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於1941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全國公共博物館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隨著新館落成,由四川博物館改稱現名。 四川博物院現有院藏文物26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5萬餘件。四川博物院擁有專職、兼職研究員30餘人,先後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薩爾〉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館藏書畫精品集》等學術著作。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被國家文物局確立為全國兩個試點項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7年,四川博物院獲得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四川博物館 四川博物館

1940年,四川博物館正式籌建。

1941年,四川博物館建成誕生,館址在郫縣東嶽廟。

1945年遷至皇城明遠樓。

1949年改名為“川西人民博物館”,

1950年遷至於人民公園內“之佛學堂”和“國書館”。

1950年底,更名為川西博物館。

1952年,定名為四川省博物館。

1965年,遷至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蘇聯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覽館”。

1984年5月,鄧小平題寫了館標“四川省博物館”。

2001年,四川省博物館被國家計委列入“十五”發展計畫,決定在浣花風景名勝區建新館。

2002年7月,四川省博物館老館閉館。

2004年12月30日,四川省博物館新館建設破土動工。

2007年10月底開始規模龐大的文物搬遷工作。

2009年3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正式更名為四川博物院。

2009年5月上旬,四川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

2010年2月,創立全中國首個面向基層的大篷車流動博物館。

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被國家文物局確立為全國兩個試點項目之一。

2012年10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3年3月,“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完成,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2017年5月18日,獲得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建築布局

博物院展廳 博物院展廳

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館落成於成都市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新館占地88餘畝,投資約3億多人民幣,總面積1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達32026平方米,規模是原館的4倍,展廳數量達14個,展廳面積約12635平方米,包含書畫、陶瓷、青銅器、民族文物、工藝美術、藏傳佛教、萬佛寺石刻、張大千書畫、漢代陶石藝術等10個常設展覽,還有4個臨時展廳,用於舉辦各類臨時展覽。新館還建有可容納200餘人的學術報告廳,用於各種大型會議和學術講座。

主體建築採用"門、堂、廊“的中國傳統建築元素構成空間序列,主體建築圍繞“T”形的中庭來組織各種功能,地下層為車庫及設備機房,底層為文物庫房、修理房,二層為展覽區,從室外大平台直接進入。展覽區分為三層,第1層設有四川漢代陶石藝術展、多功能廳會議接待室;第2層為巴蜀青銅器展廳、陶瓷精品展廳、書畫館、張大千作品展;第3層是藏傳佛教文物館、萬佛寺石刻館、四川民族文物展、工藝美術館、百年四川館。

主體建筑西側為辦公區,設有培訓中心、科研辦公場所和信息中心;東南側與主體建築以空廊連線的是服務性商業區,設有商鋪和茶坊。  

展覽陳列

常設展覽

張大千書畫館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張大千先生畫作,尤其是臨摹敦煌壁畫。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200餘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張大千先生在敦煌時間有限,絕大部分是未完稿,他將臨摹的畫作帶回四川後,先後摺疊裝箱輾轉存放於昭覺寺、沙河村等地。1963年,張大千先生家人將該批文物正式捐贈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巴蜀青銅館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收藏有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新繁水觀音、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彭州竹瓦街、成都羊子山、成都百花潭、重慶涪陵小田溪、新都馬家鄉、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以及茂縣、宣漢縣等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  

巴蜀青銅器最富於特徵而且發展最普遍的是多種多樣的青銅鋒刃器, 包括兵器和工具。另外,巴蜀青銅器上多有特殊文字的銘文,並鑄出手心、花蒂、虎、鳥等形狀的符號。巴蜀地區還出有一些與鄰近諸侯國風格相近的青銅器,例如新都九聯墩大墓所出的禮器形制、紋飾多與楚器相似。

萬佛寺石刻館

萬佛寺位於成都市西門外通錦橋,相傳建於東漢延熹(公元158—167)年間,是成都著名古剎,從南朝至明代的千餘年間,香火連綿不斷。根據文獻和出土造像題記,萬佛寺南朝時名安浦寺,唐代名淨眾寺,宋代改名淨因寺,明代又名萬佛寺,明末毀於兵亂。

萬佛寺遺址自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出土以來,先後四次出土了大批石刻造像,約二百餘件。其中,有兩次出土的造像大多為四川博物院收藏,內容有佛像、菩薩像、造像碑、造像龕、伎樂像及各種建築構件。其出土的南朝梁(公元420年—589年)造像刻有明確的紀年,是研究早期佛教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萬佛寺石刻造像在四川乃至全國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題材豐富,布局複雜而完整,雕刻細膩而精美,其中的不少精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被收入各種圖錄中。  

漢代陶石藝術館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四川盆地開發較早,秦統一巴蜀後,中原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得以迅速傳播,四川漢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水平都有極大的提高,文翁興學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為陶石藝術流行的重要區域,從西漢中後期開始,盛行於東漢時期,最晚到蜀漢初期。不僅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而且其畫像風格極具地方特點。生動而形象地展示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在塑造技巧上還是在雕刻手法上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不僅在研究漢代社會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觀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時在中國藝術史上寫下了燦爛輝煌的篇章。  

陶瓷館

巴蜀的陶瓷發展濃縮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歷程,從稚拙古樸的大溪彩陶、生動形象的漢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別具一格的青羊宮窯、邛窯、玉堂窯、廣元窯、磁峰窯、琉璃廠窯……,無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質樸的魅力,雖沒有官窯瓷器的精美華貴,但卻體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是邛窯的彩斑、點彩和彩繪,拓展了陶瓷裝飾藝術的新天地,久負盛名的省油燈,可堪稱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發明創造。  

書畫館

四川的書畫藝術有很深厚的傳統。從唐代開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畫家紛紛隨唐玄宗、唐僖宗避亂而來,給四川的書畫藝術帶來了興盛的景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提到“蜀道僻遠而畫手獨多於四方”。《益州書畫名人錄》記載,從唐乾元(公元758年)到宋乾德(公元967年),和清初到民國(公元1736到1946年)這兩段歷史時期的川籍和在川的外籍書畫名人達1100多人,由此給四川留下了無以計數的書法名畫。抗戰時期,四川作為大後方,又匯集了四面八方的文化名人和藝術家,再次掀起了近代藝術的大潮。  

四川民族文物館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民族文物達七千多件,展出的民族文物都是精選出來的,包括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十四個世居少數民族工藝品、宗教器物、服飾、生活用品、日常用品、工具、樂器、武器等,串起各民族的文化、風俗、禮儀,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結,具有獨特、悠長的藝術韻味,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  

藏傳佛教文物館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四川是中國的第二大藏區,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藏傳佛教文物十分豐富。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來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區的傳播和發展。藏傳佛教對藏民族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滲入其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風俗習慣中,成為藏族廣泛信仰的宗教,並且通過長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它又傳入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門巴族、納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在西藏、四川、雲南、甘肅、青海、新疆、內蒙七省流傳,並傳入錫金、不丹、尼泊爾、蒙古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國家和地區。  

共和之光

四川保路運動已作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載入中華史冊,在中國歷史上,尤其在四川歷史上樹起了一座光照後世的豐碑。在紀念四川保路運動百周年之際,四川博物院舉辦《希望之路共和之光紀念辛亥四川保路運動100周年》展覽。舉辦這個展覽,是為了緬懷百年前辛亥先驅們振興中華、愛國為民、追求民主共和的革命精神和功績,展示革命黨人締造民國的鬥爭風采,重現保路運動“全川悲壯,天地易色”的動人情景。  

工藝美術館

本館所展示的是四川博物院所珍藏工藝美術的精品,包括:玉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煙壺、刺繡等門類。時間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國初年。它們不僅是精美的工藝品,也是生活中的實用之物。其造型獨特、色彩絢麗、雕飾華美,已成為藝術瑰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時展覽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建院以來先後舉辦了一系列的陳列展覽,重大的展覽有:《四川省歷史文物陳列》《四川省革命文物陳列》《古代巴蜀青銅器陳列》《四川漢代陶、石藝術陳列》《四川民族文物精品展》《巴蜀尋根——四川考古事業50年成就展》《“5.12地震”災後文化重建成果展暨“5.12”地震災後文物搶救保護成果展》《競技·遊戲——歷史上的北方少數民族體育》等,其中《四川民族文物精品展》被國家文物局評為“98年全國十大精品陳列提名獎”,《巴蜀尋根——四川考古事業50年成就展》被國家文物局評為“99年全國十大精品陳列”。

館藏精品

戰國曲柄銅匕,980年四川省博物館在新都馬家鄉發掘出土,國家一級文物。青銅,矩形內,飾蛙紋,柄中部飾菱形紋,勺部呈桃形,內凹,飾饕餮紋,周圍飾雲雷紋。戰國曲柄銅匕 戰國曲柄銅匕
中唐.伎樂天,絹本,張大千臨摹於榆林15窟前室窟頂。菩薩面像豐腴神態安祥,長巾飄轉,一手握琴,一手撥弦,動作自然。中唐.伎樂天 中唐.伎樂天
臘梅雙禽圖,縱25.8厘米,橫26.1厘米。 絹本,設色。 圖中繪臘梅一枝穿插於鬱郁常青的柏枝間,兩隻山雀一前一後顧盼有情地鳴於枝頭。此畫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交疊生長的柏稍與臘梅,梅枝上一對山雀相視而鳴,白梅點綴其間,春意微露。山雀的眼睛以生漆點繪,神采奕奕。這是趙佶擅長的點睛之法。畫面右下角題“天下一人”,其上鈐“御書”葫蘆形印。左下角鈐清代鑑定家“於騰私印”。臘梅雙禽圖 臘梅雙禽圖
唐代人首雞身瓷俑,1978年重慶萬州駙馬鄉出土。高9.2厘米,底長7.8厘米,底寬6.3厘米灰白胎,青黃釉。俑上身為人形,下身為雞形,俯臥於長方形座上。人頭梳髻,長胖臉,雙目微合,昂首挺胸,雞尾高翹,雙翅展開,雙腳張爪並列前伸,作欲飛翔之狀,造型別致,極富想像力。  唐代人首雞身瓷俑 唐代人首雞身瓷俑
清瓦寺宣慰司銅印,國家一級文物,長8.9厘米,寬8.9厘米,高12.8厘米。銅印方形,橢圓形柱鈕,印面陽刻漢、滿篆文各半,內容為“瓦寺宣慰司印”,印右邊側陰刻漢文“嘉慶九年四月”,左邊側刻"嘉字四百六十八號",印背右刻"瓦寺宣慰司印 禮部造",左為同意滿文。清瓦寺宣慰司銅印 清瓦寺宣慰司銅印
救八難綠度母唐卡是十九世紀康巴地區所繪,其構圖繁而不雜,色彩繽紛而不俗,技法主混合新勉派和司徒畫派。是眾多度母法類中較為少見的一種,其儀軌主要是根據度母分別救度八位佛教論師脫離八種災難的事跡。它是以本生圖的方式,將八個故事畫在一張唐卡上。救八難綠度母 救八難綠度母
玉謚寶,1942年四川省成都市五代前蜀帝王建墓出土,國家一級文物。長11.7厘米,寬10.7厘米,高11.4厘米。為白玉質,中部略厚,故稍起之狀。鈕雕龍形,頭有角,身腹均刻麟甲,尾部卷於右側。麟甲的上面,原有貼金。前面陰刻鳳紋,作展翅飛狀。左右兩側刻龍紋,後面刻一獸,奔騰於祥雲中。謚寶下正面陰刻篆書諡號:“高祖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謚寶”十四字。刀法流暢,字型勻稱。  玉謚寶 玉謚寶
梁普通四年釋迦造像龕,青砂石,圓雕小龕。正面浮雕一佛四菩薩四弟子二天王。座下一排伎樂,背面上部浮雕禮佛圖和經變故事圖,下部為長方形碑狀題記,題記為豎11行65字。龕的兩面鐫刻有天王像和力士像。梁普通四年釋迦造像龕 梁普通四年釋迦造像龕
龍鳴劍回國護照,國家一級文物。長39.5厘米,寬28厘米。清光緒三十四年正月(1908年)。十六開紙石印,藍色框線,黑色文字,毛筆黑墨填寫,從右至左豎式排列,“護照”二字為從右至左橫排。龍鳴劍回國護照 龍鳴劍回國護照
戰國西周圜錢,直徑2.5厘米,圓穿圓形,圓邊不規則,正面篆書“西周”,有內外廓,背平素。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東漢雜技舞樂畫像磚,近正方形,模製,淺浮雕。圖右上方一赤膊男子,左肘“跳瓶”,右手執劍“跳丸”。其左一赤膊男子表演“跳丸”,雙手舞弄七丸,右下方一女子手執長巾,翩翩起舞。其左一人,右手執棒欲擊鼓半奏,其左二樂人正手捧排簫吹奏。右上方男女二人身著冠服席地而坐,正在觀看精彩的表演。  東漢雜技舞樂畫像磚 東漢雜技舞樂畫像磚
四川省人民政府銅印,中國革命博物館撥交。方形、圓柄。印面邊長7厘米,印體厚2.3厘米,柄長11.5厘米,銅胎鑄字,鑄仿宋體字“四川省人民政府印”。背刻有橫豎三行凹形小楷字。右豎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左豎行:“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一日”。正下方橫排:“第柒陸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銅印 四川省人民政府銅印

文物保護

近距離觀察到文物 近距離觀察到文物
四川博物院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和改革開放三十年期間,通過考古發掘、捐贈和廣泛徵集等方式,四川博物院至今已擁有藏品26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1399件、二級文物6731件、三級文物95345件,在全國省級館中藏品數量和等級均名列前茅。

館藏文物分陶瓷類、磚石類、金屬類、錢幣類、書畫類、民族民俗類、碑帖類、近現代類八大類三十餘小類,具有濃郁的巴蜀地方特色。參觀者可通過重要文物前的“語音導覽系統”,輸入文物編號,獲得文物的自動語音解說。殘疾人朋友入館參觀也可享受專供輪椅通行的無障礙人性坡道設施。

除了文物豐富,精品眾多,布展方式現代等特點,四川博物院的文物保護措施也可圈可點。除了現代博物館常見的恆溫、恆濕設定以外,省博新館還特地引進了聲光系統。新館所有書法、繪畫、紡織展廳的燈光全部使用聲控燈組,館內無人時,所有燈組會自然暗淡下來。同時,所有展櫃採用了透光度極高且具有防彈功能的超白玻璃,參觀者可近距離觀察到精品文物的最細微處,感受國寶的獨特魅力。  

研究成果

博物院展廳 博物院展廳

四川博物院擁有專職、兼職研究員30餘人。與四川大學博物館共同組建“科研規劃與研發創新中心”。發揮各自在文物資源、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全面推進科研規劃與研發創新。以科研課題培養人才,有千餘篇論文發表在全國和地方的學術刊物上,先後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薩爾〉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館藏書畫精品集》《張大千留蜀精品》《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及大風堂印》《龍泉青瓷》《四川博物館》《紅軍長征過四川》等高水平學術著作。為促進四川博物院的學術科研發展,搭建與國內文博同行的交流平台,創辦了《博物館學刊》,贏得了業內的廣泛讚譽。

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被國家文物局確立為全國兩個試點項目之一。2013年3月,該項目順利建設完成,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的建成不但可以滿足四川博物院館藏文物保護研究與修復的需要,而且還通過構建文物保護修復平台為省內外各文博單位的館藏文物保護修復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常設機構

四川省博物館 四川省博物館

新院常設機構有: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後勤保障部、典藏部、學術中心、陳列展覽部、公眾教育部、博物館教育推广部、信息中心、政府採購辦、產業辦、流動博物館、圖書館、安全保衛部。

參觀信息

門票信息

四川博物院內部 四川博物院內部

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每天限量發放參觀券4000張。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9:00-17:00,領票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13:00-15:30。周一閉館。

交通信息

乘坐19、35、47、82、88、407、309A、901路等至送仙橋站下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