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作為國家衛計委直屬差額撥款副部級公辦綜合醫院,1892年9月28日正式成立,單點規模名列世界第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學科門類齊全、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占地面積782000㎡,業務用房面積500000㎡,開放床位4300張,在編職工8900人,設有38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12年門診(包含上錦院區)3999830人次,出院病人(包含上錦院區)188008人次,手術(包含上錦院區)106300台次,平均住院9.85天,各項醫療質量效率指標持續保持強勁上升態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積極開辦社區醫療服務、藏區醫療服務、特需醫療服務,努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滿足人民民眾不同需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堅持 “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醫療精神,銳意進取,科學發展,向著更高目標揚帆遠航!

創立背景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追溯歷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起源於由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1914年,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基督教會在成都建立華西協合大學,以此為基礎建立醫科,並將仁濟醫院、存仁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的中央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北平的燕京大學、協和醫學院,濟南的齊魯大學等戰區大學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聯合辦醫;是時,華西壩大師雲集,名醫薈萃,學術盛況空前。1938年7月1日,組建“華大、中大、齊大三大學聯合醫院”,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大、中大、齊大三大學聯合醫院”摘牌。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新醫院在國學巷建成使用。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華西協合大學更名華西大學,華西協合大學新醫院同時被接辦。1953年,華西大學經院系調整為四川醫學院,華西協合大學新醫院改名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1985年,四川醫學院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隨之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0年9月29日,華西醫科大學正式併入四川大學;2001年5月,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12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生專家入選《中國名醫百強榜》名單。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組織,全國30個臨床專科的1579名著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評審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華西醫院連續五年綜合評分位居全國第二。

科室設定

內分泌代謝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教學樓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教學樓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是我國醫學院校中最早建立的專業之一,至今已有40餘年歷史。內分泌科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科教研室的分科,有醫師21名,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0名,並聘請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講座教授1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8名,主治醫師(講師)3名,護士29名,實驗技術人員3名,有博士導師3名,碩士導師9名。

普外科

是國家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獲批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估,現有床位444張,2010年門診病人189832人次、住院病人15983人次、開展手術16892台。現已發展為包括膽道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肝膽胰外科、肝臟及血管外科、胃腸外科中心5個科室的大型普通外科。其中肝移植始於1978年,每年開展150例左右,5年期生存率77.3%;創下了中國首例肝移植女病人術後3年懷孕生子、世界首例屍體活體合成肝移植等十項全國領先的肝移植技術;開展的200多例肝移植手術平均費用降低到15萬左右、其中單例最低8.6萬,為全國最低。尤其在活體肝臟移植方面,數量為全國最多,技術和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5。

皮膚性病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現有病床54張、門診設有普通治療室、皮膚物理治療室、百康生物治療室、性病治療室、皮膚美容中心、皮膚外科/雷射治療室等)、2個衛生部評價機構(衛生部化妝品皮膚疾病診斷機構、衛生部化妝品人體安全性和功效性評價機構)、2個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皮膚分會皮膚美容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皮膚分會真菌專業培訓基地)、2個研究室(皮膚美容與化妝品實驗室/工程與皮膚生物學實驗室、皮膚病理實驗室)、1個研究中心(四川省化妝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門診病人148328人次、住院病人1772人次。

骨科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功勳卓著,在國內外同行中有很高聲譽,學科帶頭人裴福興教授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現有病床236張,2010年門診病人79783人次、住院病人7025人次,開展骨科手術7606台。臨床工作包含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運動醫學、骨腫瘤和手顯微外科6個亞專業方向。在脊柱前路手術、複雜病例的關節置換、帶血管蒂雙腓骨移植治療大段骨缺損、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手術、複雜關節周圍骨折的治療及運動損傷的關節鏡治療等方面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年資醫師細分專業,醫生跟著病人走等醫療管理改革,極大的提高了臨床醫療的質量效率。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7,在衛生部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估中名列全國第6。

胸心血管外科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石應康教授擔任中華醫師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侯任主任委員)。現有病床200張,其中專科重症監護病床29張,2010年門診病人41266人次、住院病人5800人次、開展手術4167台。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住院死亡率低於1.5%,普胸外科手術住院死亡率低於0.5%。已形成嬰幼兒複雜先心病外科、瓣膜與心律失常外科、冠脈與大血管外科、食管外科、肺外科、胸部微創外科及胸部創傷等7個臨床亞專業組。成功開展了心臟移植、肺移植、風心病雙瓣膜置換、複雜型先心病法樂氏四聯症根治、馬凡氏綜合症手術、肺癌患者上腔靜脈置換部分心房切除等數十種國際領先的醫療技術,多種術式為國際首創。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6。

呼吸內科

2002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估。現有病床128張,2010年門診病人75362人次、住院病人3811人次,是我國西部地區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中心,下設呼吸病區、結核病室,呼吸內鏡中心、肺功能室、睡眠實驗室,1999年正式設立內科重症監護室(MICU),集中醫療、護理和設備優勢治療內科危重症患者。在需要呼吸支持的內科領域呼吸衰竭患者治療、胸腔鏡胸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7。

消化內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消化內鏡中心為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培訓基地。現有病床138張,擁有先進的電子內鏡主機10餘套,有電子結腸鏡10餘台,電子胃腸鏡30餘台,每年診治病患40000多例。除普通胃腸鏡外,還開展無痛胃腸鏡診斷及各種內鏡下的治療,年診斷與治療性ERCP達700多例,ERCP技術治療急性重症胰腺炎上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績,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日結腸鏡診治患者50餘人次,已開展下消化道息肉、結腸早期癌切除(EMR)、內鏡下染色等治療,每年診治的病例達10000多例,居全國前列。2010年門診病人118392人次、住院病人5265人次。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9,在衛生部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估中名列全國第7。

腫瘤中心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魏於全教授是中科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下設頭頸腫瘤科、胸部腫瘤科、腹部腫瘤科三個科室和放射物理技術中心,共有病床476張,2010年門診病人81847人次、住院病人17109人次。其中,頭頸及乳腺腫瘤科優勢主要集中在頭頸及乳腺腫瘤、淋巴瘤、骨軟組織腫瘤等的臨床治療及研究方面;腹部腫瘤科集化療、放療、生物治療和介入治療的多種抗腫瘤治療手段,形成了以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為突出特色的腹部腫瘤治療學科;胸部腫瘤科主要致力於胸部腫瘤的臨床治療;放射物理技術中心擁有直線加速器4台,Pinnacle計算機三維放射治療計畫系統4套,放射治療模擬定位機1台等大型治療設備。在國內率先引入現代放射治療技術影像引導調強放療(IGRT)和容積動態調強治療(VMAT)技術,使研究及治療水平達國內領先地位,由此成為全國影像引導調強放療(IGRT)和容積動態調強治療(VMAT)研究和培訓中心。

兒外科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設有120餘張病床,2010年門診病人38346人次、住院病人3662人、開展手術5604台,是西南地區小兒外科中心。設小兒普外、胸科矯形、泌尿、新生兒等亞專業組;從常規開展的開放性手術,到自主創新的微創化手術術式,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高難手術,例如新生兒巨大臍膨出矯正手術、罕見融合腎病例、罕見重度漏斗胸和馬凡氏綜合症等。小兒外科在漏斗胸及先天性膈疝、小兒髖關節病、小兒血管瘤、小兒泌尿道疾病診治方面具有特色優勢,臨床醫療處於國內先進、西部領先水平。

麻醉學科

200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綜合實力水平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學科帶頭人劉進教授任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候任主任委員)。下設麻醉科、疼痛科,2010年開展手術室內麻醉61274例、體外循環1994例、手術室外麻醉31557例、麻醉甦醒17811例,手術麻醉相關意外死亡率小於1/300000,臨床醫療處於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1,在衛生部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估中名列全國第1。

重症醫學科(ICU)

四川省重點學科,在衛生部2010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評估中名列全國第9,有四個病區,病床132張,2010年收治各類重症患者6000餘例,臨床醫療處於國內先進、西部領先水平。

中西醫結合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在教育部第二次一級學科整體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三。現有病床154張,2010年門診病人86371人次、住院病人5294多人。最具特色的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共治療SAP患者1700多例,收治SAP數量居國內單家醫院第一,SAP病死率由41%降至10%左右,手術率由78%降為19%;其理論創新水平和臨床療效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心臟內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綜合實力和水平位於全國先進水平,學科帶頭人黃德嘉教授任中華醫學會心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現有床位135張(含CCU17張),設監護病房(CCU)、心血管造影室、超聲心動圖室等;2010年門診病人80301人次、住院病人5018人次,年開展心臟介入手術3000餘例,其中危重疑難病人占92%,搶救成功率達97%。每年完成冠脈介入治療500餘例、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500餘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300餘例、冠狀動脈內藥物洗脫支架置入術500餘例,以及CRT+CRTD、複雜先心鑲嵌、三維電解剖標測指示下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等先進高難心臟病治療數百例。其中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為國內最早開展該技術的5家醫院之一,雙心室起搏治療心衰為國內首家開展。

神經外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正式床位201張,NICU床位20張。分設腦血管病、前中顱底疾病、後顱底疾病、腦膠質瘤、椎管病變、神經創傷、功能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神經外科等八個亞專業綜合實力和水平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科內擁有世界一流的先進設備與技術,包括伽瑪刀一台,新型Leica手術顯微鏡6台,手術超聲刀2台等。2010年門診病人37840人次、住院病人3601人次、年開展開顱手術3200台,伽馬刀及血管內介入手術800台。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神經外科基地。複雜顱內血管病、顱底腫瘤、腦深部病變、功能神經外科、複雜顱頸交界區病變等方面成為了治療的主體,超過手術病例的70%以上。在顱腦外傷、癲癇外科、顱咽管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環枕部先天畸形的外科治療、腦血管病的治療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及領先水平。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3。

神經內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197張床位,2010年門診病人189381人次、住院病人9307人次,以腦血管疾病、癲癇及發作性疾病、帕金森病、神經遺傳變性疾病等多種優勢專業齊頭並進,專業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的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神經內科專科疑難重症診療中心。對腦血管病患者能進行頭顱血管照影、支架置入、介入治療動脈瘤、溶栓治療;對癲癇患者能夠進行長時程動態腦電圖監控、同步fMRI監測、精確定位癲癇病灶;對帕金森病患者能夠進行腦起搏器治療等。神經內科患者平均住院日已小於9天,醫療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8。

眼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2個病區、114張病床、7個獨立手術間。門診有斜視弱視中心、近視眼雷射手術中心、驗光配鏡中心和眼科研究室,2010年門診病人164165人次、住院病人7528人、開展手術10668台、屈光手術5000台。臨床診療達到全國先進、西部領先水平,開展各種玻切、角膜移植、開眶、整形等複雜的眼科手術。擁有準分子雷射、多波長雷射、氬離子雷射、造影、電生理、視野、超聲、角膜地形圖、內皮鏡、共焦顯微鏡、OCT等大型眼科特殊檢查設備,最新的蔡司和萊卡手術顯微鏡、玻切和超乳設備齊全。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9。

內分泌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床位84張,設糖尿病足診治中心、骨質疏鬆治療教育中心和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中心、糖尿病醫療教育中心等。開展新的檢測技術70多項,其中屬國內率先開展的有7項,在帶血管蒂甲狀旁脈移植治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胰島細胞培養及胰島細胞柱表面灌注系統用於糖尿病胰島細胞的臨床治療研究,CT導向經皮腎上腺包塊穿刺乙醇注射治療腎上腺腫瘤,自體血小板凝膠製備治療糖尿病足潰瘍、超聲水刀治療糖尿病性足潰瘍,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等方面處於全國先進水平。2010年門診病人68720人次,住院病人2458人。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7。

感染性疾病中心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病床位150張,2010年門診病人92863人次、住院病人3461人次,中心設有臨床藥理研究室、肝炎研究室、細菌實驗室、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實驗室等機構,是西南地區感染性疾病疑難重症診治中心,年出院病人3500多人次;中心擁有人工肝、血漿交換治療、MARS治療儀、現代肝穿刺等設備,在重症肝炎、感染性疾病的疑難重症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及技術,尤其對發熱待診、各類耐藥菌感染、導管相關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等的治療有獨到之處。對省內外各種肝炎、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

血液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床位189張,骨髓移植層流室病床9張,2010年門診病人47256人次、住院病人4175人次,幹細胞移植40餘例。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成績喜人,各種術式和創新性成果輩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從1991年開始成功地進行了自體骨髓移植、異基因骨髓移植、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無血緣關係供者骨髓移植、同胞臍血移植成功、非清髓性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無血緣關係臍血移植、單倍體半相合骨髓移植等新技術,均為西南地區首例開展。截止2008年已完成各種類型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302例,移植成功率95%,5年無病生存率達到60%以上,是我國西部開展骨髓移植手術種類最多、完成例數最多的骨髓移植中心。治療的病種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多發性骨髓瘤,惡性實體腫瘤等。

腎內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現有病床140張病床、設1個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門診病人79730人次、住院病人4164人,月透析病人已達2800人次。在腎臟疾病臨床與病理結合的標準化治療方案及整體診治水平在西部地區已有較高聲譽。在血液透析方面,除規範化的以血透為基礎的綜合治療,還廣泛開展了各種血液淨化技術,包括CRRT、人工肝等。CRRT搶救重症急性腎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領域在全國已有極大的影響;在重症腎臟病學領域,床旁多種方式血液淨化逐漸開展,在ICU、肝移植等方面的套用已經成為危重症搶救的重要手段,並且開展了術中血液淨化治療;並已形成新的科研方向,臨床醫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泌尿外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現有病床140張,2010年門診病人99243人次,住院病人5056人、開展手術5928台。設有獨立的泌尿手術室和檢查治療區,整合了膀胱鏡室、影像尿動力室、泌尿放射檢查室、體外衝擊波碎石中心,以及5個泌尿手術間及1個放射禁止手術間,總面積約1200餘㎡。擁有泌尿工作檯、C臂、超聲、第三代經皮腎鏡碎石系統、高能鈥雷射等大型設備和電切鏡、電子腹腔鏡等各種腔道和微創泌尿外科器械。科室是全國規模最大、條件最好、亞專業齊備、人才梯隊整齊的泌尿外科中心,醫教研綜合實力在全國同行排名前五名。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2。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設床位84張,設有耳、鼻、咽喉、頭頸、鼾症5個臨床亞專業。擁有國際一流的聽力學檢測設備,開展耳部各種疾病的特殊檢查、診斷及內外科治療,鼻及鼻竇疾病的診治,全方位開展鼻內鏡鼻竇外科手術、鼻眼部相關外科手術、咽喉部各種良性腫瘤及早期喉癌、喉咽癌的顯微外科治療、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及外科治療、修復及重建外科手術,各種肌皮瓣轉移修復手術,胃代食道手術,頸胸段氣管狹窄處理技術,前、中、側顱底腫瘤切除術後的修復重建,涎腺腫瘤切除及修復,神經缺損的移植和修復等;開展鼾症疾病的各種內、外科治療,已具有較成熟的經驗;2010年門診病人169055人次、住院病人4727人,開展手術5503台,臨床醫療處於國內先進、西部領先水平。

風濕免疫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現有床位68張,2010年門診病人76850人次、住院病人3204人次。先後開展了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嚴重風濕病、膝關節腔內玻璃酸鈉注射治療骨關節炎、大劑量環磷醯胺沖劑治療狼瘡性腎炎、脾切除治療風濕病合併白細胞減少症、反應停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重症狼瘡加強重度抑制劑治療、維生素D+鈣劑十二磷酸鹽聯合治療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鬆、來氟來特治療難治性銀悄病關節炎等十餘項新技術。在復旦大學2009年度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10。

康復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病床59張,2010年門診病人33187人次、住院病人765人。2008年9月,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按歐美國家及香港地區的現代康復治療模式設定專業治療模式,結合傳統的針灸和中藥康復手段,形成了以專科為方向、專病為核心、專項技術為手段的特色康復。亞專業包括骨科康復、神經康復、言語聽力康復、心肺康復、康復工程和針灸康復,可以為神經內科等相關學科提供早期床旁康復。特色康復技術包括神經促通術、關節鬆動治療術、瘢痕壓力治療術、中醫康復治療術、溫震磁治療系統、微波牽引治療技術、雷射疼痛治療術、語言障礙治療術、低周波治療系統、美國作業治療技術、衝擊波及脈衝電磁場治療系統。

老年病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病床218張,2010年門診病人22334人次、住院病人3770人次。在老年多器官疾病與老年綜合徵的診斷治療、老年退行性疾病的綜合干預與功能康復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尤其在老年綜合症、老年退行性疾病、老年多臟器衰竭和終末期疾病的綜合治療方面積累了獨到的經驗,在國內同行中有較高聲望。科室還在國內率先推行了老年疾病臨床診治路徑制度和老年綜合評估系統的套用,有效改變了以往老年性疾病診治缺乏系統性、老年特點不明確的弊端,是國內老年疾病防治領域的創新之舉。

燒傷整形科

是四川省重點學科。有病床90張,2010年門診病人12618人次、住院病人1773人次、開展手術2124台,開展燒燙傷、電燒傷、化學燒傷,嚴重複雜燒傷及燒傷後各種瘢痕、畸形矯治新技術,在器官再造、微創外科有較大突破,已形成表體器官再造、創傷晚期組織器官缺損畸形修復,淋巴外科,面部,手運動功能重建,燒傷治療及微創外科等專業特色,尤其是會陰和生殖器官的修復、瘢痕的防治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整體臨床醫療處於國內先進、西部領先水平。

專家介紹

盧一平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1982年畢業於四川醫學院醫學系,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1989年6月在華西醫科大學醫學院泌尿外科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分獲醫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1989年9月-1991年9月赴德國薩爾大學醫學院泌尿外科任博士研究生及客座醫生,獲德國醫學博士學位。1991年10月起歷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講師、主治醫師、副教授、教授。長期從事泌尿外科及腎臟移植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尤其在泌尿系統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泌尿系先天畸形診治、腔道泌尿外科、男性生殖調控、移植免疫以及腎臟移植臨床等方面有所特長。
科研成果:
已發表研究論文227篇,其中在國外專業雜誌發表47篇;主編及參編專著15部;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12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成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四川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黃頤
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先後於1999年9月-2000年1月以及2001年6月-2002年7月在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向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與兒童心理學。

亞專業: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和行為障礙。
現任職務: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學教授
現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
現任職稱:主任醫師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兒童精神病學學組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委會委員,西部精神醫學協會ADHD及其相關障礙專委會主任委員,西部精神醫學協會理事科研成果:作為課題負責人、子課題負責人以及主研人員先後承擔、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CMB項目等11項,發表論文40多篇。

康林
醫學博士,男,1974年出生,現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精神病學和精神衛生學博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
接受美國亞龍心理學院朱瑟琳教授的“團體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培訓”;
參加中國上海林紫心理學院許維素教授的“焦點個別和團體心理治療連續培訓”;
專業方面:從事物質依賴專業的工作,具體從事海洛因依賴方面的研究及臨床工作;擅長個別心理治療和團體心理治療,並從事心理諮詢師培訓和督導工作。
亞專業:
1、酒依賴和藥物成癮
2、個別心理諮詢:焦慮障礙、抑鬱障礙、婚戀問題、親子教育、職業壓力
3、團體心理治療:人際關係團體、成長動力團體
現任職務:臨床心理部副主任現任職稱: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學術任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干預專委會委員
中美精神分析協會會員
四川省西部精神醫學協會中青年醫師心身醫學會委員
科研成果: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參加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二項
共發表文章16篇,其中發表10篇SCI文章,第一作者3篇,通訊作者3篇

官泳松
男,現從教於四川大學,從醫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和腫瘤科,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1986年起開展介入診斷和治療,有20,000多例介入手術的臨床診療經驗。擅長診斷和治療各種疑難病症。精通英語,用英文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20餘篇被SCI收錄。多次應邀在國際性學術會議演講。多次在國內舉辦的外賓講學活動中任現場翻譯。
現任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和博士後指導教師
學術任職: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腫瘤介入醫學委員會委員,國內外十餘家醫學期刊(包括SCI、MEDLINE收錄者)編委和審稿人。
科研成果:近5年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1篇,權威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1篇,SCI/EI收錄13篇,MEDLINE收錄28篇。出版專著(譯著等)共5部。獲省(部)級獎項3項。

管理體制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
從1993年開始,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行院院合一的管理模式,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現教學口設教務部、學生工作部、研究生部、畢業後教育部四個職能部門及臨床技能中心,是中國醫學院中不多見的學院醫院合一教學單位。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現有高級職稱師資799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國家千人計畫引進人才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長江學者6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11名、博士導師165名、碩士導師325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師資中,擁有博士學位者近300人。
研究生教育方面,學院有博士後流動站4個,包括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擁有臨床醫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2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資格;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3個。2010年有在站博士後45人,博士研究生485人、碩士研究生1090人,港、澳、台籍學生及外國留學研究生34人。
本科教育方面,學院設臨床醫學(含5年制和8年制)、護理學、醫學檢驗、醫學技術、康復醫學5個本科專業學系;設內、外、婦、兒等17個教研室。現有各專業在讀本科生2453人,港、澳、台籍學生及外國留學本科生347人。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擁有教學實習床位5000多張,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的臨床技能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學生臨床技能訓練基地,建築面積5000多㎡,臨床技能訓練設備設施價值1.1億元;教學相關開放科研實驗室29個,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臨床練習、實踐和科學實踐條件。
1990年以來,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率先在國內開展臨床醫學教育改革,部分研究成果成為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的範例。如:標準化病人(SP)運用於臨床教學與考試;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臨床醫學導論課程改革;臨床醫學後期臨床選修課改革;循證醫學引入臨床醫學教育;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參與和實踐;醫學技術方向人才的培養;臨床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和標準建立;8年制系統疾病知識整合教學(PBL)等。2009年開始,推行以系統疾病分科、以器官系統為基礎的整合課程。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堅持醫學教育國際化,參與編譯《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歐洲醫學教育指南第13號和18號文》等多部國際醫學教育綱領性檔案;致力於醫學教育國際化標準的本土化推廣,2名教師受聘於國際醫學教育組織,是該組織中唯有的兩位中國核心委員。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結合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以“臨醫之風”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形成了獨具特色、系統規範的醫學生素質教育模式。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在“挑戰杯”創業計畫大賽、全國英語競賽、全國高校辯論賽、模擬聯合國等全國性大學素質教育競賽活動中有200多個人和若干集體獲得國家級獎勵。

科研業績

通過努力,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已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建設了規模宏大的研究基地,培育出一批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和實力進入中國醫學科學領域的先進行列,正逐步發展成為醫學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國家級基地。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明確管理出效益、管理促發展的科學管理觀念;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從1994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管理改革。在管理體制上,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兩塊牌子,一套管理運行機構,實行院長負責制。改變了原來行政色彩較濃職能部門設定為服務功能為主現代企業組織架構;淡化了部門和負責人的行政級別,突出了崗位職能和責任,競聘上崗,定期述職考評。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堅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完成了傳統的被動執行式的“記賬核算型”財務向“管理核算型”和“經營理財型”財務轉變,強化財務參與職能、財務控制職能、服務職能、協調職能。醫院在後勤建設的投入比歷史以來的總和還要多;同時也開展了持續十年的後勤的管理、運行模式漸進性的改革;培訓了一支敬業務實、懂後勤保障各專業的管理幹部和技術骨幹隊伍,充分保障了醫院的高速發展。

公交指南

華西壩站:
16路:八里橋公交站──火車南站公交站
八里橋公交站──王賈村站──王賈橋站──洞子口東口站──五福一隊站──五福綜合市場站──鄧家灣站──五塊石電器市場站──五塊石站──城北客運中心站──北站西二路站──白馬寺站──人民北路一段站──人民北路一段南站──萬福橋站──人民中路二段站──人民中路一段站──人民南路一段站──錦江賓館站──華西壩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省體育館站──人民南路四段北站──倪家橋站──桐梓林站──火車南站──火車南站公交站
45路:建設巷站──雙楠小區站
建設巷站──一環路東一段站──星輝東路站──太升北路站──太升路口站──太升南路站──鹽市口站──大業路站──錦江賓館站──華西壩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一環路南三段站──九如村站──衣冠廟站──一環路南四段站──高升橋東路北站──肖家河站──廣福橋街站──廣福橋街口站──紅牌樓站──紅牌樓西站──雙楠路南站──雙楠路站──雙楠小區站
61路:錦繡東方小區站──石羊場公交站
錦繡東方小區站──二環雙林北支路口站──麻石橋站──新鴻路站──建設南新路南站──建設南新路站──建設路口站──猛追灣街站──猛追灣街口站──游泳池站──紅星路口站──玉沙路站──鑼鍋巷站──上西順城街站──中西順城街站──人民南路一段站──錦江賓館站──華西壩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電信南街東站──小天小區站──小天北街站──九如村站──玉林北路站──芳草東街口站──玉林南路站──新光路二環路口站──紫竹北路站──紫荊北路站──紫荊南路站──紫薇東路西站──機場路口站──三環路石羊立交橋北站──劍南大道北段北站──府城大道劍南大道口站──國防樂園站──新園大道站──石羊場公交站
78路:石羊場公交站──黃土村公交站
石羊場公交站──大件路仁和街口站──大件路三環路口站──高棚子站──創業路二環路口南站──二環神仙樹路口站──二環紫荊北路口站──人南立交西站──人南立交橋北站──倪家橋站──人民南路四段北站──省體育館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華西壩站──錦江賓館站──人民南路一段站──人民公園站──通惠門站──中醫附院站──清江東路站──成溫路立交橋站──鐵門坎站──金沙車站──謝家祠站──二十一世紀花園站──三環路蘇坡立交橋東站──三環路蘇坡立交橋站──蘇坡鄉站──成溫路武青大道口站──中壩六組站──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站──成飛大道站──黃土村公交站
99路:火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站──動物園公交站
火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站──盛和一路站──和平小區站──天仁路站──科華南路北站──火車南站東路站──火車南站──桐梓林站──人南立交橋南站──人南立交橋北站──倪家橋站──人民南路四段北站──省體育館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華西壩站──錦江賓館站──大業路站──鹽市口站──中西順城街站──鑼鍋巷站──省市政務中心站──北大街站──簸箕街站──梁家巷站──互助路口站──高筍塘站──駟馬橋站──洪家坡站──動物園公交站
118路:人民南路一段站──新會展中心公交站
人民南路一段站──錦江賓館站──華西壩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省體育館站──人民南路四段北站──倪家橋站──桐梓林站──天府長城站──名都公園站──天府大道北段站──成都出口加工區站──新會展中心北側站──新會展北側世紀城路口站──新會展中心東側站──新會展中心南側站──天華路站──天府軟體園東側站──新會展中心公交站
298路:新會展中心公交站──火車北站公交站
新會展中心公交站──天府軟體園東側站──天華路站──天府大道中段中站──捷運世紀城站──成都出口加工區站──污水處理廠站──府城大道東段站──府城大道中段站──益州大道府城大道口站──益州大道北段站──盛和一路西站──盛和一路站──天仁路站──科華南路北站──火車南站東路口站──科華中路南站──桂溪公交站──科華路二環路口站──章靈寺站──磨子村站──磨子橋站──省體育館站──人民南路三段中站──華西壩站──濱江路站──紅星路四段站──春熙路南口站──鹽市口站──中西順城街站──上西順城街站──騾馬市站──人民中路二段站──文殊院站──萬福橋站──人民北路一段南站──人民北路一段站──人民北路站──人民北路二段站──火車北站公交站
漿洗街站:
1路:武陽大道公交站──昭覺寺公交站
武陽大道公交站──董家灣南街口站──核桃堰路站──武陽大道三段站──佳靈路高新路口站──佳靈路站──紅牌樓站──高升橋路東段站──高升橋站──武侯祠站──南郊路站──漿洗街站──南大街站──新光華街站──大業路站──中西順城街站──上西順城街站──鑼鍋巷站──省市政務中心站──北大街站──簸箕街站──梁家巷站──解放北路一段站──高筍塘站──駟馬橋站──洪家坡站──昭覺橫路站──昭覺寺公交站
26路:人民南路一段站──大源村站
人民南路一段站──南大街站──漿洗街站──洗面橋街站──衣冠廟站──新蓉路站──神仙樹北路站──神仙樹南路北站──神仙樹南路站──機場路口站──三環路石羊立交橋北站──劍南大道北段北站──劍南大道府城大道口站──劍南大道北段中站──劍南大道北段站──劍南大道錦城大道口站──錦城大道劍南大道口站──錦城大道中站──軟體園站──益州大道錦悅西路口站──益州大道中段北站──天府二街益州大道口站──天府二街劍南大道口站──天府二街西站──大源村站
82路:成仁公交站──茶店子公交站
成仁公交站──三官堂站──順江路站──九眼橋西站──合江亭站──新南門站──濱江路站──南門大橋站──漿洗街站──南郊路站──武侯祠站──高升橋站──一環路菊樂路口站──一環路大石路口北站──青羊宮站──送仙橋站──杜甫草堂站──青華路西站──二環群康路口站──二環成溫路口站──二環府南新區站──府南新區站──青羊大道北站──黃忠小區站──蜀漢路同和路口站──蜀漢路站──蜀漢路西站──三環路羊犀立交橋東站──三環路羊犀立交橋北內側站──三環路金牛立交橋南內側站──茶店子公交站
93路:石羊場公交站──九里堤公交站
石羊場公交站──新園大道站──國防樂園站──府城大道劍南大道口站──市一醫院站──益州大道府城大道口站──益州大道北段站──新南天地站──桐梓林小區站──二環路玉林南路口站──神仙樹路口站──芳草街站──芳草西二街站──新蓉路站──衣冠廟站──洗面橋街站──漿洗街站──錦里中路站──小南街南站──小南街北站──長順上街站──長順中街站──長順下街站──寧夏街站──通錦橋站──沙灣路站──會展中心站──西南交大站──交大路西站──九里堤公交站
109路:九里堤公交站──桂溪公交站
九里堤公交站──星河路西站──星河路東站──星漢路站──九里堤北路站──九里堤中路北站──九里堤中路南站──九里堤南路北站──九里堤南路站──西體北路北站──西體北路南站──西體路站──金仙橋路站──西月城街站──八寶街站──羊市街站──商業街口站──東城根南街站──文廟后街站──鴻雁路站──南郊路站──漿洗街站──電信南街站──小天小區站──小天北街站──九如村站──玉林北路站──芳草東街口站──玉林南路站──人南立交西站──人南立交東站──二環科華路口站──棕樹村站──高攀路站──桂溪公交站
213路:雙流客運站──大業路站
雙流客運站──國棟南園五星城站──華興路口站──歐城花園站──弘民生資市場站──錦繡華都站──迎春橋站──103廠站──接待寺站──高林路站──江安河站──金花鎮站──成雙大道龍井工業區站──成雙大道中段站──川藏路武侯大道口站──簇橋元華站──川藏路華興路口站──川藏路中段站──南橋村站──三環路川藏立交橋南站──太平園站──佳靈路高新路口站──佳靈路站──紅牌樓站──高升橋站──漿洗街站──人民南路一段站──大業路站
334路:東御街站──萬家灣公交站
東御街站──大業路站──南大街站──漿洗街站──南郊路站──武侯祠站──高升橋站──廣福橋北街站──雙楠路站──雙楠路南站──武侯大道口站──雙豐路站──武侯大道武陽大道口站──太平村站──三環路武侯立交橋東站──三環路武侯立交橋西站──順江村站──武興二路南站──武科東二路站──武興一路北站──武科東四路站──武興二路北站──潮音大道武青東四路口站──潮音大道站──潮音大道北站──機九路站──機九路口站──花龍大道口站──花龍門小區站──培風路口站──武青大道路口站──萬家灣站──萬家灣公交站
335路:郭家橋站──西部智谷公交站
郭家橋站──竹林村站──公園路中段站──望江樓公園站──四川大學站──望江路站──九眼橋北站──牛王廟站──芷泉街站──東門大橋站──紗帽街站──紅星路四段站──錦興路西站──新光華街站──南大街站──漿洗街站──南郊路站──武侯祠站──高升橋站──高升橋路東段站──紅牌樓站──佳靈路站──川藏路高新路口站──太平園站──三環路川藏立交橋西內側站──西三環路一段內側站──三環路武侯立交橋南內側站──三環路武侯立交橋西站──武興一路南站──武興一路北站──武科東四路站──武科西四路東站──武科西四路站──武興西四路中站──西部智谷公交站
340路:慶安小區站──九里堤公交站
慶安小區站──三環路大件路口西外側站──美洲花園站──新樂南街站──新義路南站──新樂路成雅路口站──高棚子站──創業路二環路口南站──新蓉路站──衣冠廟站──洗面橋街站──漿洗街站──錦里中路站──小南街南站──小南街北站──長順上街站──實業街站──上同仁路站──西月城街站──花牌坊街站──營門口立交橋東站──金房苑西路站──銀沙北街站──群星路西站──群星路站──九里堤北路站──九里堤北路北站──千禧花園站──長青路站──九里堤公交站

捷運指南

1號線:升仙湖──世紀城
升仙湖──火車北站──人民北路──文殊院──騾馬市──天府廣場──錦江賓館──華西壩──省體育館──倪家橋──桐梓林──火車南站──高新──金融城──孵化園──海洋公園──世紀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