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電

單電

單電,即可更換鏡頭的小相機,全稱為單鏡頭電子取景器。“單電”的說法早期只是部分網友模仿“單眼”叫法簡稱而來,單電也不能準確概括該類別相機的所有特點,而且單照中文簡稱理解上也有點晦澀,不過相信當“單電”二字出現得更多的時候,大家應該也可以像對“單眼”那樣有直觀反應和能意會所言之物了。 

名詞解釋

一個新型詞語,顧名思義,指採用電子取景器(EVF)且具有數碼單眼功能(如可更換鏡頭、具備快速相位檢測自動對焦,較大的影像感測器尺寸等)的相機。2010年8月,索尼首推數碼單電相機——SLT-A55和SLT-A33。 “單電”是索尼公司的商標。

單電

在索尼公司推出“單電相機”之前,早期“單電”只是部分網友模仿“單眼”叫法簡稱而來,用來表示奧林巴斯、松下、三星等消費電子巨頭推出的無反光鏡、使用電子取景器,可以像單眼一樣更換鏡頭的產品。

單電相機

自索尼公司分別推出“微單相機”和“單電相機”之後,“單電相機”具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類似數碼單眼相機的專業外形,採用獨特的固定式半透鏡技術(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從而在秉承數碼單眼優秀成像效果的同時,能夠兼具全時快速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和所見即所得的電子取景效果。
單電相機單電相機

其採用的固定式半透鏡技術(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有效避免了傳統數碼單眼相機在拍攝時由於反光鏡抬升和下降所造成的振動和在此期間無法進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的缺點。 索尼數碼單電相機SLT-A55/A33的推出,掀起了一場影像革命。也對“單電”名稱,開啟了全新的詮釋。

未來發展

人類發展史證明,沒有一個技術能永遠輝煌。在膠片時代,由於存儲影象的介質——膠片在取景時必須嚴格保護不能漏光,而單眼巧妙地利用反光鏡既解決了取景的視差問題,又避免了膠片在取景過程中漏光。膠片時代,單眼相機把相機技術推到了頂峰。然而,進入數碼時代,情況有了根本性的變化——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來取景,也可以在清零後再用於成像,所以,反光鏡存在的必要性已經大打折扣,它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反光鏡取景不適合數碼攝影,在完全可以實現全電子化的數位相機上,沒有必要還保留一個機械部件——反光鏡。雖然因為可以兼顧通過鏡頭取景與保護膠片不漏光而使人們對反光鏡笨重複雜的結構可以容忍,但當今數碼時代影象感測器的不怕漏光的特性,使反光鏡的存在變得已經不是必要的了,隨著電子取景技術的日臻完善,有朝一日,電子取景的清晰度與明亮度遲早會好得足以取代反光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