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

龍洞建築群落共由30多座靠崖連洞的單體建築組成,分為青龍洞、紫陽洞、中元洞、萬壽宮、祝聖橋、香爐岩(凝峴亭)等組古建築群,大部分建築在中河山腰寬約80米、高低60米、長約300米的狹長懸崖地帶,建築面積6165平方米。遠遠望去,這些飛檐翹翼、青瓦紅牆的殿閣就象掛在山的同一平面上,與石崖、溶洞、古木、藤蘿融為一體,自然天成,井然有序。這一建築群落和河對岸的成片民居相映成趣,與雄峙城周的高山遙相呼應,山北的七孔祝聖橋,山南的大跨度鐵路橋,山後的文筆塔,構成感應地理學意義上的最佳空間,使人的心境得到大自然的充分陶冶。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建築群落共由30多座靠崖連洞的單體建築組成,分為青龍洞紫陽洞中元洞萬壽宮祝聖橋香爐岩(凝峴亭)等組古建築群,大部分建築在中河山腰寬約80米、高低60米、長約300米的狹長懸崖地帶,建築面積6165平方米。遠遠望去,這些飛檐翹翼、青瓦紅牆的殿閣就象掛在山的同一平面上,與石崖溶洞古木藤蘿融為一體,自然天成,井然有序。這一建築群落和河對岸的成片民居相映成趣,與雄峙城周的高山遙相呼應,山北的七孔祝聖橋,山南的大跨度鐵路橋,山後的文筆塔,構成感應地理學意義上的最佳空間,使人的心境得到大自然的充分陶冶。


景點簡介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青龍洞建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曾幾度毀於兵、火,幾度修復,古建築群經歷代修建始成現代規模,位於城東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禪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樑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整群建築靠山臨江,依崖傍洞貼壁凌空、勾心鬥角,錯落有致。那飛岩翹角、貼壁凌空、紅牆青瓦的殿閣樓台,氣勢宏偉。造型獨特的建築物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台,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台,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沿庭院小徑漫步,登斯樓而極目,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入黔第一洞天”,這是刻於鎮遠青龍洞內的一句題辭。如果說鎮遠是一個文化鏇渦的話,青龍洞就是這個鏇渦的中心,把多種文化凝在青龍洞上,成為鎮遠文化的縮影。

歷史背景

青龍洞古建築群從明弘治二年(1489年)至清朝逐步修建的,明清時,青龍洞古建築群曾是東南亞國家僧眾轉經拜佛之聖地。青龍洞古建築群是從明代至清代逐步修建的,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時期的建築風貌。明嘉靖九年(1530),鎮遠知府黃希英主持在中河山中元洞建儒學大師朱文公(朱熹)祠,在青龍洞山腰建紫陽書院,並立考祠亭於紫陽洞旁邊。明萬曆午間(1573-1620年),鎮遠知府張守讓再次補築祝聖橋,溝通了湃陽河東西兩岸。以後道、佛兩教的建築相繼流人,“官紳士商軍民人等”籌資捐修,在青龍洞、中元洞倚崖豎架,循山勢選地基,砌路建殿。至清雍正初年,青龍洞古建築群臻於完備。清末,旅居鎮遠的江西商人在山腳下建萬壽宮,將中元洞、青龍洞、紫陽洞連成一片,占地面積達到兩萬餘平方米。

景點由來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初聽"青龍洞"的人,會以為在貴州這個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帶,又多了一個溶洞。其實,從明朝初年開始,有人看中了中河山這塊風水寶地,在山上建起了亭台樓閣。建還建得奇,幾十座靠崖連洞的古建築都集中在中河山腰寬40米、高低約60米,長約300米的狹長懸崖地帶間,祠廟道觀、學堂、會館構成了"青龍洞古建築群"。遠遠望去,恰似一幅懸掛在舞陽河畔的山水長卷。

各景點介紹

青龍洞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
建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曾幾度毀於兵、火,幾度修復,古建築群經歷代修建始成現代規模,位於城東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禪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樑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整群建築靠山臨江,依崖傍洞貼壁凌空、勾心鬥角,錯落有致。那飛岩翹角、貼壁凌空、紅牆青瓦的殿閣樓台,氣勢宏偉。造型獨特的建築物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台,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台,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沿庭院小徑漫步,登斯樓而極目,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紫陽書院 亦稱紫陽洞,位於萬壽宮東側石崖上。北通中元禪院,南接青龍洞,下至萬壽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地勢險要、環境幽深、建築比較緊湊的一組。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它是為紀念大儒朱熹而造,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宗旨,也是黔東地區教早興辦教育和傳播文化的地方之一。院內周圍有摩岩多處,實屬求學養性之地。

青龍洞古建築群中元洞
中元洞,也稱中元禪院,明嘉靖年間建築,古稱“北洞”、“中和洞”。有大佛殿、望星樓、獨柱亭、六角亭等建築物,西接祝聖橋。中元洞山門是兩塊巨石斜靠天然而成,可謂神工鬼斧。門楣有“入黔第一洞天”,書體古樸蒼勁。拾級而上,洞壁有摩崖“奇石仙緣”。

仙源天宮即萬壽宮(即江西會館)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始建於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建築在瀕臨舞陽河東側長45米的石基坎上。由山門枋、戲樓、廂樓、楊泗殿(供祀楊泗將軍)、客堂、許真君殿與文公祠等單體組成。北連中元洞,南通青龍洞,上居紫陽洞,是一組從北往南延伸的高風火牆四合院

青龍洞古建築群祝聖橋
祝聖橋原名“舞溪橋”,俗稱“老大橋”。西連府城,東接中河山北段中元洞,為一座橫跨舞水的大型石橋。大方青石築砌,全長135米,寬80.15米,高17米,共有7個孔。橋基始建於明洪年間,橋身建成於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5年)至今保存完好。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鎮元知府汪炳敖在橋東起的第三和第四孔之間橋面上,建成三重檐八角攢尖頂式“魁星閣”一棟,並題寫楹聯三幅。其底層向東,楣額為“山河柱石”,兩邊楹聯為:“掃盡舞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劈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西面向府城一面楣額為:“雲漢天章”楹聯為:“把笛作龍吟,東去洞庭秋月滿;傳書隨鳳使,西為滇海慶雲多。”祝聖橋和圖上的聯語,使古代鎮遠成為東連我國中原內地,西通東南亞國家重要孔道的見證。
青龍洞古建築群香爐岩
香爐岩是腳插舞陽河的一個形似香爐的奇特巨岩,與青龍洞一組古建築只有一條8米寬的公路相隔。既是青龍洞古建築有機組合的一部分,又獨立成景。岩頂建有一座單檐六角攢尖小亭,因其棚中裝有“鴛鴦戲蓮花”藻井,可俗稱“蓮花亭”。其臨河一面崖壁上,鐫有“沂元光”三字,相傳為孔明所書;“乾坤入釣竿”,戲李烈鈞所書;曾是歷代文人遊覽題詠,借景抒情之地。

更多美景圖片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古建築群

其它古建築群

武當山古建築群 鳳凰山古建築群 慈城古建築群
爨底下村古建築群 石排古建築群 我國最大古建築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