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橋

單橋

單橋位於河北省滄州市西的獻縣城南6公里處的南河頭鄉南單橋村與北單橋村之間,2012年3月23日該橋成功創下“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的世界紀錄。單橋是一座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的五孔石拱橋,為青石結構。大橋按地形水勢設計,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寬略高,並在拱與拱之間增添4個小腹拱,以減輕石橋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橋體顯得美觀別致。大小九個拱頂的兩端,雕飾著18個龍頭,在欄板、欄柱上雕刻著不同的動物圖案,當地至今對單橋還有“三千獅子,六百猴,七十二統蛟龍碑”的傳頌。此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

單橋單橋
單橋地處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會點上,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後,人來車往,更感到無橋之不便。明正統六年(1441年)開始建木橋,木橋是村中的大戶單家所建,故名“單橋”。因滹沱河水勢洶湧,木橋屢經毀壞,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河間知府王逢元等提議修建石橋。獻縣知事李粹自捐資,邑人劉沿用、石守志張九敘等捐資募款,力成此舉。據說,為此捐資出力者不計其數,就連石料都是商船縴夫不辭勞苦從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區義務代運而來的。
崇禎二年(1629年)到清順治二年(1645年),共用了17年的時間,單橋才告完成,也叫“善人橋”,直到今天,很多捐獻者的名字還刻在石橋的欄板上。上面雕刻內容顯示,捐獻者中有平民百姓,也有總督欽差、王侯。
自明代以後,單橋歷代都設有重兵把守。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華北時,對京德古御路採取避村過野、裁彎取直的辦法,向西移了1公里重新修建新橋,單橋得以完好地保存。

形狀

單橋屬於五孔大石橋,橋長69米、寬9.6米、高8米,橋孔跨徑約9.8米。橋身表面用鐵榫,中間用木柱穿心聯結加固,使整個大橋連為一體。大橋按地形水勢設計,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寬略高,並在拱與拱之間增添4個小腹拱,以減輕石橋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橋體顯得美觀別致。

雕刻

橋面青石鋪砌,兩側橋欄由64根望柱和68塊石欄組成,望柱上雕刻著獅、猴、神獸,形態各異,欄板上的浮雕十分精美,有火獅、雲龍、飛鳳、麒麟和神仙故事,其內容主要傾向於道教。當地至今流傳著“三千獅子,六百猴,七十二統蛟龍碑”的讚美之詞。橋兩端各有一雙騎獅的男女善人石像,像高2米,善人年齡五十左右,慈眉善目,為修橋捐資人的代表形象。9個大小拱券上方雕刻著18個俯視河面的螭頭,全橋上下有270處雕刻,為明代藝術風格,是研究佛道兩家和明代藝術的寶貴資料。

世界紀錄

2012年3月,世界紀錄協會認定,單橋創下了“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的世界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