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漢章

哈漢章

哈漢章(1879-1953)字雲裳,回族,湖北漢陽人,祖籍河北滄州河間。清雍正朝軍機處學習行走之哈元生之後,廉威將軍陸軍中將(北洋政府時期),除役陸軍中將(國民政府時期)。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879年(清光緒五年)8月23日生,附生出身,後入兩湖書院商齋學習。

1899年,由張之洞選派留學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隊第二期步兵科。

哈漢章 哈漢章

1902年10月,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1903年11月,任湖北將弁學堂教官,後入湖北新軍任職。

1904年,調赴北京,任陸軍部練兵處軍令司運籌科監督,代理軍令司副使。

1906年,新軍在河南彰德新軍萬人秋操時,他被任為中央裁判官長。

1909年,5月1日,兩江總督端方奏、薦舉陸軍人材“軍咨處副使正參領(正三品)哈漢章、軍學司司長正參領…以上多系湖北江南學生。優加擢用。有補時艱。下陸軍部知之。”(宣統政紀卷13)

1907年7月21日,陸軍部軍咨處,任副使、陸軍正參領,正使馮國璋。

1909年7月15日,軍咨處脫離陸軍部,成立軍咨府任副使,正使馮國璋。同年,參加籌組禁衛軍,任訓練處軍咨官。

1909年9月,被任命為將軍府總監。

1910年11月2日,以勞績卓著,賞陸軍正參領哈漢章、副參領馮耿光二品銜。(宣統政紀卷44)

哈漢章為新堤清真寺題寫“開天古教”匾額 哈漢章為新堤清真寺題寫“開天古教”匾額

1910年,隨載濤出國考察陸軍。他與張鎮芳同是清末軍咨府的老同事。1911年,曾與黃興、李書誠等聯繫,秘密參與反清活動。

1911年6月14日,任清新軍灤州會操西路軍副總統官。

1912年4月,任袁世凱總統軍事顧問。

1912年11月26日,授陸軍少將並加陸軍中將銜。

1913年2月12日,晉授陸軍中將。

1915年7月14日,給予二等文虎章。

1917年,任總統府侍從武官長(總統黎元洪)。

1922年7月4日,特任“將軍府將軍”,授予“廉威將軍”稱號。

1922年12月,被授予二等“太和寶光嘉禾”勳章。

1922年後,去職,回祖籍河間。

1923年1月12日,被指定為蒙古地區問題參議會成員,任蒙疆善後委員會委員,參加組織湖北將軍團。

1925年,到湖北漢陽隱居,曾倡議並集資興築東城垸堤,建立東城垸工程處,任主任。

1931年,春夏間大體完工,夏秋間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垸堤被沖坍。

1946年7月31日,國民政府續任其為陸軍中將,並同時除役。

1953年3月,在北京患腦溢血,在協和醫院搶救無效病逝,卒後安葬在北京萬安公墓。

人物著作

著有《春藕筆錄》。

社會活動

為清真寺題寫巨匾

清光緒年間,在回族知名人士王碧如尊視(原任同案府府台),回藉深感原寺宇簡陋不堪,將座落在東岸(東后街)之私邸兩大間捐贈,改作新堤清真寺,建築面積約為二百八十平方米。

民國初,陸軍中將哈漢章,為該寺題寫“開天古教”巨幅匾額,懸掛在中間大廳。

西為經堂,後有單池,水房;房子是木製結構,門廊呈三個半園形,門頂上書有蒼松有力的“清真寺”三個大字。

成立“回教俱進會”

1912年7月,哈漢章將軍等社會知名人士,以“贊成人”的身份,在北京崇文門外花市清真寺,參加了民族文化組織“回教俱進會”的成立活動。

回教俱進會是一個回族文化團體,但是,它卻顯示了民族團結精神,大家推舉了“贊成人”名單,共50人。

包括了當時“臨時政府”各部的首腦、要員和遠在邊關的將領,以及地區首領,不僅有回族,還有漢族、蒙古族、滿族等,這個多民族集合的“贊成人”名單,充分說明至少在84年前,回族先賢及其廣大回族民眾,就有著寬廣的民族團結的胸懷。

他們是:蔡元培、沙豫立、彭允彝、殷汝驪、劉彥、劉揆一、金鼎、白榆、志鈞、崔正午、寶熙、哈漢章、李映庚、段祺瑞、童雪□、熊希齡、谷鍾秀、馬元璋、馬福祥、劉琅圃、那彥圖、譚延闓 、蔣彬、姚錫光、艾春圃、趙秉均、吳景濂、馬紹岑、馬安良、劉維森、宋教仁、恩華、沙朝爵、馬龍標、羅迪楚、黃興、朱德裳、王統、沙丹如、趙毓衡、范源廉、馬龍眉、李生勤、楊慈城、周正朝、王樹構、趙子彬、閃子明、洪占魁、陶潤芝。

1912年7月7日,中國回教俱進會成立了。

坐落在北京崇文門外花市大街的清真寺人聲鼎沸,剛剛擺脫了封建桎梏的中國回族人,從京城,從全國各地,向這裡聚攏,參加這個回族歷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集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