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

基本信息

原文

李世民李世民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於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注釋

1.長孫順德:複姓長孫,名順德。

2.絹:唐代可做貨幣流通。

3.止:同“至”。

4.貪冒:貪婪。

5.覺:被發覺,暴露。

6.是:這樣。

7.但:只。

8.枉:違反。

9.奈何:為什麼。

10.耳:罷了。

11.受人饋絹:饋,本義為“以食物贈送”,此處解釋為“賄賂”。

12.不之罪:罪,懲罰。

13.罪不可赦:罪,罪過

14.共府庫耳:共:共享

15.猶惜其有功:猶:但是。

譯文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察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為憐惜他有功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如果)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相關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祖籍趙郡隆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