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鵑

噪鵑

噪鵑(學名:Eudynamys scolopacea)共有17個亞種,為杜鵑科噪鵑屬的鳥類,留鳥,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南太平洋諸島、以及中國自四川東向秦嶺至淮河、長江口及這範圍以南大陸、海南和台灣島等地,活動於居民點附近樹木茂盛的地方、從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邊的疏林都有蹤跡,夏季在市區的大型公園及樹木生長的開闊地方都可以聽到其叫聲。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物。利用黑領椋鳥、八哥、藍喜鵲等雀鳥代其孵卵。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噪鵑噪鵑

噪鵑體長39 ~ 46厘米,約重350克。屬中型鳥類,尾長,雄鳥通體藍黑色,具藍色光澤,下體沾綠。雌鳥上體暗褐色,略具金屬綠色光澤,並滿布整齊的白色小斑點,頭部白色小斑點略沾皮黃色,且較細密,常呈縱紋頭狀排列。背、翅上復羽及飛羽,以及尾羽常呈橫斑狀排列。頦至上胸黑色,密被粗的白色斑點。其餘下體具黑色橫斑。虹膜深紅色,鳥喙白至土黃色或淺綠色,基部較灰暗。腳藍灰。有點像烏鴉,又有點像斑鳩,比烏鴉和斑鳩都要大。

大小量度:體重♂175-242g,♀190-240g;體長♂370-430mm,♀380-427mm;嘴峰♂28-35mm,♀26-31mm;翅♂190-214mm,♀192-215mm;尾♂175-215mm,♀180-205mm;跗蹠♂30-35mm,♀31-35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丘陵,山腳平原地帶林木茂盛的地方,稠密的紅樹林,次生林,森林,園林及人工林中。一般多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也常出現在村寨和耕地附近的高大樹上。多單獨活動。常隱蔽於大樹頂層茂盛的枝葉叢中,一般僅能聽見其聲而不見其影。若不鳴叫,很難發現。

生活習性

噪鵑噪鵑

叫聲:日夜發出嘹亮kow?wow聲,重音在第二音節,重複多達12次,音速音高漸增。也有更尖聲刺耳、速度更快的kuil,kuil,kuil,kuil聲。分布範圍:印度、中國、東南亞及印度尼西亞。分布狀況:亞種chinensis為中國北緯35°以南大多數地區夏季繁殖鳥;Harterti為海南島的留鳥。習性:晝夜不停的響亮叫聲吸引著觀鳥者,但幾乎無人見過此鳥,因其極隱蔽,常躲在稠密的紅樹林、次生林、森林、園林及人工林中。借烏鴉、卷尾及黃鸝的巢產卵。

晝夜不停的響亮叫聲吸引著觀鳥者,但幾乎無人見過此鳥,因其極隱蔽,常躲在稠密的紅樹林、次生林、森林、園林及人工林中。借烏鴉、卷尾及黃鸝的巢產卵。

分布範圍

噪鵑分布圖噪鵑分布圖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旅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葉門。

原產地不確定:帛琉。

噪鵑華南亞種為中國北緯35°以南大多數地區,夏季繁殖鳥;噪鵑海南亞種為海南島的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3~8月,自己不營巢和孵卵,通常將卵產在黑領椋鳥、喜鵲和紅嘴藍鵲等鳥巢中,由別的鳥代孵代育。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全部噪鵑圖冊網址

蹤跡報導

噪鵑噪鵑

悽厲叫聲擾夢 記者蹲守兩日捕捉到神秘身影悽厲叫聲擾夢原是噪鵑發情福田同心路周邊居民受鳥叫聲困擾,記者蹲守兩日終於捕捉到這隻“怪鳥”的蹤跡深圳新聞網3月18日訊 (記者 谷少傳)最近一個月以來,住在福田區同心路附近的居民很是心煩:每天凌晨5點左右,總會從附近一棵茂密的大樹上傳來一種從來沒聽過的鳥叫聲,聲音悽厲而單一,把很多人從睡夢中驚醒。居民們都說,這種鳥叫聲實在太大了,讓人聽了很不舒服,而保全多次驅趕,均無法將“怪鳥”趕走。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記者決定前去探個究竟。

初探:怪鳥突然消失了16日凌晨5時左右,記者來到福田區同心路特區報舊址大院,這個小區靠近荔枝公園,附近茂密的大樹很多,環境很幽雅。在大院門口的保全室,一聽說記者是採訪“怪鳥”叫聲擾民的事情,保全指著保全室一支竹竿告訴記者,這是小區一戶居民15日晚上送給他的,讓他聽到“怪鳥”鳴叫時用來驅趕。這名保全告訴記者,最近一個多月來,基本上每天凌晨5點左右,總有一種悽厲的鳥叫聲從門口的大樹上傳來,叫聲單一而刺耳,吵得人無法入睡。保全還告訴記者,小區不少居民是上夜班的,凌晨左右才回家,剛躺下沒多久就被“怪鳥”的叫聲吵醒。於是,居民無奈向管理處反映,希望小區保全能對“怪鳥”加以驅趕,可“怪鳥”總是在附近的幾棵大樹上飛來飛去,怎么也不遠走。“就是門口這棵大樹,‘怪鳥’每天都在樹枝上鳴叫,可每次都看不到它身影,非常神秘。”保全指著門口的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告訴記者。可奇怪的是,記者一直守候到凌晨6時30分,都未聽到“怪鳥”的叫聲,保全開玩笑稱,可能“怪鳥”知道記者來採訪,所以故意躲起來了。

噪鵑噪鵑

再探:聲音悽厲身影神秘“記者同志,快點過來吧,怪鳥又開始叫了!”17日凌晨5時許,特區報舊址大院的保全的一個電話將記者從睡夢中喚醒,記者隨即驅車前往目的地。到了特區報舊址大院門口,保全已經在門口等候記者,他指著門口的那棵大樹告訴記者:“就在上面,剛才已經叫了幾次了。”說完,就去保全室拿竹竿,準備驅趕“怪鳥”。夜色中,大樹樹冠中突然傳來一陣“喔喔”聲,而且不停地重複著,聲音比公雞打鳴還要響亮,而且聲音中仿佛帶著一些悽厲和哀怨,在寂靜的凌晨,這種叫聲格外刺耳。等保全拿來竹竿時,“怪鳥”叫聲停止了,可沒過10分鐘,從市委大院靠近同心路的一棵大樹上又傳來了“喔喔”聲,這隻怪鳥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飛過去了。於是,記者和拿著手電的保全又追了過去,可無論怎么照,“怪鳥”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又過了10分鐘,突然一隻鳥兒從市委大院靠近同心路的一棵大樹上飛起,借著路燈可以看到,這隻鳥全身黑色,和鴿子一般大小,飛行蹤跡也有點類似鴿子,保全稱就是這隻鳥發出的叫聲。就在一轉瞬間,記者還沒來得及拍照,“怪鳥”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求證:這是一隻雄性噪鵑這到底是一隻什麼鳥呢?17日上午,記者將錄到的“怪鳥”叫聲傳給了深圳觀鳥協會有關負責人麥茬。“這是噪鵑,它的聲音我們鳥會的成員都很熟悉,我們在紅樹林舉行觀鳥活動時也經常聽到它的叫聲,也見到過這種鳥,從你反映的情況看,這應該是一隻雄性噪鵑。”麥茬說。據麥茬介紹,噪鵑又稱哥好雀、嫂鳥,成年的噪鵑體大,有三四十厘米長,雄鳥全身黑色,雌鳥白色雜灰褐色。而噪鵑日夜可發出嘹亮的叫聲,一次叫聲重複次數多達12次,音速音高漸增。也有更尖聲刺耳、速度更快的“kuil kuil kuil”聲。而噪鵑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及東南亞等地,而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北緯35°以南的地區,在深圳,這種鳥也不少見,晝夜不停的響亮叫聲吸引著不少觀鳥者,但此鳥常躲在稠密的紅樹林、次生林、森林、園林及人工林中,見過的人寥寥。有時借烏鴉、卷尾及黃鸝的巢產卵。“噪鵑能在小區出現,說明那裡的生態環境比較好,有比較茂密的大樹,由於現在正是噪鵑的發情期,凌晨的叫聲可能影響居民休息,但多想想它的好處,也不失是一種生活的樂趣。”麥茬說。

杜鵑科的鳥類

杜鵑科,鳥綱、鵑形目的1科,分為6亞科:杜鵑亞科(Cuculinae)、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鴉鵑亞科(Centropodinae)、美洲鵑亞科9Coccyzinae)、犀鵑亞科(Crotophaginae)、雞鵑亞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
大杜鵑
鴉鵑屬
噪鵑屬
中杜鵑
小杜鵑
八聲杜鵑
紫金鵑
噪鵑
綠嘴地鵑
小黑鴉鵑
褐翅鴉鵑
小鴉鵑
走鵑
烏鵑
紅翅鳳頭鵑
鷹鵑
鳳頭馬島鵑
藍馬島鵑
栗斑杜鵑
比島鴉鵑
四聲杜鵑
翠金鵑
斑翅鳳頭鵑
扇尾杜鵑
暗色長尾鵑
黑耳金鵑
霍氏金鵑
棕胸金鵑
紅喉金鵑
銅翅金鵑
菲律賓鷹鵑
黑杜鵑
黃喉金鵑
白腹金鵑
黃腹金鵑

白眉金鵑
小長嘴鵑
大斑鳳頭鵑
菲律賓烏鵑
白頂噪鵑
黑頂鵑
厚嘴杜鵑
長尾噪鵑
溝嘴鵑
非洲杜鵑
棕腹地鵑
短嘴地鵑
棕胸地鵑
紅嘴地鵑
栗胸地鵑
紅臉地鵑
蓬冠地鵑
鱗紋地鵑
大馬島鵑
紅胸馬島鵑
紅額馬島鵑
銹喉馬島鵑
紅頂馬島鵑
犀鵑屬
南亞鷹鵑
棕鴉鵑
黑臉鴉鵑
爪哇鴉鵑
黃頭鴉鵑
巨鴉鵑
紫鴉鵑
大鴉鵑
雜色鴉鵑
雉鴉鵑
摩鹿加鴉鵑
馬島杜鵑

淡色杜鵑
小鷹鵑
棕腹鷹鵑
栗胸鵑
灰腹棕鵑
大犀鵑
滑嘴犀鵑
溝嘴犀鵑
圭拉鵑
縱紋鵑
雉鵑
小雉鵑
小地鵑
栗胸杜鵑
斑雞鵑
棕翅雞鵑
紅嘴雞鵑
小走鵑
地鵑屬
火嘴地鵑
金鵑屬
橄欖長尾鵑
橫斑長尾鵑
烏鵑屬
蘇門地鵑
短趾鴉鵑
斯氏鴉鵑
婆羅洲地鵑
褐鴉鵑
摩鹿加杜鵑
萊氏鳳頭鵑
綠鴉鵑
馬島鴉鵑
黑胸鴉鵑
珊瑚地鵑
綠嘴鴉鵑

黑喉鴉鵑
加彭鴉鵑
藍頭鴉鵑
銅尾鴉鵑
塞內加爾鴉鵑
白眉鴉鵑
小美洲鵑
灰美洲鵑
黑嘴美洲鵑
黃嘴美洲鵑
珠胸美洲鵑
可島美洲鵑
暗嘴美洲鵑
灰頂美洲鵑
大蜥鵑
波多黎各蜥鵑
長嘴蜥鵑
牙買加蜥鵑
栗腹鵑
圭拉鵑屬
柯氏馬島鵑
黑腹棕鵑
小棕鵑
雉鵑屬
輝金鵑
走鵑屬
雞鵑屬
黃嘴鵑
南方馬島鵑
鳳頭鵑屬
蘇拉鴉鵑
赤胸杜鵑
大綠嘴地鵑
棕腹雞鵑
藍臉地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