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血無痕

名稱

啼血無痕啼血無痕
《啼血無痕》,

介紹

女子作家麗端的中篇小說。是“神殤”系列的代表作!同時也被奉為"新神話主義的代表"
麗端在奇幻小說具有濃厚的歷史人文氣質,以上古華夏傳說為主體背景, 創作《神殤》系列。行文如寒冰覆蓋下的岩漿,雍容優雅,對人性的洞察深刻而 內斂。《啼血無痕》為《神殤》系列的第二篇,被收到眾多讀者狂熱追捧的同時 ,被評論者譽為“深觸肺腑,不能自已的感動”
這系列神話,麗端名之曰:神殤。殤,未成年即死去。如果要在《九歌》里找一句話來形容麗端的神話,莫如《湘夫人》中這一句:“裊裊兮秋風, 洞庭波兮木葉下。”涼風澄水似的文字里,總帶著秋風吹木葉的悲哀與悵惘;世所傳誦的完美神話里,深隱著悵恨缺失。正因為有人一般的痛苦掙扎,那些活於 遠古的大神,才不令我們覺得疏離。

歷史

《神殤•啼血無痕》 http://post.baidu.com/f?kz=130392305
 《蜀王本紀》:
“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至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地井中出,為杜宇妻。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荊有一死人名鱉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隨江水上至郫,復生,與望帝相見,望帝以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鱉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暫愧。帝自以德薄,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
列子》: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
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
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
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