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報導的故又稱呂弗勒綜合徵(Lofflers syndrome)。特點為全身症狀輕微,X線呈一過性肺部陰影血嗜酸粒細胞增多病程2~4周亦稱為急性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個人或家族過敏史。

基本信息


病因

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病因很多主要為寄生蟲感染和藥物引起的變態反應。對蛔蟲的幼蟲過敏多發生於感染後2周,蛔蟲的過敏原可引起陽性皮膚反應。此外還有鉤蟲圓形蟲、絲蟲鏇毛蟲、鞭蟲、阿米巴肝吸蟲、日本血吸蟲等感染也可產生同樣反應(表1)。

藥物如阿司匹林、各種磺胺製劑、呋喃妥因青黴素甲氨蝶呤均可引起變態反應。也有對吸入花粉和真菌孢子過敏(表2)

最近有由於鎳引起本症的報導。本病與Ⅰ型變態反應有關,Ⅲ型變態反應也可參與。

發病機制

主要為肺部暫時性過敏反應,肺泡內充滿滲出液、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和異物巨噬細胞,很少累及血管,在血管周圍有白細胞聚集。

臨床表現

本病可無症狀僅在X線檢查時偶被發現;如有症狀也很輕微,最常見的症狀為咳嗽,少量黏痰或少量檸檬色痰,偶有痰血,痰中含嗜酸性粒細胞。此外尚有頭痛、乏力、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夜間盜汗、胸痛等,一般不發熱,如有則為低熱偶有高熱和喘息,常在1~2天內恢復正常。臨床體檢可無任何體徵,極少聽到少量乾濕囉音,偶可叩診濁音,症狀和體徵多在短期內消失很少超過兩星期。

診斷

主要根據症狀輕X線胸片呈一過性遊走性陰影,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病程短能自愈等特點做出診斷。蛔蟲感染引起者,症狀出現後2~3個月時,從糞便中可查到蟲卵。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細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鑑別,後者血嗜酸性粒細胞均不增高。若持續發熱,周身症狀明顯,則應除外結締組織病。

檢查

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輕至中度升高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到10%~70%,在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BALF)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可增高,血IgEIgM高於正常值。

其它輔助檢查:
胸部X線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肺浸潤陰影,邊緣模糊呈小片或大片狀非節段性分布,病灶多在6~12天消失;或呈遊走性病灶在24h內減少或消失而同時其他處出現新病灶,個別報告有一過性心包或胸腔積液,但未見有空洞的病例。

治療

可不治自愈,有寄生蟲者應予驅蟲劑治療。症狀顯著和反覆發作者,可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待症狀控制和肺部陰影消失即可逐漸停藥。並可給予止咳化痰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