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虎耳草

喜馬拉雅虎耳草

喜馬拉雅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藥 材 名】喜馬拉雅虎耳草
【拉 丁 名】Saxifraga brunonis Wall.Ex Ser.(原植物喜馬拉雅虎耳草)
【名稱考證】褐虎耳草,直打灑曾曼巴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虎耳草科植物
【藥用部位】喜馬拉雅虎耳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甘,溫。入肺經。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功效主治】化痰止咳。治咳嗽,肺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一15克。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
【古籍考證】始載於《青藏高原藥物圖鑑》。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相關藥材】斑點虎耳草 藏中虎耳草篦齒虎耳草聚葉虎耳草 漆姑虎耳草 滇大萼虎耳草 扇葉虎耳草

產地分布

產四川(甘孜州)和雲南東北至西北部。生於海拔2000—4200米的林下、林緣、高山草甸和石隙。合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鶴慶、洱源一帶。

形態特徵

草本,高19—38厘米。莖被褐色腺毛。基生葉密集,呈蓮座狀,輪廓為匙形,長L5—6厘米,寬5.3—14毫米,邊緣先端具3—7齒,兩面和邊緣均具褐色腺毛;莖生葉較疏,輪廓為近匙形,長1.5—2 7厘米,寬5 8--1 2毫米,具3—8齒,兩面和邊緣均具褐色腺毛。多歧聚傘花序圓錐狀,長10一14厘米,具19—29花;花序分枝長4.5—9厘米,密被褐色腺毛,具l一3花;花梗長8—15毫米,密被褐色腺毛;萼片在花期開展至反曲,披針形至狹卵形,長4—7毫米,寬1.5—2 1毫米,先端急尖,腹面最上部、背面和邊緣均具褐色腺毛,3—5脈於先端匯合成1疣點;花瓣淺黃色,中下部具紫色斑點,狹卵形至近長圓形,長5.9—8.1毫米,寬2.3~3.1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具長l一1.3毫米之爪,3—5脈,基部側脈旁具2痂體;雄蕊長3.5—5.5毫米,花絲鑽形;子房上位,近圓球形,徑2—4毫米,花柱長l一1.5毫米。 花果期7—9月。

生長習性

虎耳草喜陰涼,忌高溫,耐寒性較強。虎耳草在搬瑞低溫0.3"的情況下能自然始越冬,盛夏季節生長停止,出現休眠,其生長高峰期為春天及晚秋。

園林用途

園林中常植於疏林樹下,游路邊緣,建築物入口處,或叢植幾株於草坪一角,或散植於常綠樹之前都很美觀。小型庭院中,叮對值,也可孤植,牆垣、窗前栽培也富有情趣。

繁殖培育

涼爽半陰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為宜。 虎耳草適應性強,在瘠薄土地上也能生長。盆栽可用腐葉士、泥炭土和細砂上混合,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春秋涼爽季節為虎耳草旺長季,每半月左右施一次有機肥液。但要注意通風並避免肥水污染葉面。生長環境溫度不可過高,最適溫度為15~25℃。夏季為避免其休眠,應適當降溫增濕,盆土保持濕潤而不積水。常向葉面噴水,保持濕潤的小氣候。其開花後有一休眠期,此期應注意少澆水。冬季移入室內養護,置於窗台陽光充足處,溫度在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每年春季換土換盆,或開花後更新植株。虎耳草可長期擺放於室內明亮處或懸於向陽門窗附近觀賞。放置於室外,光照太強,易使葉片灼傷;光線太弱,葉片色彩不鮮艷,所以春、夏、秋三季應遮去50%的陽光,冬季給予較明亮的散射光。 生長季節需要較高的濕度,盆土經常保持濕潤,但不能積水。春夏開過花後,有一短暫的休眠期,這期間要適當少澆水,保持盆土不乾即可,太濕易爛根。 瓶栽虎耳草頗富情趣,且管理簡易。方法是:取大小適宜的小口三角形圓瓶,瓶底先墊一層泡沫塑膠塊作保水層,再壓以厚層蠶豆石作爽水層,最後放一層腐葉土,作培養土層。將虎耳草幼苗用長柄小匙小心栽入,隨即沿瓶緣緩慢倒入營養液,浸至蠶豆石層為止。瓶器置於窗前的散光處培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