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是一所工科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創建於1958年6月,學校現坐落在哈市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1993年3月經省教委辦學評估團驗收,被評為省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基本信息

歷史革沿

1958年3月,哈爾濱市第二工業局積極回響中央決策,創辦哈爾濱市化工學院,學制四年,招收往屆高中畢業生。11月,學院第一任領導班子產生,院長孫乃文(市第二工業局副局長兼),第一副院長於福林,副院長王國華(市化工研究所所長兼)。當時有實驗室3個,小教室4個,大教室1個及一般物理化學實驗設備。教職工34名,工作人員18名,教師16名。設定化工機械系和有機合成系等2個系。

1959年6月,撤銷哈爾濱市化工學院等三所院校,開始組建哈爾濱化工輕工中等專業學校,7月,組建後的學校正式遷入黑龍江省輕工學校校址,宣布哈爾濱化工輕工業學校正式成立。

1959年——1963年期間,學校逐步調整健全機構,其中1960年——1961年,是學校興旺發展時期。截止到1961年3月,學校教職工人數達238名,其中教師60名,大專畢業以上教師(含大專畢業)為42名,約占教師總數的70%。至1963年學校共設有黨政辦機構8個,即:黨總支,團委,校辦公室、教務科、人事科、基建科、總務科、生產實力科。另有8個教研組。

1964年在原哈爾濱化工輕工業學校的基礎上重建哈爾濱市輕化工業技工學校,學校編制為127人。

1965年8月,由技工學校改為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在校生共400名。

1968年底,市輕化工業局一分為二,化工局、一輕工業局成立,學校行政隸屬市一輕工業局,學校隨之易名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1969年上級領導部門按照(69)16號檔案原則,對輕工業學校實行了“不黃、不辦、不招生”的方針,到1970年初,在校職工僅剩51人。

1973年9月,黑龍江省革委會下達了關於同意恢復哈爾濱輕工業學校的檔案。學校教職工發展到70人,其中有教師18名,管理人員22名,工人30名。

1974年9月,輕工業學校搬到了新的辦學地址——哈爾濱市動力區(現香坊區)文治二道街13號。

1976年,學校教職工101人,其中專任教師23人,在校生117人。

1989年3月,才大穎被聘任為學校校長,我校第12屆領導班子誕生。在校生達685人,新建實驗室4個。

之後幾年,在校生人數呈遞增趨勢,1990年711名,1991年762名,1992年888名,1993年968名,1994年1317名,1997年1941名。

1992年,被評為省輕工系統文明單位。

1993年3月,學校通過省教委辦學水平評估,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校。

1994年5月,晉升為市級文明單位。創辦了全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國際文憑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接受外教和外國留學生的中專學校。

1995年,成為全市第一家晉升科技文化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二級標準的學校。

1997年3月,晉升為市文明單位標兵。

1998年,晉升為省級文明單位;機械、機電、發酵(現食品專業前身)、裝潢4個專業被省教委批准為省級重點專業。

2003年,晉升為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5年,整建制劃規市教育局。

2006年11月,與市糧食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市交通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實施整體合併,三校合併後仍延用哈爾濱輕工業學校名稱,機構規格為處級,隸屬市教育局管理,編制248人。在原輕校校址和原糧校校址(道外大新街274號)兩地辦公。直至2011年4月,整體遷至現校址(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

2007年,順利通過複評,再次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09年6月,市民政幹部學校併入。

2010年底,通過國家首批中職示範校遴選,成為國家級示範性中職校建設單位;通過省級重點專業評估,我校機電技術套用、機械製造技術、工藝美術、食品生物工藝等4個專業被批准為黑龍江省首批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

2011年

1月,我校被國家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保障部確定為首批進入“國家百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畫”立項學校。“國家百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畫”項目,被譽為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211工程”。國家將從上千所中等職業學校中選擇面向地區支柱產業、辦學定位準確、產學結合緊密、改革成績突出、具有良好的發展潛質和輻射能力較強的285所中等職業學校進行重點支持。這一項目從2011年開始實施,分3批評選。我校得以進入首批立項學校,其意義深遠。它將為我校今後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

4月,學校搬遷(主校區——A校區由香坊區文治二道街13號遷出,B校區由道外區大新街167號遷出)至新校址(群力新區朗江路168號)工作全面結束。

具體日程為:

2月28日——3月3日,B校區搬遷工作持續4天后完成,共拉運物品38車;

3月11日——3月14日,A校區搬遷除留守科室外,其他科室並物品搬遷完畢,共拉運物品270車;

4月1日早8點30分,我校原A校區正式移交給醫藥工程學校;

4月22日,我校原B校區正式移交給局房產處和道外區拆遷辦。

7月25日,學校召開示範校項目建設專門會議,進一步研究確定示範校項目建設的具體工作內容,第一次明確提出示範校項目建設辦公室設在督導部,項目建設委員會成員主要由督導部主任和各專業科長組成,我校示範項目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8月末,校園路面工程竣工。該工程5月中旬開工,歷時2個多月時間。

9月1日,新校長阮培毅正式上任。原校長兼黨委書記李明強繼續擔任校黨委書記,其它班子成員沒有變動(黨委副書記鄧向偉已於之前7月調任市衛校校長),哈輕校新的領導班子產生。

9月16日,舉行了新校址落成啟用慶典儀式行。新校址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有教學綜合樓、機械機電實訓樓、食品生物專業實訓樓、圖書館、男女生宿舍樓、體育館、食堂等8棟單體樓。該工程得到了國家及省市領導並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與大力支持,總投資約2.6億元。落成慶典儀式由時任市教育局局長朱振德主持,張顯友市長到場並做了重要講話。

10月26日,按照黑龍江省教育廳關於“黑龍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通知要求,我校4個示範校重點建設專業申報了5個課題。分別是:①中職學校校企合作辦學——為地方經濟服務(工藝美術專業);②動漫遊戲專業校企合作——用項目帶動人才培養(動漫遊戲專業);③以過程為導向的食品分析與檢驗改革研究(食品生物工藝專業);④機械製造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機械製造技術專業);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研究與實踐(機電技術專業)。

2012年

2月26日,我校煤氣工程終於完工並正式通氣。

3月初,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成。

4月,體育館內部工程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7月11日,我校正式電接通,遷入新校址後歷時近一年半的馬拉松式臨時電得以終結。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在節約資金(一度電由1.5元下降到0.51元)的同時,它還會大大增加用電負荷,為我校的實踐教學提供充足且充分的用電保障和用電安全,解決了學生宿舍電採暖用電量不足的問題。

9月,校運動場(300米塑膠跑道)工程完工並正式投入使用,10月8日,2012年秋季田徑運動會在此舉行。

2013年

8月,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該項工程開工於當年年初,位於校圖書館三樓,共有430個座位。

2014年

6月4日,我校與全國其他250所項目學校通過國家級驗收,被正式確定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

8月,田徑運動場完善工程,即建設1200個看台座椅工程完工,結束了運動場無看台歷史;

同時完工的還有,紅酒原料加工基地建設工程。兩項工程均開工於2014年6月。

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近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5.44萬平方米。在校生人數4000餘人,教職工201人,專任教師171人。學校現有綜合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食堂、機械機電實訓樓、食品生物樓、男、女生宿舍樓等8個單體樓,各項設施齊全。實訓大樓12000平方米,已經完成和建設中的數控、電子、機械、食品實訓實習基地6個,實訓室34個,實訓設備數千台套,全校實訓設備總價值 3342萬元。數位化校園建設基礎良好。建有省內一流的功能齊全和運行流暢的校園網。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教職工201人,專任教師171人。 現有省級學科帶頭人6個;市級骨幹教師3人;青年教師碩士以上學位的15人,兼職教師33人。 高級講師 93 人,雙師型教師139 人,占專任教師81.2%。辦學55年來,我校為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河北、山西、青海、廣東、廣西等省培養出中等技術人才8000餘名。畢業生現經過工作實踐,已成為輕工、化工、紡織、機電等系統的骨幹力量。

基礎設備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舉辦活動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舉辦活動

學校近兩年來加大教育現代化建設,僅PⅢ以上的主流機,品牌機就達300餘台。其中多媒體教學系統套用、機械CAD製圖、啤酒釀造設備、裝潢藝術成品輸出室等教學設施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近兩年被連續評為市輕工局先進單位、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標兵單位。 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任務,認真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搞好學校的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要把保證這一中心任務的完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適應時代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合格學生,做為學校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知、學做、學生存、學共存”是當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我校多年來予以貫徹的教育理念,圍繞這一教育理念,學校提出了“敬業、嚴謹、求實、開拓”的校風和“樹德、勤奮、博學、思遠”的校訓。並積極實踐“生本教育”理論,推出“愛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的12字準則,全面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探索教學改革,開展公開課、教學能手的評比活動;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實施學分制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制定津貼獎勵政策鼓勵年輕教師考研,並給予獎勵;力爭用兩年時間為全校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提高教學套用微機教學的能力;全體教師每年要發表專業或相關專業論文一篇;50歲以下年輕教師必須承擔班主任工作,並與教師職稱評聘掛鈎,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促進學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師生專業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今年學生畢業設計利用單片機控制的機械手臂受到廣泛好評。

文化傳統

校訓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學風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教風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學校精神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學校領導

阮培毅,特級教師,1965年出生,中共黨員,齊齊哈爾師範學院物理系本科畢業,理學學士學位;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畢業,工學學位;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學歷。

中國人才研究教育人才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黑龍江省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黑龍江省五四獎章獲得者

全國中國小科研興校先進工作者

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

哈爾濱市優秀共產黨員

哈爾濱市優秀教師

哈爾濱市優秀德育工作者

哈爾濱市優秀班主任

哈爾濱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

黑龍江省骨幹教師

歷任:

國家、省、市大賽評審

哈爾濱市第一中學 副校長

哈爾濱市第六中學 副校長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校長

任鵬來 1974年出生,中共黨員,黑龍江大學哲學與行政

管理系本科畢業,管理學學士;黑龍江大學法學專業

畢業,法學學士;東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歷,

農業推廣碩士學位。

歷任:

哈爾濱市公安局香坊分局紅旗大街派出所、

珠江路派出所民警;

香坊公安分局政治處機關團委書記;

中共哈爾濱市委組織部幹部教育處副主任科員、

主任科員、副處長;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五處副處長;

哈爾濱市教育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黨委書記

劉春清,高級講師,1963年出生,中共黨員,吉林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工學學士。

曾獲:

黑龍江省優秀班主任

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

黑龍江省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個人

黑龍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哈爾濱市政府模範工作者

哈爾濱市優秀教師

歷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教師、專業科副主任、人事科長、組織部長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副校長

賀國祥,高級講師,1968年出生,中共黨員,

黑龍江商學院企業管理本科畢業管理學學士學位

哈爾濱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學生工作委員會理事

黑龍江省職業院校學會第五屆學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曾獲:

黑龍江省教育系統“三育人”先進工作者

哈爾濱市教育系統先進工會工作者、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

哈爾濱市教育局記大功、記功多次

哈爾濱市政府模範工作者

歷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學生科副科長、團委書記、校長助理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黨委副書記 常務副校長

吳世文,高級工程師,1959年出生,中共黨員,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大學機械專業專科畢業,黑龍江省教育學院中文專業本科畢業。

曾獲:

全國交通系統優秀教師

黑龍江省交通系統文明職工

黑龍江省建設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

哈爾濱市交通局優秀共產黨員

第25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先進個人

哈爾濱市教育局模範工作者、職成教育先進個人、記大功

歷任:

哈爾濱市交通局職工中專教師、培訓科長、副校長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副校長、工會主席

袁鋼,高級工程師,1958年出生,中共黨員,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管理本科畢業。 曾在東北林業大學汽車工程專業,哈建工學院路橋專業進修。

曾獲:

黑龍江省交通廳優秀教師

哈爾濱市政府記大功

黑龍江省勞動廳優秀校長

哈爾濱市教育局優秀教師、記大功、記功多次

歷任:

哈爾濱市交通局職工中專 教務主任、副校長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分院哈爾濱學習中心 主任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副校長

劉玉霞,高級講師,1961年出生,中共黨員,市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學歷。

曾獲:

全國紡織行業先進教育工作者

哈爾濱市教育局先進德育工作者、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

歷任:

哈爾濱毛織廠 技術員

哈爾濱市紡織管理局職工學院 幹事

哈爾濱工業美術設計學校 團委書記、教務科長、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現任:

哈爾濱輕工業學校 副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