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官殿

四官殿

四官殿是漢口沿江大道四宮殿碼頭至民權路口一帶的泛稱。四官殿原是一所廟宇,供奉天、地、水、火四官。四官殿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二十六年重建,因供奉戰國吳起、王翦、廉頗、李牧而得名。民間傳說,居心叵測的人進入鎮遠城,必須先過了這四官的“關”,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鎮遠的守護神。

基本信息

四官殿是漢口沿江大道四宮殿碼頭至民權路口一帶的泛稱。四官殿原是一所廟宇,供奉天、地、水、火四官,建於清初。附近人煙稠密,住的多是板房茅舍,易起火災,居民惶恐,乞靈於四宮殿中的"火官",祈求"火神"祝融保佑平安,所以又把四官殿稱為火神廟。但火神不靈,連他自己的廟宇也保佑不了,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的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從此沒有四官殿,但這一帶卻仍稱四官殿至今。
四官殿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二十六年重建,因供奉戰國吳起、王翦、廉頗、李牧而得名, 由正殿、鐘樓關門組成, 石徑由正殿下層吊腳內側縱貫而過,似為騎樓,飛檐翹角凌空欲飛,憑欄遠眺,府衛兩城及四圍山巒盡收眼底。
位於府城北石屏山九曲崗懸崖絕頂,惟一的小路從大殿底層穿過,經過一道碉樓式的磚石拱門,可以直登石屏山頂。鎮遠城東、西、南三個城門都是水頭,而四官殿前的北津關卻是惟一的陸上關卡。民間傳說,居心叵測的人進入鎮遠城,必須先過了這四官的“關”,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鎮遠的守護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