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電相機

單電相機

單電相機是一種鏡頭可以更換,具備快速相位檢測自動對焦,較大的影像感測器尺寸等的數位相機,於2010年代後逐漸興起,屬於消費型數位相機與數碼單眼相機之間的交集。索尼首推數碼單電相機——SLT-A55和SLT-A33。 “單電”是索尼公司的商標。該系統捨棄了4/3系統(Four Thirds System)的鏡箱(及沿伸而來的五稜鏡、光學觀景窗)結構,而是採用了電子取景窗或相機螢幕取景的方式。通過電子取景器,能預覽曝光補償、直方圖、白平衡效果,按快門之前就能知道拍出來的照片是什麼樣,非常方便,能大大提高拍攝成功率、減少回放次數。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單電相機單電相機

2008年8月5日,奧林巴斯松下共同宣布了一種全新概念的數位相機格式——Micro 4/3系統。該系統捨棄了4/3系統(Four Thirds System)的鏡箱(及沿伸而來的五稜鏡、光學觀景窗)結構,而是採用了電子取景窗或相機螢幕取景的方式。而實際上,M4/3系統相機是不足以概況所有的無反光鏡可換鏡頭式相機的。又或者可換鏡頭相機,簡稱MILC(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或ILC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比較正確的稱謂卻仿佛並不流行。

不過從“單鏡頭反光”到單眼相機的稱號演變,我們可以把單鏡頭電子取景相機簡單概括為“單電”,在此,姑且稱此類相機為以M4/3為代表的“單電”相機產品吧。

在索尼公司推出“單電相機”之前,“單電”(即單鏡頭電子取景相機)是松下和奧林巴斯的正式稱呼,用來表示所有無反光鏡、用電子取景(EVF),可以更換鏡頭的數位相機。後來索尼推出NEX系列,命名為“微單”,並另外推出“單電相機”,讓這個概念出現了混亂。索尼對“單電相機”的定義為:具備全手動操作,採用固定式半透鏡技術(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電子取景器的相機。其中固定式半透鏡技術對成像影響很大,爭議很多,只有索尼獨家採用。

與單眼區別

單眼相機有反光鏡和五稜鏡,光線通過鏡頭,再通過反光鏡、五稜鏡的反射,最後到達眼睛,所以我們從光學取景器中看到的景物是以光速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而單電相機使用半透反光鏡和五稜鏡,我們在電子顯示屏或電子取景器上看到的景物,實際各占一半來自光路中傳遞來的信號。

固定式半透鏡

單電相機單電相機

半透鏡固定在相機中原本是反光鏡的地方。從鏡頭進入的光線中,有一部分被反射到機頂,給測光和對焦系統使用;另一部分透過反光鏡射到圖像感測器上,用來取景、成像。半透膜損失的光線約為1/3EV,不是30%。

優勢特點

口袋機大小,專業機性能

以“卡片之薄,單眼之用”的理想下成就的“單電”類相機在市場上大放異彩。它填補了“需要備用機的職業攝影師”和“需要輕便機型的攝影愛好者”這兩大用戶群體對數位相機的潛在需求的空白。

比準專業DC更出色的畫質

通過高素質鏡頭群以及組件的支持,單電相機實現了比準專業DC更出色的畫質,同時,兼具DC的強大的功能可拓展性,比如藝術濾鏡、高清視頻等功能。

合併圖冊合併圖冊

更小機震,實時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無需抬起的半透鏡,避免了單眼在由於反光鏡抬升和下降所造成的振動,保證了相機的連拍優勢和弱光環境下更小的機震;同時,由於將一部分光路反射到AF感測器上,無論連拍還是視頻拍攝,都能做到實時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大大提高拍攝成功率、減少回放次數

通過電子取景器,能預覽曝光補償、直方圖、白平衡效果,按快門之前就能知道拍出來的照片是什麼樣,非常方便,能大大提高拍攝成功率、減少回放次數。如果關閉所有信息顯示,也能得到純淨如五稜鏡取景器的效果。

缺點不足

有得必有失。單電在帶來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顯像滯後性

這是因為單電的顯像需要經過兩次互逆的信號轉換,外加電路傳遞也需要時間。也就是說,電子取景器觀察到的圖像,實際來自電路中傳遞來的、由光信號轉換成的電信號。雖然這種滯後性十分細微,很難察覺,但對於一位優秀的攝影師而言,做到精確取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大多數攝影師更偏愛單眼。

耗電量較大

單電採用電子取景系統,這會帶來更大耗電量。雖然製造商會考慮到這一點,並相應地採取一些措施,但是電池的擴容無疑會帶來整機重量的上升,況且在環保的理念下,人們也更願意選擇節能的方式進行攝影創作。

廠商觀點

單電相機單電相機

“可更換鏡頭DC產品在日本市場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目前最為流行的數位相機產品之一。從目前的中國市場情況來看,微型4/3系統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也在穩步攀升,所以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表現充滿信心。同時我們也樂於看到更多廠商一同參與可更換鏡頭DC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為廣大中國消費者獻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技術。”

理光:時尚便攜才是主流

“現在可說是這類相機的高峰點,各廠家都推出新的產品,關注度很高。雖然現在可更換鏡頭DC的關注度很高,但我們始終認為時尚便攜相機才是主流,始終時尚便攜相機還是占大多數,而理光在來年也會加強這方面的發展,在專業便攜相機上再加強。”

未來發展

單電相機單電相機

人類發展史證明,沒有一個技術能永遠輝煌。在膠片時代,由於存儲影象的介質——膠片在取景時必須嚴格保護不能漏光,而單眼巧妙地利用反光鏡既解決了取景的視差問題,又避免了膠片在取景過程中漏光。膠片時代,單眼相機把相機技術推到了頂峰。

然而,進入數碼時代,情況有了根本性的變化——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來取景,也可以在清零後再用於成像,所以,反光鏡存在的必要性已經大打折扣,它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反光鏡取景不適合數碼攝影,在完全可以實現全電子化的數位相機上,沒有必要還保留一個機械部件——反光鏡。雖然因為可以兼顧通過鏡頭取景與保護膠片不漏光而使人們對反光鏡笨重複雜的結構可以容忍,但當今數碼時代影象感測器的不怕漏光的特性,使反光鏡的存在變得已經不是必要的了,隨著電子取景技術的日臻完善,有朝一日,電子取景的清晰度與明亮度遲早會好得足以取代反光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