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麥·貢覺白姆

唐麥·貢覺白姆

唐麥·貢覺白姆(1920.03~2012.05),女,藏族,西藏拉薩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同黨長期合作共事的堅定愛國主義者,早期西藏婦女工作的重要參與者,西藏自治區婦聯原副主席,第三屆西藏自治區政協常委,第四、五、六屆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唐麥·貢覺白姆,女。藏族。西藏拉薩人。西藏和平解放後,歷任西藏軍區幹部學校教師,拉薩市婦聯副主任,西藏自治區婦聯副主任和自治區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

人物經歷

七世達賴喇嘛的後裔

1920年,唐麥·貢覺白姆降生在四川理塘的一個貴族家庭,家族是當地有名的桑 珠頗章。由於這個家族中出了七世達賴喇嘛,因此後來遷至拉薩定居,並擁有了 當地的莊園,依然稱為桑珠頗章家族。達賴喇嘛的光環數百年照耀這個家庭,使 這個家族在拉薩很有影響和勢力,貢覺白姆作為這個家族的後裔,一生下來就享 受著優越的生活條件。據本人介紹,她從6歲開始就在家中讀書,11歲時,知書達 理的母親送她到私塾繼續學習,這種情況在當時西藏的社會環境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在貴族家庭中,即便是同父同母的子女,在學習上也是區別對 待的,男孩子可以繼續深造,學習包括歷算在內的各種知識,而女孩子只要學到 會念會寫字就可以了,學多了也沒用。如果哪個貴族家的女孩多學一點,人們會嗤笑說:“氂牛學走馬學不成。”貢覺白姆在母親的支持下在私塾學習至15歲, 當時的拉薩只有兩所公辦學校,即藏醫學院和布達拉宮的孜拉康,而女孩子進 不了噶廈辦的學校的。 貢覺白姆在17歲那一年出嫁到一個貴族家,生有兩女一男 ,大女兒叫益西曲珍,二女兒叫格桑德吉,男孩夭折,後來丈夫也不幸去世。貢 覺白姆帶著兩個女兒再嫁到拉薩貴族唐麥家(莊園在江孜),剛剛亡妻的唐麥· 頓堆次仁先生,身邊也有兩個兒子,長子白瑪傑布,次子索朗多傑,在這種情況 下,貢覺白姆和唐麥·頓堆次仁先生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她為十八軍戰士教藏文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進駐拉薩後,戰士們面臨的第一 個問題就是“藏語言關”,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與藏族同胞溝通,部隊在拉薩 開辦了“十八軍幹部學校”,要聘請當地一些有文化的人士來擔任教師。當時學 校請唐麥·貢覺白姆出來當教師,她猶豫不決,因為她的丈夫是噶廈政府的官員 ,恐有不妥。學校知道情況後,讓噶廈政府開據了一個證明,解除了她的後顧之 憂,她欣然同意。從此,她走出舊的貴族家庭,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那時,條 件十分艱苦,十八軍幹部學校的校舍也只是一些帳篷,學生上課一般在露天,遇到颳風下雨才進帳篷學,可是帳篷里上課十分不便,因為當時解放軍進藏以後, 外界的供應得不到保障,戰士們只能將當地生產的一種黑豆和青稞煮著吃,普遍 有腹脹的不良反應,時常出現屁聲不斷的窘境,教師們到帳篷里上課遇到這種情 況更是十分難為情。但是學生們克服各種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唐麥 ·貢覺白姆,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她也克服各種困難,堅持給他們上藏文課, 很少在家中享受清閒。貢覺白姆的這種進步行為遭到拉薩地方政府部分官員和三 大寺一些喇嘛的譏諷,外面傳言說,她是為了大洋而去教書的,還有其他難聽的 說法。對這些貢覺白姆都置之不顧,依然認認真真地教書。後來,西藏形勢趨於 緊張,尤其是1957年前後,四水六崗組織十分囂張,他們鄙視所有跟解放軍關係 親近的人,貢覺白姆等人去教書,他們就在街邊謾罵,甚至扔石頭阻撓,學員們 經常護送她們回家。貢覺白姆的學生換了一撥又一撥,畢業時她的學生都基本掌 握了藏語,溝築了語言上的交流渠道,為更好地在西藏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加拉薩愛國婦女聯誼會

1953年,拉薩市成立了愛國婦女聯誼會,唐麥·貢覺白姆服從了安排,開始從事 婦女工作。成立婦女聯誼會是西藏婦女工作嶄新的一頁,聯誼會號召廣大西藏婦 女擺脫封建政權、夫權、神權和性別權的枷鎖,爭取男女平等的權利。當時唐麥 ·貢覺白姆在婦女聯誼會擔任秘書工作,後任副主任。婦聯會除主任外還有另外 4個常委,她們都是貴族婦女。最初,開展聯誼會的工作難度很大,許多人思想不 開化,加上帝國主義分裂分子的鼓惑,聯誼會舉辦的一些活動,放電影、辦舞會 、業餘掃盲班等很少有人參加。當時,唐麥·貢覺白姆提議由一人帶動多人的方 法組織大家來參加活動。於是,在鼓勵貴族階層人士積極參加活動的同時,每個 常委帶動20個委員,20個委員每人又帶動10個婦女去參加聯誼會,這樣逐漸擴大 了隊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各項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了。諸如愛國主義教 育活動、醫務人員講解婦幼保健衛生常識、舉辦業餘掃盲班、電影晚會、組織業 余文藝宣傳隊以文藝會演形式宣傳黨的政策等等。在50年代中期,這些活動的舉 行,對提高廣大婦女的文化衛生知識,增強愛國主義意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 促進作用。

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1956年,西藏婦女參觀團一行47人第一次赴京參觀,唐麥·貢覺白姆任團長,次 蘇才央和邦達次曲任副團長。她們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瀋陽、南京 、大連、長春、哈爾濱、無錫、蘇州、景德鎮、內蒙古、延邊等地參觀,所到之 處受到熱烈歡迎和很高禮遇。在北京期間,毛澤東主席接見了她們,毛主席親切 地對她們說:“在西藏實行民主改革應當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同意,現在 民眾還沒有覺悟,改革不宜過早。”會見後,毛主席還和西藏婦女代表團合影留 念。此次進京參觀,貢覺白姆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也激發了自己的工作熱 情。回到西藏以後,她們的婦女組織以更大的熱情,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 ,以各種形式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為西藏的民主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後來 ,她們聯誼會的許多同志參加民主改革運動,真正發揮了西藏婦女半邊天的作用 。

當選為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1960年6月,西藏婦女聯合會成立,唐麥·貢覺白姆調任副主任,與西藏廣大婦女 一道積極參加西藏的各項建設事業,她深深感到婦女地位的提高。她說,在封建 農奴制社會裡,自己雖出身於貴族階層,但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在社會上也沒有 發言權,更沒有為社會和人民做事的機會。西藏和平解放以後,我和西藏廣大婦 女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解放,最根本的是在政治上可以與男子平等參與國家事務 ,做一些對社會和人民有益的工作,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業,這對於一個 貴族婦女來說是一種命運的轉折。1982年8月唐麥·貢覺白姆當選為自治區婦聯副 主席,1984年唐麥·貢覺白姆擔任了更高一級的領導職務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她 更忙了,開會,出差,考察工作,參政議政,真正行使著一個國家主人翁的神聖 權利,為社會和民族的事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1998年唐麥·貢覺白姆光榮 地退休。現已80高齡的唐麥·貢覺白姆老人,在她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受到後 代子孫的敬愛,享受著人間天倫,安度著幸福的晚年。

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同黨長期合作共事的堅定愛國主義者,早期西藏婦女工作的重要參與者,西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唐麥·貢覺白姆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5月9日6時45分在拉薩逝世,享年93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唐麥·貢覺白姆同志逝世表示悼念並對其親屬表示慰問。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王剛、李源潮以及朱鎔基等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和慰問。

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辦公廳對唐麥·貢覺白姆同志逝世表示哀悼,並對其家屬表示慰問。自治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西藏軍區等對其逝世表示哀悼。

唐麥·貢覺白姆同志唐麥·貢覺白姆同志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自治區政協主席帕巴拉·格列朗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向巴平措,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區黨委常務副書記郝鵬,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吳英傑以及列確、楊金山、郎友良、洛桑江村、金書波、公保扎西、秦宜智、齊扎拉、鄧小剛、羅布頓珠、董雲虎、梁田庚、江村羅布、巴桑等在唐麥·貢覺白姆同志病重期間前往看望或在逝世後發唁電、到家中弔唁並向家屬慰問。

唐麥·貢覺白姆同志1920年3月出生於拉薩。1952年1月參加工作,任西藏幹校藏文教員;1953年任西藏愛國婦女聯誼會常委、愛國青年聯誼會委員;1962年任拉薩市婦聯副主任;1980年任西藏自治區婦聯副主任;1984年7月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1998年5月經組織批准退休。唐麥·貢覺白姆生前是第三屆自治區政協常委,第四、五、六屆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唐麥·貢覺白姆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她一貫堅持愛國主義立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在和平解放西藏、平息叛亂、民主改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為西藏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尤其是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局勢穩定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唐麥·貢覺白姆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親密合作的朋友,是我黨愛國統一戰線的一個重大損失,是西藏婦女工作的一個重大損失。她是順應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愛國風範,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根據唐麥·貢覺白姆同志生前遺願和親屬意見,不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