四川省最高建築物,同時也是成都市的標誌之一。電視塔位於成都市中區二號橋以北,府河以東,西與猛追灣游泳場隔河相望,北鄰遊樂場、與府南河共同組成別具一格的旅遊、觀光區。

遠遠看去,電視塔就像一把利劍直衝霄漢。塔基四根巨大混凝土支撐柱將塔身穩穩地支撐起,整個塔身由下到上逐漸瘦身,最終形成一個錐形。電視塔四根混凝土基柱寓含有“四川”之意,上面的兩個蘑菇型的造型,則是有四川特色的“蓋碗茶”。

上塔樓共有10層,上塔樓第6層是轉速可以任意調節的鏇轉餐廳,這個可容納250人同時就餐,市民可在360度鏇轉中,一邊品著精美的中、西餐,一邊觀賞城市美景。

每個城市都在考慮做一樣自己突出的東西。有特色,一座城市才有自己的生命力。電視塔作為上個世紀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標誌,對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觀,旅遊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國內來說,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建成後,都成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識,也是著名的旅遊景觀之一,甚至有不參觀電視塔就不算到過這個城市的說法。相信作為四川省十大文化標誌性工程之一——四川廣播電視塔建成後也會有同樣的意義。這種意義雖然不是一段時間內能看出的,但對一個城市的影響一定是巨大的。

電視塔經營一般都是以旅遊觀光、文化娛樂、商貿博覽等綜合功能為主,但就旅遊觀光來說我認為這座塔還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它沒有在四周形成一種“整體景觀”。像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結合四周商貿建築,給人一種現代化的氣質,成為整個浦東新區,乃至上海的精神象徵。而四川廣播電視塔周圍就缺乏這種整體效果,雖然臨近府南河,但是開闊地不夠,老房子過多,這都會影響旅遊觀光效果。因為人們不一定總是從塔上觀光,在塔四周的旅遊資源,開發也同樣應該配套。

功能簡述

四川廣播電視塔四川廣播電視塔
塔樓為滿足工藝、旅遊要求共高10層。下面兩層為微波天線平台,無外圍護牆,兼做避難層。三、四層為變配點、綜合利用、微波機房等用房。五、六層為室內瞭望、鏇轉餐廳。塔樓正錐台設計不僅合理地分配面積,而且使大面積的幕牆向下傾斜,有利於人們在高空室內向下俯瞰時不會產生折射現象。七層為室外瞭望平台,讓遊人到200平方米露天高空一游,是很驚險的。再以上是附屬設備機房。

塔座基台部分在圍繞塔身周圍留出環形露天空間,內設觀賞兼消防水池。進塔大廳設在±0.000第三層;出塔大廳設在-5.400第二層,接近地面,第一層為地下設備層。考慮到成都地下水位高又潮濕,塔座四周做護坡綠地降至-10.200地面,這樣也可產生如火箭噴射即將騰空躍起之勢,少幾分因巨大體量尺度給人的壓抑之感。該部分還設有很多室內外公共活動場所,儘量減輕人流對塔上面的負荷壓力。

發射機房部分造型四一個扁正錐台,懸在四根斜撐之間。將發射機房設定在塔樓與地面之間的設計是其他塔中沒有的。此部分是整個塔的“心臟”,相對獨立,同時增加了室外瞭望平台,提供不同高度的觀景點。在發射機房層(17.200m)設有2m寬的環形參觀走道,可以對友人進行科普教育。

個性標誌

四川廣播電視塔採用四肢狀造型,八邊形外附四條腿的塔身,突破了常見的圓筒形。塔座的四周斜撐輔助拔地而起,塔身四條腿沿斜線向上逐漸縮小,而後猛然將四臂張開伸向藍天,造型剛直,挺拔秀麗,表達出四川人民的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另有一番情趣的是,當你面對四根斜撐中的任意一根,觀望塔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川”字,不禁使人聯想到“四川”,道出該塔的地方性。

結構構想

由於功能與造型的要求,相應地產生許多新穎的結構型式,給設計與施工帶來了新課題。經過精心分析、計算、試驗,達到了滿意效果。塔樓樓層支承於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環板,環板內側支承於八邊形筒體,外側支承於筒體伸出的四根鋼筋混凝土斜撐上,斜撐與環板形成框架體系。其中塔樓最大直徑為36m。發射機房部分樓層內側支承於筒體環牆樑上,外側支承於曲面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剛架上,剛架擱置於四根斜撐上,這樣形成最大直徑54m的圓盤空間懸浮在半空中。在這兩部分中,室內空間沒有一根承重柱,最大限度增加了內部空間的使用效率和靈活性。

周圍環境

由於的體量很大,考慮到城市景觀和本場地狀況,將塔定位於場地中心線與新鴻路交點上,使塔與城市主幹道新華東路之間形成較開闊的緩衝域,並成為新鴻路的對景。塔前廣場是遊人主要活動場所,在新華東路只設行人入口,與廣場、塔形成軸線,將主入口設在次幹道猛追灣路一側,沿府河一側布置商業娛樂中心。塔後為服務區,設次要內部入口,塔東北設社會停車場

本塔與成都市遊樂園、體育場隔河相望,共同組成沿河綠化帶——成都市文化體育娛樂ABC工程。

評價

四川廣播電視塔四川廣播電視塔
四川廣播電視塔高339米,高度居西部第一、中國第四。整個電視塔自下而上,分為塔座、下塔樓、塔身、上塔樓及天線桅桿5個部分。在電視塔前區,將建造影視文化廣場,

同時配套其他文化、休閒、餐飲、購物等業態,憑藉四川廣播電視塔這一標誌性建築,成為成都不可複製的城市文化娛樂消費商業中心。按照成華區政府日前有關建設“成都浦東”的規劃,以電視塔為中心的猛追灣片區,即將迎來區域改造及特色塑造。對猛追灣街沿街商家來說,堅守了多年的財富夢想,也因此有了再次萌動的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