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舞馬

唐舞馬

所謂的“舞馬”,專門用來在唐皇李隆基的生日上跳舞祝壽愁。 到李生日那天,舞馬們身披錦緞,頸掛金鈴,鬃毛系珠,出場了。 樂隊開奏,馬們踏著節拍舞動,騰躍飛鏇,銜杯下跪,敬酒祝壽。

明皇雜錄》:玄宗教舞馬四百蹄,分為左右部,有名稱曰某家驕,其曲曰《傾杯樂》。數十馬皆衣以錦繡,絡以金鐸。每樂作,奮手鼓尾,縱橫應節。
所謂的“舞馬”,專門用來在唐皇李隆基的生日上跳舞祝壽愁。共500匹,每一匹都起了名字,不是“驕”,就是“寵”。它們跳上三層高的板床飛鏇,武士在下面舉起板床,黃衣少年在一旁奏樂。總指揮或總策劃就是李隆基本人。到李生日那天,舞馬們身披錦緞,頸掛金鈴,鬃毛系珠,出場了。皇宮成了巨大的馬戲場。樂隊開奏,馬們踏著節拍舞動,騰躍飛鏇,銜杯下跪,敬酒祝壽。這樣的盛況,在別的國家是否有過呢?不知道。而眾臣子眾文人紛紛舉杯賦詩,祝皇帝萬壽無疆。宰相張說讚美寫道:“聖皇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腕足徐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踏千蹄。髬奮鬣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杜甫則在詩中描繪了舞馬的高難度動作:“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他湊什麼熱鬧啊。)一個叫薛曜的人描摹了現場氣氛:“婉轉盤跚殊未已,懸空步驟紅塵起。”陸龜蒙寫出馬的可憐相:“曲終似要君王寵,回望紅樓不敢嘶。”舞馬便憑藉這些詩文名留史冊。
它們是訓練有素的馬,這樣在皇宮裡跳了至少25年舞,為李隆基祝了25次壽,與朝廷的腐敗共存。然後,安史之亂發生,安祿山在這期間搶了幾十匹舞馬,大概想在當上皇帝後也讓馬來祝壽。可安祿山並沒當上皇帝,反倒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不久他兒子又被安祿山手下一個姓史的人殺死,舞馬們遂落入安手下一個將軍手中。然後,某天,將士們喝酒吃飯,也有樂隊伴奏,而訓練有素的舞馬在馬棚里條件反射聞樂起舞,人們大驚,以為這是些妖怪變的馬,稟報上司,上司也從沒聽說馬會跳舞,驚怕之下,命令道:“統統打死這些妖孽!” 於是,可憐的會跳舞的駿馬,沒有戰死在疆場上,就這么活活給打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