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志

石守志

石守志又名石鐵安(1916--1992),生前為台安縣桓洞醫院醫生,是台安縣衛生和文化戰線上的著名人物。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他潛心鑽研醫術,書法造詣頗深,晚年被吸收為台安縣和鞍山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在省市展出,並載入《台安縣誌》,詩詞作品收入《台安詩詞集萃》一書。 石守志幼時家境較好,讀了幾年私學,青少年時期頗受其舅父王心齋的影響,愛上了書法藝術。“九一八”事變後,已經成家的他,面對日寇統治,民不聊生的慘狀和農民缺醫少藥的現實,萌生了學醫的念頭。於40年代初,通過親友介紹,毅然去遼陽學習西醫,回來後以行醫為生,兼學書法。1944年,石守志被征錄到日偽台安縣公署,後作為醫務人員到鳳凰城給“勤勞俸仕隊”醫病,挽救了不少苦難兄弟的生命。

解放後,石守志仍以開診所行醫為生業。20世紀50年代在桓洞鎮與劉赫然等人組織集體診所。此時,他通過看書學習和臨床實踐並向同行請教,很快又學會了中醫,不管白天黑夜,為民眾看病出診,成為醫務戰線上的積極分子。工作之餘堅持書法創作,在省、市、縣很有影響,頗受廣大民眾和書法愛好者的關注。晚年創作的詩詞,吟詠自如,意境深遠。

作風典範

石守志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範,一生除在書本上學,更多地是通過實踐來學,走訪“高人”,交結摯友,不恥下問,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經常向堂叔石秀生學習文化知識。台安縣民國“縣誌”主編王紹武在三岔子教書時,兩人結成了忘年之交,石守志幾乎每晚都去王家做客,談古論今,學詩探畫,聆聽老人的教誨,受益匪淺。鄰村聶家窩堡有個名叫季守春的人讀過大書,石守志常去學習。對本村或鄰村耆老,外來的名流雅士,他都利用行醫隙間,或拜訪,或結交,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