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幫沉浮錄

四人幫沉浮錄

四人幫沉浮錄,金春明著。1976年10月上旬開始,關於“四人幫”倒台的訊息開始通過各種渠道秘密流傳,許多民眾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在家人和親朋好友之間興奮地議論著。10月1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首次廣播了這一訊息後,上海700多萬人、天津200多萬人走上街頭遊行慶祝,表達欣喜若狂的情緒;10月21日,規模越來越大,情緒日益高漲,北京150多萬軍民湧向天安門廣場,第一次公開喊出了“打倒王張江姚‘四人幫’”的口號。讓中國人飽受折騰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至此結束。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四人幫沉浮錄四人幫沉浮錄
《"四人幫"沉浮錄》對十年“文革”期間,中國政治舞台上最為活躍的黨內陰謀團伙“四人幫”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作者收集了大量歷史材料,從四個人的底細開始,對他們的歷史進行追蹤回顧,講述他們如何一步步積累政治資本,並一步步攫取政治權力,並結為幫派團伙,直至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
在十年“文革”期間,這一陰謀團火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為新中國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勳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製造數不勝數的冤假錯案;他們在權力鬥爭中不擇手段、心狠手辣,與林彪團伙既相互勾結,又相互鬥爭;為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他們挑起民眾斗民眾,製造天下大亂,不惜把中國大地變成血雨腥風的狂熱海洋。他們利用江青是毛澤東夫人的特殊地位,在權力鬥爭中屢屢勝出。而歷史的進程不可能以幾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四人幫"沉浮錄》詳盡講述了“四人幫”從猖獗狂妄到淪為階下囚徒的過程,史料詳實。讓讀者在震驚之餘,不能不隨作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杜絕歷史的悲劇。

章節節選

上海造反奪權之初,上海徐匯藏書樓的一些工作人員,就因為考證出“狄克=張春橋”而遭隔離審查,有的還被關押多年。
1938年,張春橋在全國抗日高潮中奔赴延安,並於同年入黨。此後長期從事文化宣傳工作。一直做到《晉察冀日報》和《石門日報》的主編。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他既沒有什麼突出的功績,也沒有什麼顯著的劣績。但有一件事對張春橋後來的發展很有影響,這就是張春橋得到了柯慶施的賞識,當時柯慶施任石家莊市市長,就把張春橋調到市府當秘書長。
1949年建國後,張春橋到上海工作。1954年陳毅調中央當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柯慶施調上海當一把手,張春橋從此步步升遷,歷任上海《解放日報》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等職。實際上是柯慶施的大政治秘書。他結識了江青也是由於柯慶施的介紹。柯慶施於1965年4月病逝後,江青便成為張春橋的最大靠山。
使張春橋全國聞名的一件事,並不在於他的職務,而是他1958年寫的一篇題為《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的文章。眾所周知,首先提出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問題的是毛澤東。他在1958年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講話中,尖銳地提出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爭職位,爭級別,要加班費,腦力勞動者工資高,體力勞動者工資低等等,都是資產階級思想殘餘,按勞分配也是資產階級法權。並肯定過去解放區的供給制,批評建國後實行的工資制,認為這些都不利於發揚共產主義精神。

作者介紹

金春明,1932年生,山東昌邑人。歷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黨史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著名專家,“文化大革命”研究的開拓性學者。主要研究成果有《“文化大革命”史稿)》<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文化大革命”論析》《毛澤東思想發展史》<劉少奇與毛澤東思想》《“四人幫”沉浮錄》等,發表論文和文章200多篇。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四人幫”的底細
1.江青:從舊上海影星到“文藝革命旗手”
2.張春橋:靠一篇文章起家的“左派理論家”
3.姚文元:看風轉舵的文壇打手
4.王洪文:不想吃技術飯的“造反英雄”
二“小人物”躥升政治核心的四大法寶
1.江青以特殊身份撈取政治資本
江青與毛澤東的真實關係
最厲害的王牌
2.《海瑞罷官》與姚文元升官
《海瑞罷官》是為彭德懷翻案?
“金棍子”瘋狂製造“三家村”冤案
挖“黑線”,周揚等文藝界前輩被害
萬字長文攻擊陶鑄
3.請來了林彪這“尊神”
4.從運動民眾中獲利
三製造“天下大亂”的能手
1.炮製“黑線專政論”,掌控輿論
2.操縱民眾組織,醞釀大陰謀
3.炮製大冤案,打倒國家主席劉少奇
4.編造“四大罪狀”,打倒總書記鄧小平
5.“四號人物”陶鑄被迫害淒涼離世
6.總理周恩來被罩“叛徒”陰影
7.搶先“告御狀”,打倒大批將帥
8.奪權大上海,作為篡黨基地
9.蓄意鼓吹派性,策劃武鬥升級
10.江青為掩醜史,指揮神秘抄家
四“四人幫”躍居權利高峰
1.林、江兩集團關係微妙
2.林彪集團廬山失勢
3.批“左”與批“右”的較量
4.政治局內結成了“四人幫”
五領袖辭世女皇夢破
1.批周公,頌“女皇”
2.鄧小平的艱難復出
3.從批《水滸》到批鄧
4.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浩劫
歷史留下的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