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邊際貢獻

單位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中一個經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後的餘額,邊際貢獻是運用盈虧分析原理,進行產品生產決策的一個十分重要指標。通常,邊際貢獻又稱為“邊際利潤”或“貢獻毛益”等。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的公式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的計算公式:單位資源貢獻邊際=單位貢獻邊際÷單位產品資源消耗定額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是個正指標,根據它做出決策的判斷標準是:選擇該項指標最大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在此基礎上,運用貢獻邊際總額法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決策結果。

11

套用舉例

例:已知某企業具備利用某種數量有限的甲材料開發一種新產品的生產經營能力,現有A、B兩個品種可供選擇。A品種的預計單價為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為160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單耗定額為10千克/件;B品種的預計單價為100元/台,單位變動成本為70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額為6千克/台。開發新品種不需要追加專屬成本。

要求:作出開發何種新品種的決策。

解:∵ A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200-160=40(元/件)

B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 = 100-70 = 30(元/台)

∴ 開發A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 40/10 = 4(元/千克)

開發B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30/6=5(元/千克)

∵ 5>4

∴ 開發B品種比開發A品種更有利。

決策結論:應當開發B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