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06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現下設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第一大學英語教學部、第二大學英語教學部、第三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英語教學部、培訓中心、多媒體教學研究中心及學院辦公室10個部門。 外國語學院現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設有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和加拿大研究所。學院開設英語、俄語和日語3個本科專業,擁有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研究方向,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研究條件。 學院堅持把“培養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深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作為教育目標,以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

學院條件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哈爾濱工業大學自1920年建校至新中國成立,曾先後採用俄語和日語作為授課語言,因此俄語教育成為哈工大最早的外語教育。1952年,俄語教研室正式成立,承擔全校的俄語教學工作,下設英語教研組,承擔全校的英語教學工作。60年代至70年代,日語、德語和法語先後成立教研組。1982年,學校批准組建哈工大外語部。1986年,獲得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俄語)碩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外語部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系。1996年,獲得外國語言及套用語言學(英語)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原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合併組成了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系”。2005年,學院新設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兩個碩士點。2006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

外國語學院擁有一批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和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的教授、副教授,擁有一支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套用語言學研究的科研隊伍。經過不懈努力,學院各學科積澱了濃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知名專家為骨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外國語學院現有教師185人,其中,教學帶頭人6人,教授23人,副教授87人。其中博士學位教師28人,碩士學位教師135人。

學院堅持把“培養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深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國際視野、紮實的語言技能的人才”作為教育目標,培養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高級複合型外語人才。本科畢業生具備在外事、外貿、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門獨立從事翻譯、教學、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致力於學生的國際交流工作,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為越來越多的學生創造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經教育部批准,自2008年開始開展俄語、日語專業提前單獨考試招生工作。

歷史沿革

◆195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俄語教研室成立。

◆60年代初,開始日語教學工作。

◆50年代後期,哈爾濱工業大學英語教研組成立,附屬於俄語教研室。

◆196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第二教研室(英語)成立。

◆70年代中期,日德法教研室成立。

◆198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部成立,統管全校的外語教學工作。

◆198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部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系。

◆1995年6月,與社科系合併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1998年7月,外語系從人文學院獨立。

◆2001年6月,因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兩校合校,原兩校外語系組成了新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外語系”。

◆2006年7月,學校正式批准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師資隊伍

外國語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素質過硬,開拓進取的教師隊伍,並有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在相關的學術團體擔任重要職務的學術帶頭人。

教師學源結構多樣,職稱、學歷結構相對合理。他們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齊齊哈爾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廣西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學院等十幾所國內高等院校;部分教師曾留學國外深造。外國語學院現有本科專業3個,碩士點3個,專任教師193 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84人,講師71人,助教1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2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有136人,在讀博士有23人。有教學帶頭人5人,碩士生導師38人。

學科設定

本科專業設定

學科門類 所屬一級學科 本科專業 開始招生時間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英語 1988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俄語 1989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日語 2001

碩士點設定

學科門類 所屬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碩士點 設立年份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俄語、英語) 1986、1996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英語語言文學 2005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俄語語言文學 2005

俄語學科介紹

一、俄語專業及專業方向

1.俄語學科歷史沿革

哈爾濱工業大學俄語系(前身為俄語教研室)始建於1952年,是我國高等理工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俄語教研室之一,也是哈工大外國語學院成立最早的外語教研室。由於建校之初積累的深厚俄語教學經驗和基礎,哈工大的俄語教學水平一直名揚全國。經過幾代教師的努力,哈工大的俄語教學在全國公共俄語教學界始終保持著不可動搖的領先地位,贏得了“工科有(哈)工大,文科有人大”的美譽。1986年俄語系獲準招收科技俄語專業碩士研究生,這是全國理工院校中第一個俄語碩士點(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2005年俄語系獲得“俄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翻譯”碩士學位授予權。俄語系自1989年俄語系開始招收俄語專業本科生。“科技俄語”是哈工大俄語系與其他外語類院校和文科院校的俄語專業相比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由於始終固守“科技俄語”的辦學方向,哈工大俄語專業的畢業生一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2008年俄語專業開始招收文、理科兩個班,文科班學制4年,按原俄語專業培養模式培養。理科班由俄語系與航天學院合作,實行“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五年制雙學位聯合培養,並選拔優秀學生赴俄羅斯著名高校學習航天領域的相關專業課程。此外,俄語系每年均選派學業優秀的本科生和碩士生赴俄羅斯高校留學半年或一年(學生赴俄留學免學費與住宿費)。俄語系畢業生每年的就業率在全校和外國語學院始終居於前列。迄今為止,俄語系共培養本科生近400人、碩士生100餘人。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在國際交流、經貿管理、高等學校以及專業技術等領域從事翻譯、研究、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目前俄語系在校本科生179人,碩士研究生18人。

2.俄語 專業課程設定

1)文科班學制4年,按原俄語專業培養模式培養。本專業文科班培養適應21世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現代思維的高素質俄語人才。學生應具有紮實的俄語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畢業後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及研究工作。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俄語專業主幹課程有:俄語實踐課、中級俄語、高級俄語、俄語視聽說、俄語口語強化、口譯、俄語實踐語法、翻譯實踐、俄羅斯概況、經貿俄語、科技俄語閱讀、俄語寫作、俄羅斯文學概論、報刊選讀和電視新聞等。此外,學生還學習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其他學科知識。

本專業注重第二外語教育,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第二外語交際能力。同時,還為學生提供和創造輔修其他專業各種課程的條件和機會。學ai 業優秀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均有赴俄羅斯高校留學半年或一年的機會。

2)理科班學制5年,實行“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培養方案。本專業理科班培養精通俄語的航空航天專門人才或具有航空航天知識背景的緊缺型科技俄語專門人才。根據自願,學生可選擇以下兩種培養模式:

(一)按照“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培養方案赴俄羅斯修讀航空航天類專業學分。在哈工大學習4個學期後,俄語語言實際套用能力達到交流自如的水平,自然科學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成績滿足要求,且有意赴俄羅斯高校修讀航空航天類專業的學生,學校擇優推薦,經考核合格後赴俄羅斯高校學習。學生在俄羅斯高校學習2年,學業要求按照哈工大和俄羅斯高校簽署的協定執行,學業優秀並通過論文答辯者可獲得俄羅斯高校的工學學士學位。學校承認學生在俄羅斯高校學習獲得的學分。學生在俄羅斯完成工科專業學習後,回國繼續完成俄語專業、航天專業相關課程的學習和考核以及畢業論文工作,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雙學位學業者,獲得哈工大文學及工學學士學位。

(二)按照“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培養方案在哈工大進行雙學位學習。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雙學位學業者,獲得哈工大文學及工學學士學位。學業優秀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均有赴俄羅斯高校留學半年或一年的機會。

俄語系設有“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俄語語言文學”和“翻譯”三個碩士點,並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二、俄語學科師資情況

俄語學科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結構合理、青年學術帶頭人比例較高的學術隊伍。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講師1人。碩士生導師9人。博士後2人,博士4人。12名教師具有國外留學經歷。教師中有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黑龍江省俄語學會副會長1人,國內學術團體理事3人。哈工大教學帶頭人1人。俄語系常年聘請2名具有副博士學位的俄羅斯著名高校俄語語言文學專家任教。

三、俄語學科知名學者、學術帶頭人

1.劉穎,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碩士,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帶頭人,國家及黑龍江省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理事。自1989年工作以來,先後講授過《俄語實踐課》、《經貿俄語》、《俄語報刊選讀》、《俄語電視新聞》、《俄語理論語法》、《套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媒體新聞》、《俄語修辭學》等12門課程。因工作業績突出於1995年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2002年晉升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俄語語法學、對比語言學、修辭學和外語教學法。先後在《外語學刊》、《中國俄語教學》等雜誌上發表了20餘篇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論文。主編教材7本,其中,4本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主持完成哈工大本科建設項目1項,哈工大文科科研創新基金1項,參加省級科研項目4項。曾先後榮獲“哈工大校級優秀教師”、“哈工大青年優秀教學成果獎”、“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哈工大校級SMC獎教金”、“哈工大優秀教學二等獎”、 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多種獎項。

2.謝春艷,俄語語言文學博士,博士後,教授。俄語系主任。主要從事俄羅斯文學和文化研究,著有《美拯救世界:俄羅斯文學中的聖徒式女性形象》(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外國文學》、《俄羅斯文藝》、《中國俄語教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等教材及教學參考書6部。譯著2部。講授《俄羅斯文論》、《俄羅斯文學專題研究》、《20世紀俄羅斯文學作品選讀》、《俄羅斯文學概論》等多門俄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主幹課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哲社研究資助項目、校文科創新科研基金項目、校“985工程”建設學科(學術)後備帶頭人培育項目和校人文社科研究資助項目等。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哈爾濱工業大學SMC獎教金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優秀獎等。

3.王利眾,俄語語言文學博士,博士後,教授。俄語系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黑龍江省俄語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俄語語法學、修辭學、對比語言學、俄羅斯問題。為俄語專業本科生講授《俄語實踐語法》、《科技俄語閱讀》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俄漢對比語言學》、《高級科技俄語閱讀》等課程。主講課程《科技俄語閱讀》(負責人)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在《外語學刊》、《中國俄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完成專著2部(《俄漢科學語言句法對比研究》、«Современная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合著),譯著1部(《生活的故事》(合譯)),主編教材及教學參考書10部(《新編科技俄語教程》、《俄語計算機實用教程》等)。先後參加或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重大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新世紀教改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文科創新研究基金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等。曾獲哈爾濱工業大學SMC獎教金、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教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優秀獎、哈工大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等榮譽及獎勵。

四、俄語學科教學、科研成就

哈爾濱工業大學俄語系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教學科研單位。科技俄語教學與研究一直是俄語系的特色與優勢。20世紀80年代至今,俄語系在科技俄語教學與研究方面始終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俄語系主持編寫的《新俄漢綜合科技辭彙》(1986)是我國最早出版的俄漢科技詞典之一,也是至今為止收錄辭彙最全、釋義最準確和最實用的俄漢科技詞典之一。《科技俄語語法新編》(1989)和《科技俄語閱讀手冊》(1989)在全國科技俄語教學界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多年來,俄語系在全國大學俄語教材的建設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主持編寫了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校統編教材《理工俄語》(第5、6冊)(1985、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編大學俄語基礎教程》(第1冊及教參)(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第2冊及教參)(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第2冊及教參)(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俄語專業自辦學以來一直開設《科技俄語閱讀》課,是全國高校同類專業中惟一系統地開設該課程的專業。經過幾代教師的不懈努力,2009年《科技俄語閱讀》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

目前,俄語專業擁有5個主要研究方向:俄語語法學、俄漢對比語言學、俄漢翻譯理論與實踐、俄羅斯文學和俄語教學法。教師們在以上各領域進行了較深入的學術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近5年來,俄語系共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和校級科研項目二十餘項。在《外語學刊》、《中國俄語教學》、《中國科技翻譯》、《俄羅斯文藝》等學術期刊發表教學科研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4部,教材、教學參考書數十種。

五、俄語學科學生教學與培養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哈工大俄語系逐漸形成並不斷發展“科技俄語”的教學與研究特色。自2008年開始哈工大俄語專業招收文、理科兩個班。與其他高校俄語專業招生有所不同的是,哈工大對俄語專業所招收的理科考生,入學後實行“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五年制雙學位培養方案,並選拔優秀學生赴俄羅斯著名高校學習航天領域的相關專業課程。學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國家輸送既懂俄語又懂技術的緊缺人才,即獲得“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的畢業生將不僅僅是翻譯,而是懂俄語的專業人才。同時,哈工大俄語系對於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同樣秉承了科技俄語研究與教學的特色。

六、俄語學科學生學習、生活情況

俄語專業學生勤奮好學,求實創新。在歷次全國俄語專業四、八級測試中考試成績均高於全國平均成績。其中2005級20名學生在全國俄語專業四級測試中3人成績優秀,2人分數為191分(滿分200分)。俄語系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國際、國內俄語大賽,並在比賽中屢創佳績。在2006年中國俄羅斯年“太陽杯”全國俄語比賽中2005級碩士生李清華榮獲第二名。2009年4月在由俄羅斯文化傳播中心、國際俄語教師協會亞太分會、遠東國立大學國際教育中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俄語—我的成功之路”外國留學生國際俄語大賽中2005級學生劉溪摘得桂冠。2009年7月在“中國俄語年”國家級文化項目“情動俄羅斯——中國人唱俄語歌”大型活動中2008級學生的女聲小合唱在東北賽區總決賽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並代表東北賽區赴京參加全國總決賽。2009年2008級碩士生井陳璽在第一屆“全球俄漢翻譯大賽”中榮獲三等獎。2010年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校俄語大賽中2009級“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班張驍同學獲得演講比賽的第一名,並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贏得低年級組二等獎,榮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赴俄留學的獎勵。迄今為止,俄語系已有多名在全國各類俄語大賽中獲獎的學生由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赴俄羅斯知名大學留學深造。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俄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俄語學習氛圍,俄語系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定期精心策劃和組織各種別開生面的俄語晚會,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俄語第二課堂活動成為學生們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華的舞台,不僅使學生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且使俄語系學生開闊了眼界,更加領略到俄羅斯文化的獨特魅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實際套用能力,對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七、俄語學科讀研及就業情況

到目前為止,哈工大俄語系(教研室)共培養本科生近400人、碩士生100餘人。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創辦俄語專業以來,為全國航空、航天等科技領域及外貿、新聞、教育等部門輸送了大量科技俄語人才。

1.本科生就業

哈工大俄語專業本科畢業生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如深圳、北京、大連、上海、武漢等地工作,他們一部分就業於公司企業,如深圳華為公司、中國技術進出口公司、海爾公司;一部分考取公務員,如黑龍江省外事辦公室、上海海關、滿洲裏海關等;一部分到航空、航天系統工作。哈工大俄語專業的畢業生由於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科技俄語特色鮮明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另一部分本科生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繼續學習俄語,如在莫斯科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俄語系、首都師範大學俄語系、哈工大俄語系攻讀碩士學位;一部分本科生畢業生跨專業考取了(北京)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黑龍江大學法律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哈工大經濟系、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還有一部分本科生考取了哈工大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這對他們已經很難得了,因為入學考試要考數學;值得一提的是俄語系2000級一名學生考取到哈工大數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2.研究生就業

哈工大俄語系在培養科技俄語人才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一部分研究生考取公務員,如在國務院對外辦公室、商務部、黑龍省外事辦公室等單位工作;一部分在高校從事俄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如在哈工大、吉林師範大學、新疆大學、東北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天津師範大學俄語系工作;還有一部分研究生考取黑龍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俄語及相關院系攻讀博士學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俄語專業一名碩士研究生考到哈工大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其他畢業生在各個領域也都取得輝煌的成就。

八、俄語學科學生國際交流及派出留學項目

俄語系始終注重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特別是近年來與俄羅斯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不斷有俄羅斯專家來我校訪學和合作進行科學研究。目前,俄語系已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莫斯科管理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遠東聯邦大學、西伯利亞聯邦大學和烏拉爾聯邦大學等多所俄羅斯著名學府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聯繫。俄語系每年均選派學業優秀的本科生和碩士生赴上述俄羅斯高校留學半年或一年(學生赴俄留學免學費與住宿費)。

俄語系在與俄羅斯著名高校合作開展國際化辦學方面一年上一個新台階。俄語系的國際化辦學特色愈加凸顯。2010年9月2008級“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班22名學生分赴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和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學習,為中俄兩國高校進行“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學生的聯合培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2011年9月2009級“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班26名學生分赴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和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學習。2012年9月2010級“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雙學位班9名學生赴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學習。通過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項目、俄羅斯政府獎學金項目、校際交流項目和校本科生國際交流獎學金資助,2012年俄語系派往俄羅斯短期留學或攻讀學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生總數為74人,達到歷年最高。

國際化辦學對於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俄語學科專業建設、保障和提高俄語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俄語語言文學碩士點

俄語語言文學是新建學科,是重點建設的學科。本學科有一批中青年為主,結構合理,博士學位(博士3人,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4人)青年教師較多的梯隊。學科帶頭人在國家大學俄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任職,有的方向帶頭人是國家考試設計組成員。學科研究取得較好成果,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9項,校級項目11項,發表論文近200篇,教材/參考資料等20餘部。

◆俄語語法學

此方向是我國和我該專業此學科的傳統研究方向,也是國際和俄羅斯重點研究方向。有較雄厚的基礎和潛能,在國內理工俄語院系有較強的競爭實力。但如何突破傳統研究架構,使其有新的內涵並充滿活力是今後努力方向。

1. 實力較強,有數十篇有關論文發表,其中三篇發表在一級學刊;出版有影響教材和教參20餘部,教師多次參加重要的國際和國內舉辦的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

2. 是此學科的重點和強勢方向,國內有較好影響;

3. 有年富力強,科研能力較強的擁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隊伍;

4. 多次多項獲得省校級教學研究成果獎;

5. 這是傳統的優勢學術方向,也意味著需要歷史性的突破,如何在這一個老的領域開闢新的研究途徑,新視覺,或新的觀點和理論就順理成章成為非常現實的任務。

◆俄漢對比研究

這是新形勢下的新興方向研究,其研究涵蓋辭彙,語法,語用,篇章等方面。科技對比研究是有相當高水平,是有特色的研究,有較多的有一定影響編著和論文發表。

◆俄羅斯文學

這是該專業學科建設的新興學術方向,也是重點扶持的建設的方向。要根據目前俄羅斯及國內該方向研究的急劇發展和變化,進行調研和考察,規劃建設課程,明確方向,合理安排教師,使該方向形成規模。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

英語語言文學雖然是一個新的碩士點, 但就其實力和水平來看,是一個理論基礎雄厚,隊伍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較為成熟的碩士點,其中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在國內領先,在香港和台灣地區及國外有較大影響。基礎理論方向(二語習得等)有很好的向上發展態勢,英美文學有一定基礎,新興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和發展, 發展前景看好。

優勢學術方向

◆跨文化交際研究

我們的優勢學科是跨文化交際研究。這是多學科相互交叉的研究領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 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 作為時代的產物的跨文化交際這門學科於80年代傳入我國並從此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大多數外語院校都在開設跨文化交際這門課程,都在從事這一方向的研究。但是,我院是我國外語院系最早開設這門課程的兩所院校之一(另外的學校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我院此學科帶頭人賈玉新教授是我國跨文化交際學科的創始人之一, 我院也是這一領域出專著最早而且影響最大的院系之一,這個方向研究有一批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 一批年輕教師在國內外攻讀博士學位。我院在該領域研究處在國內領先地位,其領先地位在國內(包括台灣和香港地區)得到廣泛承認,有豐碩的標誌性成果,而且在國際學術界上有很大影響。

1. 此研究方向已形成了以老中青結合的學術隊伍;有一大青年批教師正在國內外攻讀博士學位;

2. 此方向研究已是此學科在國際學術研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國際跨文化交際研究學會(美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尤其在國際學刊上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有的論文成為國外大學有關領域的重要文獻。出版了國內外有很大影響專著和編著,有的專著在美國出版,被認為是此領域的權威之作,因而,國內外很多高校將其作為教材使用;

3. 較高的學術地位:該學科帶頭人賈玉新教授是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重要領導人,是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主席,曾任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美國)副主席和主席;是國內外幾個學術刊物的編委;是此領域重要叢書(國際學者組成的編委會)主編;曾獲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頒發的成就獎;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特出專刊表彰其在此領域的貢獻。

◆英美文學

英美加文學方向學術帶頭人為傅利教授,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名師,基礎學科帶頭人,加拿大研究會理事。該方向有一個長期合作、凝聚力很強的學術梯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7人,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5名,碩士導師5人,設有加拿大研究所。為英語專業研究生開設西方文學批評理論、當代英國文學、當代美國文學、加拿大文學等10餘門課程,另外還為全校學生開設不同國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體裁、不同題材、不同媒體形式的20餘門文學選修課。我們在加拿大文學、女性作家作品、浪漫主義詩歌、現代主義文學、後現代主義文學、後殖民主義文學、少數裔文學等方面研究比較深入。

1. 此方向的研究隊伍年輕有為,基礎紮實,功底深厚,有很大發展潛力;

2. 近年來有較豐富的科研成果,論文200餘篇,編著和譯著十餘本;

3. 已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研究生;

4. 此方向在加拿大研究方面,有自己特色,曾做出過突出貢獻;

5. 建設目標是加速導師隊伍培養,合理引進人才,科學規劃課程設定和合理學術方向的師資布局,進一步提高總體學術、科研水平。

新興學術方向:

◆認知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是8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新的交叉學科,此學科的誕生標誌著人類在認知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此項研究90年代傳入我國,目前呈現出上升發展趨勢。我系近年來有的教師開始著手此領域研究,李潔紅教授首先為研究生開設相關理論課程。她已發表了幾篇較有分量的文章。賈玉新教授也正在寫有關專著,計畫在美國出版。此方向研究正處在初創階段,要抓住時機,加大培育力度,建設好師資梯隊,出有代表性成果,在“十一五”期間使其成為一門重要研究方向。

1. 此方向研究是前沿性研究,導師基礎理論雄厚,而且發表過高質量論文;

2. 此方向研究集中在國際流行的“隱喻”方面,這是當前認知研究發展的突破口,是國際上認知哲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3. 帶頭人有深厚的辭彙學理論基礎,給有關方面的認知研究提供有利條件。

4. 已開始發表有水平較高的論文。

◆跨文化交際學

為適應國內外交往日益發展的形勢,配合外語教學的需要,投入力量扶

持和發展此方向研究。藉助英語此方向研究的優勢,發展有自己特色研究。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碩士點

這是我院早期的碩士點,有較紮實基礎理論基礎的套用性研究方向。此碩士點主要圍繞套用語言學方向開設課程及確立研究方向,教材設計和教師安排系統合理,為我院培養高質量人才和教師,以及學科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基礎套用理論研究:

◆套用語言學

這是結合我國外語教育實際,全國大專院校外語院系普遍研究的方向,也是

我院的重點方向。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和探討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套用語言及其相關的理論。由於語言及其使用的理論不斷更新,該方向研究也就變成了一種動態研究。外語教學方法理所當然地成為套用語言學研究的重點。目前日益普及的定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在我系已經施行,促進該方向研究的發展, 使套用語言學的方向更加深化和更加科學。此方向研究與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的第二語言研究相交叉,有利於促進此方向的跨學科研究。此學科馬林教授、趙毓琴、崔洪國教授均從國外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有很新的研究視角。

1. 二語習得理論逐漸在此方向研究中站有一定地位,這就使語言學習的研究與教學理論相結合,使外語教學方法研究更加深入;

2. 外語教學方法研究一直是我系研究的重點,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了幾百篇論文,編寫和出版了幾十部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對外語教學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3. 多次舉辦大型(包括國際)研討會, 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

4. 多名教師多次榮獲校級、省級和國家級獎勵。

◆翻譯理論與實踐

此方向研究有較豐富的基礎和自身特色,是我國該領域研究中較早地把跨文化比較理論與傳統翻譯理論相結合,把最新的功能理論與傳統翻譯理論相結合,把翻譯理論與前沿語言學理論相融合的院系之一。本方向研究還重視翻譯實踐,為翻譯實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途徑。帶頭人陸乾教授有很高的造詣,在國內翻譯界,尤其科技翻譯界有較大影響。

1. 此方向研究帶頭人理論和實踐水平高,科研成果豐碩,在國內有較大影響;

2. 翻譯理論基礎雄厚,接觸交叉學科前沿成果;

3. 翻譯實踐能力強,在科技翻譯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4. 梯隊建設迫在眉睫, 應儘快培養接班人,培養第二梯隊。

其它發展中的學術方向

語用學方向:是研究語言環境與意義的學科,是研究語言使用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國內較為普及的一個研究方向。此方向研究與跨文化交際相交叉,處在發展中,並呈上升的發展趨勢。

社會語言學:是研究語言與社會關係的方向研究,與人類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是跨學科的研究,處在發展之中。

心理語言學:是語言與心理之關係研究,近幾年在國內外得到迅猛發展。此方向尤其與外語習得和外語教學密切相關,對外語教學實踐有理論指導意義。

對比修辭學:跨文化交際和對比語言學的發展,促使修辭對比研究的快速發展,作為一個獨立或從屬與跨文化交際研究,此方向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

對比語言學:此學科對不同種語言進行對比研究,無論是作為一個獨立方向或從屬於跨文化交際研究方向,都是不可或缺的。

語言測試: 這是專門檢測外語學習和教學成果的套用方向研究,有開發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體學:這是語言學和文學接壤的學術方向。目前,它既是跨文化交際,也是語用學和對比語言學的研究重點,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學術研究方向;

文學批評理論:在提高文學基礎理論的基礎上, 發展文學批評理論研究, 使文學研究更加深化, 更加寬泛;

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

理論語言學,交際學,語義學,網上教育,音系學,語言哲學,語言邏輯學,等等。

日語專業

日語專業成立於2000年,2001年開始招生,每年招收一個班,20人。文理科兼招,2008年開始,實行提前招生計畫。每年向日本佐賀大學,山形大學,新瀉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派送8-9名留學生學習1年。

日語專業課程設定科學合理。制定了《日語+英語+輔修專業》的培養方向。

充分利用我校在理工科方面的優勢和外語系多年辦專業的經驗,以“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辦學傳統為根本,著重專業技能、專業素養和專業套用等方面的能力培養。突出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日語專業共有教師11名。職稱結構為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4人,學位結構為在讀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人。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下2人,36—45歲6人,46—55歲2人,56歲以上1人。45周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為8人。

本專業計畫在2-3年內申請碩士點。

研究機構

外國語學院設有“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加拿大研究所”和“現代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幾年來,在跨文化交際研究、加拿大研究、外語語言教學與研究、英語文學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較豐富的成果,並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正在開展工作和籌建的研究機構有:“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 科技俄語研究所”和“日本文化研究所”。

國際交流

外國語學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

學院曾成功舉辦過多次大型國際會議,2004年1月,外國語學院成功地主辦了第一屆語言·文化·外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共同探討當今語言學、文學、跨文化交際以及外語教學等不同領域的熱點論題。會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肯定和高度讚揚。2007年6月,外國語學院又成功地舉辦了第十三屆國際跨文化交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中國跨文化交際學術研討會。本屆國際學術會議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和國際跨文化交際學會聯合主辦。會議的主題是“多元化、和諧和跨文化交際”。來自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共同探討跨文化交際中的熱點問題。這些會議在國內外產生很好的影響,更進一步擴大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外語相關學術研究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學院每年邀請國際和國內知名大學教授來校講學或講座。近年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分別涉及語言、文學、文化、教育哲學、測試、科研方法、網路教學等方面的內容,使教師和學生了解到國外及其他院校在各個領域的研究動態和最新發展,講學講座收到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每年都有近20名教師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講學活動,參加國內學術交流也十分活躍。

學生培養方面,學院與加拿大、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學院建立了互派留學生等合作培養項目。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韓國高麗大學簽訂的校際國際合作框架下,學院每年向高麗大學派遣留學生1人,迄今為止已有三名學生赴韓國高麗大學英語專業學習。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莫斯科大學合作交流的框架下,外國語學院已經與莫斯科大學外國語學院簽署了合作研究、互派教師、學生進修學習的協定。與溫尼伯大學、高麗大學、莫斯科大學的合作項目有助於英語專業與國外院校進行學術交流以及開展後續的國際合作,有利於培養高素質的外語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