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紋鏡

四山紋鏡

四山紋鏡為中國古代青銅酒器,面徑13.9厘米,重127克。是戰國後期作品。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面徑13.9cm,重127g。

外形特徵 

四山紋鏡四山紋鏡
銅鏡細卷緣,弦鈕,方鈕座。鈕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葉子,相對應的近邊緣處各飾四瓣花一朵,將鏡面分成四等分,“山”字均勻地分布在每一等分內,山字右上側靠近鏡緣處各飾一片桃形葉子。以細小的蟠螭紋與羽狀紋為地。

工藝特點

山字紋是戰國銅的特色紋飾,除四山字紋鏡外,還出土有三山、五山、六山字紋鏡,以湖南出土為多。

名詞解釋

蟠螭紋

蟠螭,即盤曲的龍,軀體較為粗壯。《文選》:“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轉而承楣。” 

即銅鏡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絲帶,便於把持和懸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