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裙女立俑

喇叭裙女立俑

喇叭裙女立俑,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出土。高31厘米。頭戴風帽,身著緊身曳地長裙,裙裾舒展呈大喇叭形,襯托出腰身的窈窕輕盈,是一件風格獨特的漢俑佳作。

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出土。高31厘米。頭戴風帽,身著緊身曳地長裙,裙裾舒展呈大喇叭形,襯托出腰身的窈窕輕盈,是一件風格獨特的漢俑佳作。

喇叭裙女立俑喇叭裙女立俑

相關書籍

喇叭裙女立俑喇叭裙女立俑

講述作者收藏的感受、收藏的思索和收藏的經歷。對如何辨別真假陶器,如何修復處理陶器都有詳細的介紹。具體內容有感悟陶俑、大漢雄風、南北朝遺韻、夢回唐朝、落日餘輝五個部分。該書是作者多年的陶俑收藏經驗的系統總結。詳細介紹了陶俑收藏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處理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參考價值很高。另外作者將收藏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經歷、思考以及雜文、隨筆一同刊出,它們文學性強,可讀性高,能讓你不知不覺間已經愛上這門跨越時空的藝術。具有強烈的民間個體收藏的風格。

感悟陶俑目錄

第一部分
感悟陶俑

燈下讀俑
陶俑的保存和修復
陶俑的收藏與辨偽
充滿懸念的陶棺
跑步俑的故事
收藏唐馬軼事
陶觀世音
我收藏的第一個陶俑——唐侏儒俑
陶盤百戲俑
女舞俑的風情
古人的馬和今人的車
張二的故事
磚雕中的生命
女俑之迷

第二部分
大漢雄風

兵俑
神龜(玄武)俑
盤獅陶鎮
家禽俑
雜技俑
撫琴俑
吹笛俑
牛車
樂舞俑
紅陶馬俑
騎馬兵俑
跑步俑
喇叭裙女俑
彩繪女俑
勞作俑
裸體男女俑
陶怪獸
灰陶馬
女坐俑
虎俑
雜技樂舞俑
聆聽俑
盤坐捧物俑
哺乳俑

第三部分
南北朝遺韻

鎮墓獸
牛車
鎧甲持盾武士俑
拱手文官俑
披袍俑
少女俑
立兵俑
鎧甲武士俑
鎮墓獸(一對)
馱物驢俑
陶牛
持盾武士俑
持箕女俑
騎馬俑
男立俑
翹腿女坐俑
孕婦俑
持盾牌俑
勞作俑
背水罐女俑
軍士俑
男、女捧物俑
鮮卑侍吏
門吏俑

第四部分
夢回唐朝

黃釉武士俑(兩個)
白釉駱駝
白釉人面鎮墓獸
貼金天王俑
貼金武士俑
彩繪天王俑(一對)
射箭武士俑
射箭天王俑
參軍戲俑
三彩天王俑
三彩文官俑
文官俑
女立俑
男立俑
三彩駝和牽駝俑
將軍俑
風帽兵俑(兩個)
白陶將軍俑
軍士立俑(一對)
將軍俑(一對)
踏龜天王俑(一對)
番邦陶俑(使節俑)
遊牧人俑
幞頭帽男俑
大食俑
牽馬俑
騎馬俑
鎮墓獸
白陶胡人俑
高帽男俑
披衣俑
騎兵俑
綠釉將軍俑(兩個)
伏拜俑(一對)
伏拜俑(二)
揣手男立俑
文官俑
馬俑和駱駝俑
牽馬俑和馬
牽駝俑和駱駝
駱駝載人俑
大唐靈魂——仕女俑

第五部分
落日餘暉

撲朔迷離的宋陶俑
三彩釉騎馬俑(一對)
男女騎馬俑
琺華釉陶俑(兩個)
樂器儀仗俑

綠釉男立俑

喇叭裙女立俑男立俑
為唐開元年間右領軍衛大將軍鮮于庭誨墓出土,是盛唐時期佳作,體現盛唐時期俑人風格及劉美趣味。俑穿綠色圓領窄袖長衣,衣襟中部出一尖角,下垂至兩足間。腰間系帶,腳穿長筒靴。雙手環垂於腹下,頭上戴幞頭,幞頭頂中分兩瓣,且微向前傾。幞頭的四角(帶子)兩角繫於腦後,兩端下垂,另兩角折繫於頭頂上。面部表情和造型極為形象生動。曾認為是侍從僕俑,後被確信為俳優俑。他很像是唐代流行的參軍戲中的角色。這種戲一般有兩個演員合作演出,其中一人顯得十分機智,穿綠衣,稱“參軍”;另一人裝扮得較愚笨,叫“蒼鶻”,兩人作幽默詼諧的對話,好似當今的相聲表演。因此,有人稱他們是我國相聲藝術的早期表演者。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唐代對世人生活的關注和習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