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梗阻

喉梗阻又名喉阻塞。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喉部及其周圍鄰近組織的病變而引起的以吸氣期呼吸困難為特徵的綜合徵。喉梗阻並非一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症候群。由於喉梗阻可引起缺氧,如處理不及時可引起窒息,危及病人生命。由於發病急、緩不同,喉梗阻分急性和慢性兩類。

概述

喉梗阻又名喉阻塞。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喉部及其周圍鄰近組織的病變而引起的以吸氣期呼吸困難為特徵的綜合徵。喉的聲門區是上呼吸道最狹窄的部位,病變時喉黏膜充血腫脹聲門變窄,吸氣時氣流把兩側聲帶向下向內推壓,使聲門更為狹窄,造成呼吸困難,在呼氣時氣流向上沖開聲帶,聲門比吸氣時為大,呼吸困難並不顯著,氣注以通過狹窄的喉腔,震動而發生鳴聲,稱為喉鳴音。吸氣時胸腔內負壓加大,胸廓周圍軟組織出現凹陷,如胸骨上窩,鎖骨上,劍突下,肋間隙陷稱為“四凹症”。呼吸困難可出現缺氧,有面色口唇發紫,脈搏加快,煩躁不安等晚期症狀。如病變在聲帶則常有聲音嘶啞。

發病原因

1、急性炎症:急性會厭炎、急性喉管支氣管炎、白喉、咽後膿腫、咽旁膿腫、口底蜂窩織炎及頸部的炎性腫脹。
2、異物:下咽部、喉或氣管異物。
3、外傷:頸部或喉部的切割傷(刎頸或他殺)、扼勒(自縊或勒喉)、火器傷、爆炸傷、理化及醫源性損傷
4、腫瘤:喉乳頭狀瘤、喉癌,頸部或口咽部腫瘤的壓迫。
5、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喉喘鳴、喉蹼。
6、喉水腫:變態反應性喉水腫。
7、其他:如喉硬結病、喉痙攣、地方性甲狀腺腫等。

臨床表征

吸氣性呼吸困難為喉梗阻的重要症狀和體症,主要表現為吸氣相延長,其機制為喉部因炎症或壓迫使喉腔變窄,吸入空氣量減少,正常情況下,聲帶邊緣略長向上斜,因缺氧需要用力吸氣,聲帶邊緣被向下推移,使本已變窄得聲門變得更狹窄,致吸氣更困難。兒童的會厭軟骨且向後傾,因用力吸氣使會厭更向後傾,致吸氣困難加重。
1、吸氣期呼吸困難。
2、吸氣期喉鳴。
3、吸氣期鎖骨上下窩、胸骨上窩、劍突下及肋間軟組織凹陷。
4、可有聲嘶。
5、重症缺氧者表現呼吸快而淺,心率快、脈無力,面蒼白、出汗、紫紺,甚至窒息、心衰死亡。

治療措施

喉梗阻屬於急症,在治療上要掌握時機措施要果斷得當,真正是爭分奪秒,挽救生命的急事。
治療原則是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及時解除喉部梗阻,維持呼吸道的通暢。這兩條原則是根據不同的病因,呼吸困難的程度,解除梗阻的技術設備條件而有先有後。
根據病情輕重,喉梗阻可分為4級:
I度,在活動或哭吵時有輕度呼吸困難;
II度,不僅在活動哭吵時,在安靜時亦有輕度呼吸困難;
III度,即II度喉梗阻+”四症”;
IV度,即III度喉梗阻+紫紺。
一般來說,在III,IV度喉梗阻時必須立即作氣管切開以解除梗阻。
在治療上首先要明確病因進行積極治療。因炎症引起者應使用足量的激素和抗菌素,在藥物治療無效時再作氣管切開。
如為異物者應在早期取除,若已有II-III度梗阻者,宜先切開氣管再取異物較為妥當。在治療的同時要嚴密觀察病情的變化,給氧,做好氣管切開的準備,備好可拉明,咖啡因,氣管插管等搶救藥品和器械。

護理措施

1、嚴密觀察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徵,以及是否有煩躁的表現。
2、取出口中義齒。
3、周圍環境保持安靜,光線適宜,空氣新鮮通風,但避免直接吹風。
4、冬天取暖時,熱源不宜置於近處,包括空調等。
5、臥位一般取頭高足低位,但不宜在頭下墊物品,可墊高頭側床腳。
6、忌食含糖及脂肪高的食物。
7、觀察大便,注意保持通暢。如有便秘,取灌湯,不忌服藥。
8、不論水劑或粉劑,應少量地徐徐餵飼。在聽到藥物咽下聲之後,再餵第二匙。
9、牙關緊閉者,可使用開口器,但切忌粗暴操作。
10、如用鼻飼,水分比例宜多,使吞下順利。
11、如發現昏迷,急刺人中、十宣,同時鼻腔內噴開關散。待甦醒之後,再做其他處理。
12、因難於進食而出現力不能支者,可靜注營養液。
13、極度衰弱者,忌擎拿。
14、必要時,做氣管切開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