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於2001年投資建設,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園區占地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是以市場為導向,集高新技術的研發、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創新人才的吸納與培育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園區面向海內外的企業、科研單位、高校和技術持有人全方位開放,主要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環境保護、機電磁光一體化等領域支持創辦新型企業,扶持高新技術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

基本信息

科技園簡介

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於2001年投資建設,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園區占地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是以市場為導向,集高新技術的研發、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創新人才的吸納與培育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03年10月,在武漢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國家大學科技園”稱號。園區矗立在哈爾濱市三區交界處,地理環境優越,文化氛圍濃郁,眾多科研院所云集,是哈爾濱市科技、信息、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今日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已成為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品研發、銷售、生產一體化的高科技園區,成為黑土地上升起的科技新星,為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緊密依託學校船海領域雄厚的科研實力和技術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將園區主要發展方向定位在海洋科技設備、能源設備等船海技術研發領域,孵化具有特色、產業化前景可觀的項目。經過幾年的建設,園區內“船舶孵化大廈”、“龍江博士後公寓”、“軍工大廈”等建築相繼落成並投入使用,科技產業用房達到8萬平方米。5萬平方米的IT產品交易中心,為科技園區提供了廣闊的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孵化場地3萬平方米,技術研發領域涉及船海技術工程、新材料、生物工程、環境保護、機電磁光一體化等高新技術領域。入孵科技企業110多家,在孵項目60多個。設立種子基金500萬元,用於重點項目的產業化。到目前,園區已有入孵科技企業110多家,在孵項目60多個。園區重點孵化了“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水下作業工具系統”等以船海技術為特色的產業化項目,設立總金額500萬元的種子基金,扶持項目的產業化。對學校熔鹽電解技術、柴油機調速系統等項目的產業化進行了投資,並已成立公司的形式實現項目產業化。2006年科技園區科工貿總收入突破15億元,創造10000個就業機會。科技園將進一步建設產業基地和分園,不斷擴大園區的產業規模。

哈工大科技園哈工大科技園

園區搭建了創業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網路中心、科技產品交易中心、投融資中心、商務服務中心和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較完善的創業孵化體系。園區2002年10月被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當時這是唯一

設在大學科技園中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園內現代化的辦公區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信息網路發達,工商、稅務、法律、融資、專利代理等中介機構一應俱全。完善的硬體設施條件、濃郁的科技文化氛圍,以及優質周到的物業管理與服務為科技園區的企業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一直遵循“超越創新”的管理理念,以市場運行機制為導向,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營,致力於發展多種經營業務。目前,以科技園發展公司和開發公司為核心的,控股、參股的企業達7家。園區在多個省市建立了產業分園和科研機構,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科技園區為社會創造了近萬個就業機會,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科技園由四部分級成:以科技大廈為主體的科技園孵化器、以哈爾濱軟體園為主體的科技產品研發中心、以船舶電子大世界為主體的科技產品交易中心、以博士後公寓為代表的精英聚居園區。其中,集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耗材及各類電子產品等經營於一體的船舶電子大世界,已吸納來自國內各省內的IT企業400多家,國際知名的高技術公司陸續進駐科技園,初步形成我省大的IT產品交易中心。同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還是目前全國大學科技園中惟一一個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單位。

哈工大科技園哈工大科技園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建立,對於拉動高校科研與市場的結合進一步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地方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創新源泉,通過發揮大學的品牌作用和創新源的巨大影響力,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將繼續凝聚優秀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加速實現科教資源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為把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式、具有持續的創新能力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而繼續努力奮鬥!

園區規劃

按照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一五”發展規劃,科技園的科技產業發展重點依託哈爾濱工程大學“三海一核”的科技優勢,結合海軍建設與船舶工業發展需求,將船舶工業,海洋工程確立為園區科技產業發展方向,將學校船海領域的重大成果及重點項目列為科技園的重點產業化項目。
哈工大科技園哈工大科技園

加快產業化基地建設。哈爾濱工程大學已與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協定,共建“青島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科研產業基地”。計畫經過3至5年的建設,將基地建成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領域的科研示範園區、船海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園區、學校船舶與海洋套用人才實習實踐的主要園區,推動“產學研”的互相促進。
充分發揮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區科技資源的聚集效應,最佳化創業環境建設,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地區信息產品研發區和信息產業聚集區,引進入駐企業數穩定在千家以上,加強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度。
整合周邊區域各種優勢資源促進園區產業規模升級,構建集技術轉移中心、研發外包中心、軍轉民研發中心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高級人才生活社區於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園區。

園區特色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區以信息化、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軟體及控制技術、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成,海洋科技設備、流體機械、能源設備等技術研發為主要發展方向。
哈爾濱船舶電子大世界——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下屬的智慧型化專業IT賣場,是園區信息產業的重要部分,在信息產業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這是全國唯一一個設在大學科技園區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園區高端人才培養提供保障。同時園區技術資源優勢與博士後人才優勢相結合,創業環境為保障,有利於科研創新和技術創新。

科技園孵化器

科技園孵化器是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科技園孵化器對創新型人才、高新技術企業、重要科研機構及中介機構,實行低門檻準入的政策性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用房實行低租金,科技園充分體恤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的艱難,對優秀創業者在科技園的孵化器用房實行最低零房租。園區實施優秀創業者資助計畫,對其中的特優創業者將給予重點資助。對園區內青年創業者和優秀項目分等級給予資助,並定期評審,優勝劣汰。

科技新城簽約儀式科技新城簽約儀式

優惠 科技園對入孵企業(項目)用房實行優惠:對個人或企業擁有專利或獲獎的項目;對已入園在電子大世界從事技術服務、且規模較大有高科技產品研發能力的企業;對於已經進行小規模生產、技術含量高、有望形成優勢產品的項目科技園孵化器將組織專家評審,根據項目技術含量和市場前景等情況提供房租優惠----第一年提供0至5折房租優惠的支持,第二年提供2至7折房租優惠。
融資 科技園建立用於孵化項目的“種子基金”並廣納社會“閒財”,為企業融資提供雪中送炭式的資金支持。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規範的在孵企業(項目),由科技園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借貸、貼息貸款、融資擔保、參股等方面的扶持,讓有潛力的高新企業迅速壯大。
服務 興辦或遷入的企業實行登記制,目前暫時無法免除的審批手續,科技園創造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服務的條件,也可提供“領辦式”、“代辦式”服務。在園內為入園企業(項目)提供律師、會計、專利、產權交易、人才交流、信息諮詢、國際科技合作等中介服務及工商、稅務、銀行等機構服務。
發展 科技園孵化器引進資金、先進的服務和管理模式、最新的理念,孵化出高新技術產品和高新企業、輸出創新創業人才。這裡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環境,使孵化器成為創業者的樂園。

船舶電子大世界

船舶電子大世界船舶電子大世界

船舶電子大世界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旗下的專業IT產品賣場,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依託,是黑龍江省最大規模的智慧型化IT產品賣場。船舶電子大世界坐落於素有“哈爾濱中關村”之稱的哈爾濱最早的電子一條街——南通大街,總營業面積7萬平方米,可容納千餘家企業入駐,交通便利,是以計算機及外部設備、電子信息、工控產品、儀器儀表、網路耗材、計算機軟體等為主要經營方向科技產品交易中心。

船舶電子大世界船舶電子大世界

船舶電子大世界營業大廳寬敞明亮、硬體設施完善、環境一流。大廳正面設有一個巨型電子屏;自動煙感溫感報警噴淋消防、安全監控系統,安全舒心;中央空調、三十部自動扶梯和十六部電梯全程服務;門前廣場260個車位免費停車;1萬多平方米的地下庫房自由存儲;百餘員工為您貼心服務;船舶電子大世界健全的服務體系為進店經營的業戶和來此購物的顧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銀行、工商、稅務、技術監督、消費者協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儲運、票務等機構盡在其中。
開業三年的時間,船舶電子大世界先後被評為“全國電子賣場50強企業”、“綠色維權單位”、“守契約重信譽企業”、“電子賣場行銷創新獎”等稱號,成為了黑龍江省電子賣場的龍頭企業之一。05年7月,船舶電子大世界聯合哈爾濱市體育局、哈爾濱市體育總會共同成立了哈市唯一一家規模化、正規化、專業化的競技場館——哈爾濱市電子競技運動基地,此舉完成了“信息產業”與“體育產業”的完美結合。
作為“中國電子市場聯盟”的成員單位,船舶電子大世界已在全國同行業中受到業界同仁的極大關注。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倡導先進的管理文化,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船舶電子大世界必將走出龍江,走向全國,為推動黑龍江IT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站博士後科研站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於2002年10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是當時唯一設在大學科技園中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站設有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博士後管理辦公室等機構;自建站起,逐步建立完善博士後工作管理細則、制度,制定了《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管理手冊》,推進博士後科研工作的全面開展;研究確立博士後研究項目和招收計畫,並本著“公開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公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以確保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高水平、高質高效的發展。
工作站依託哈爾濱工程大學豐富的人才資源,依靠科技園的資金支持和經驗積累,形成了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堅實的技術基礎、豐富的人才資源的務實高效的創新體系,為推進科技園入孵企業的快速發展,增強科技園區的科技創新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具有理論性、戰略性、前沿性、實用性的課題研究,培養適應企業進步的高層次科技、管理人才。
工作站具有的寬鬆的工作環境、豐厚的生活待遇以及靈活的獎勵措施,為進站工作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科研、家屬及子女入學、住房等方面提供優惠,為其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創造便利條件。

青島分園

青島產學研基地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組織建設、運作和管理。科技園充分發揮了青島產學研基地建設主體的作用,在選址、規劃、落實政策等各方面積極籌劃和運作,經過與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多次溝通和密切聯繫,最終促成了青島產學研基地的奠基。

青島科技園奠基儀式青島科技園奠基儀式

2004年3月,學校與山東省簽署了《山東省人民政府 哈爾濱工程大學全面合作協定書》,並進行一系列的洽談與溝通,確定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為產學研基地的主要建設單位,實現雙方在人才培訓、技術諮詢、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技術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自身已形成的較為完善的產業化體系和成果轉化經驗,將青島產學研基地作為科技園孵化功能在山東省的輻射和延伸,打造哈爾濱工程大學“三海一核”及相關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重要平台。2005年2月,哈爾濱工程大學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與膠南市人民政府分別簽署了建設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產學研基地的協定,青島市對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教學科研基地建設給予土地、資金、優惠政策等方面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依託青島市,建設船舶技術研發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為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在合作推進、建立青島產學研基地的過程中,山東省有關領導、省國防工辦、青島市人民政府對學校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雙方進行了多次的洽談、溝通和協調,為促成基地建設奠定基礎。海軍部隊、中船重工集團對推進產學研基地的建設給予了很多的關注,並明確表示將以各種形式給予支持。

青島園規劃圖青島園規劃圖

學校發展戰略與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規劃的一致性,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是符合學校“三海一核”發展特色,推進落實學校產業發展規劃,順應國家在21世紀積極發展船舶與海洋產業國策的重大舉措。也是山東省積極引進具有船舶海洋領域技術優勢的高校,吸引智力資源為船舶工業產業升級注入動力,打造強大的船舶海洋產業集群所採取的有力舉措。
基地建設在青島膠南市,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面朝連綿廣闊的大海、背靠神奇俊美的大珠山,是一座宜居、充滿靈性的海濱小城。這裡的自然條件有利於我校進行科學研究,發展船舶與海洋科技產業,在為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提供直接的技術和人才支持的同時,還將帶動地方工業進一步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深層次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產業結構的升級,大力推進地方經濟發展。
為更好地滿足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特別是滿足海軍裝備和船舶工業對高新技術的需求,科技園將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提高原始創新、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於我國建設造船大國、強國的戰略目標。同時,為山東省發展船舶工業支柱產業,以科技進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邁向發展“藍色經濟”的宏偉目標開啟新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