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剛[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博士生導師]

何剛[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博士生導師]

男,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5月出生於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 1995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學博士點。2001年3月—2002年3月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隨哲學系J.R. Searle 教授從事訪問學習,2009-2010 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校區從事富布賴特高級研究學者項目《話語解釋的文化語用學模型》。2002年十一月晉升為教授。曾受聘於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任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英語專業高年級教研室主任,語言學碩士點和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導師,曾評為機械工業部跨世紀人才和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曾擔任過教育部本科英語專業評估專家;現任中國語用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語用學會會員,國際著名語用學雜誌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編委,華東師範大學《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編委,國內多本高校社科版刊物特約審稿人,國內多所高校兼職教授,在國內外20餘所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美國邁阿密大學等)學府講過學。目前正主持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當代美國英語的文化語境指示方式研究》(10BYY090)。

人物簡介

最近出版及發表的論文:(國際會議和國內重要專業會議論文暫未列出)

2011年 主編《語言哲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 話語、社交、文化--論文化驅動的社會語用學視角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3 期

2010年 論英語師範生語用能力模式及培養,中國基礎英語教師教育研究/教師教育新

行動論叢鄒為誠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主要論文

作品名稱 發表刊物

文化理性的語用學解釋

論言語文化行為

文化語境的建構——擬想的模型

試論文化語用原則

文化設定與言語行為——語用方式的文化解釋

話語、行為、文化——話語信息的文化語用學解釋

情感表達-文化語境與行為

情境、意向、表達行為

English for Festivals in Living English

語用方式 –話語理解的心理機制

使動方式的認知信息特徵

語用方式的心理價值

語用的跨文化視野

修辭效果與話語語境

使動信息的語境化操作

語境信息的使動化操作

漢語言與漢文化

語境的文化功能

提問與話語信息相關

提問的語用定義問題

隱含的基本特徵

疑問句的語言學解釋

語用方式-語用的語法化 《同濟大學學報》2008年第四期。

《修辭學習》2007年第六期。

中國外語》2006年第五期。

《修辭學習》2006年第五期。

《外語研究》2004年第五期

《修辭學習》2004年第五期。

《外語學刊》2003/1

《外國語》2002/3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

99中國外語博士論壇/ 外語教研出版社 2001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2001/3

《外語學刊》2000/3

《外語研究》1999/4

《語用學:語言理解、社會文化與外語教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外語學刊》1999/1

《語用、認知、交際》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

《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外教出版社 1997

《山東外語教學》1997/2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 增刊

《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6

《外語學刊》1997/2

《國外語言學》1997/2

《外國語》199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