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俄文:Каза?нский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обо?р,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喀山大教堂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1811年建成的,專為存放俄羅斯東正教的重要聖物——喀山上帝之母聖像而建造,並因此而得名。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託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崙·波拿巴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喀山大教堂是莫斯科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概述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建於1801至1811年,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這個建築的平面圖呈十字型中間上方是一個圓筒型的頂樓,頂樓上是一個端正的圓頂。半圓型的柱廊由94根圓柱組成,面向大街,環抱廣場。柱廊前面矗立著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紀念碑和俄國陸軍元帥紀念碑。教堂里有庫圖佐夫墓和1812年打敗拿破崙的勝利品。

教堂歷史

喀山大教堂位於聖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羅斯建築師沃羅尼欣設計,於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聖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於1811年竣工。但是由於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所以,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

在喀山教堂竣工后里面供奉俄羅斯最靈驗的喀山聖母像,喀山聖母像曾經多次顯靈。第一次顯靈於伊凡雷帝時期。在於蒙古戰爭時期,多次顯靈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聖母前祈禱,聖母託夢給庫圖佐夫將出現從沒有過的寒流,這次寒流使拿破崙·波拿巴軍隊不戰而逃凍死過半,而且全無戰鬥力,使庫圖佐夫一戰成功。第三次顯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正教教皇向喀山聖母像祈禱,聖母再次託夢給教皇說寒流將第二次出現,這次寒流使德軍凍死過半,坦克無法開動,飛機無法起飛,手無法扣動扳機。喀山聖母像在每次都會消失。喀山聖母像保存在美國的博物館

內,但是俄羅斯人民相信當俄羅斯再次出現災難的時候將會再次出現。

建築特點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

1、半圓型的柵欄,它的花紋令人驚嘆。

2、大教堂前的街心花園:帝國風格的花崗石噴泉,兩位俄國統帥-1812年衛國戰爭的英雄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得利的紀念像。

3、大教堂內庫圖佐夫師骨灰安葬處。

4、十八格里鮑耶陀夫運河的耶穌復活教堂。

在1883-1907年的“兇殺地”建成,建築家帕蘭以莫斯科經場的聖母教堂--瓦西里升天教堂為藍本外貌美麗生動。

建築軼事

喀山大教堂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1811年建成的,專為存放俄羅斯東正教的重要聖物——喀山上帝之母聖像而建造,並因此而得名。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徵。大教堂正門兩側有造型嚴謹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宏偉壯觀,形成一個半圓形廣場教。柱廊的後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教堂前的廣場上有一座花崗岩噴泉

庫圖佐夫墓庫圖佐夫墓

,還有兩位俄國統帥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的紀念像。

建築師在設計這座教堂時遇到不少困難。根據東正教教規要求聖堂必須面向東方,因而必然造成教堂往往是側面對著主要大街。建築師們採取了把側面設計得十分壯觀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因為人們一看氣度非凡的柱廊,就忘記了這不是教堂的正面。這種處理方法極其大膽,富有特色。高大的圓頂居中聳立在一排排圓柱上空,圓頂有70米高。大教堂正面的浮雕、北面柱廊上的雕刻、殿內裝飾和油畫均出自名家之手。喀山大教堂的內部不大像一般的教堂,而更像一座宮殿。它明亮、輕快,以柱列分隔的長形主堂高大寬敞,中央穹頂輝煌華麗,仰視可見一幅聖母圖,周邊飾以聖經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畫。

內部建築

進入教堂後,不遠處的右側就是庫圖佐夫將軍墓。墓上部擺放著從法國軍隊手中奪得的戰利品——幾面軍旗和鋼盔。另外在軍旗之間,還掛著一幅畫,畫面上反映的是《喀山聖母像》保佑莫斯科遠離立陶宛波蘭聯軍入侵時的來龍去脈。在喀山教堂(Царское Селе)前方,是一個有很多年輕人在這裡玩樂的廣場。半圓形的迴廊兩端分別是庫圖佐夫元帥和巴克萊·德·托利塑像,他們好像一直在凝視著廣場。

喀山教堂內安葬了俄羅斯著名元帥庫圖佐夫的骨灰,他墓碑兩邊掛滿了庫圖佐夫在俄法戰爭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鑰匙,於教堂的前方由著名雕塑家阿格諾夫雕刻的庫圖佐夫的雕塑,在他旁邊是與其同期的元帥巴克來德托利的雕塑。

教堂地位

大教堂在抗擊拿破崙的戰爭年代中,其宗教意義已退於次要地位。殿記憶體放過繳獲的戰旗和一些歐洲城市和城堡的鑰匙。1813年,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的靈柩被安葬在教堂北側祭壇。1837年在教堂前廣場上落成庫圖佐夫和巴克萊·德·托利統帥石雕像。至此喀山大教堂成了1812-1814年衛國戰爭的紀念館。1932年起闢為國家宗教與無神論歷史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說明宗教歷史、宣傳無神論為目的的博物館。館內收藏涉及人類歷史上存在過的各種宗教的展品,多達17萬件以上。其中有些反映人類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和反映現代宗教信仰的崇拜對象的展品是迄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東方宗教”部可以見到佛教和道教的陳列品,以及豐富的迷信用品。其中最有趣的要算俄國漢學家阿列克塞耶夫於1906-1907年間收集的中國民間年畫,共1000幅,這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年畫整套藏品之一。該博物館所設圖書館是原蘇聯國內宗教史文獻、無神論史類和宗教學研究著述藏書最多的圖書館,曾作為中心機構向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博物館提供指導。

喀山教堂名稱來自於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聖母像。當恐怖伊凡的軍隊突擊喀山時,在烽火中發現了這尊聖像畫。由於喀山聖母像不斷地傳出顯靈的事跡,故成了俄羅斯東正數教徒最敬奉的聖像之一。1612—1613年之間當由德特里·玻扎爾斯基公爵所組成的民兵,在解救被波蘭軍隊所占領的莫斯科的戰役中,亦帶著這塊聖像畫。在喀山聖母的庇護之下,與波蘭軍隊的交戰得到了空前的勝利,從此聖像畫被視為俄國軍隊的守護神。1710年從莫斯科運送一幅無論在造型,或構圖上類似喀山聖母的聖像畫至聖彼得堡。當俄皇保羅一世訪問羅馬期間,曾下令於聖彼得堡的涅夫斯基大道上興建一座以羅馬的聖玻勒可萊·得·托里彼得教堂為設計藍本的石造教堂。整個工程歷時十年。這是一座獨一無二的俄式禮拜堂。

舊堂

1612年,在俄羅斯混亂時期的末期,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從莫斯科被趕走,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波扎爾斯基將成功歸功於喀山聖母像的庇護。由他私人出資,在莫斯科紅場興建一座敬禮喀山聖母的木質教堂,1625年首次在歷史記錄中提到。1632年毀於火災後,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下令另建一座磚砌圓頂教堂,1636年10月祝聖。

喀山大教堂是莫斯科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每年在莫斯科從波蘭-立陶宛獲得解放的日子,舉行由主教和沙皇領導的宗教遊行。到17世紀末,教堂建築擴大。

1936年,蘇聯準備在紅場舉行閱兵,史達林下令拆除廣場上的教堂。雖然華西里·柏拉仁諾教堂等其他教堂受保護幸免於難,但是喀山大教堂被拆毀。

重建

蘇聯倒台後,喀山大教堂成為第一座重建的教堂。然而,喀山聖母像只是副本,原作位於Yelokhovo 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

旅遊小貼士

【開放時間】

9:00至18:00

【費用】

免費

【交通】

捷運:涅瓦大街站。

節慶活動

俄羅斯人的聖誕節在元月7日,教堂會舉行隆重的祈禱活動。1月14日是東正教的新年,又稱瓦西里節。瓦西里神被認為是“豬神”,又稱豬節。復活節,春節後的第一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一個具有濃重宗教氣氛的節日。勝利日,5月9日,是衛國戰爭的紀念日,也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偉大日子。獨立日,6月12日,即國慶節。十月革命節,在11月7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