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爾三世[挪威國王]

哈拉爾三世[挪威國王]
哈拉爾三世[挪威國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拉爾三世(Harald III,又稱哈拉爾·哈德拉達Harald Hardrada,意即“無情者哈拉爾”,1046年-1066年在位),挪威國王、軍事家、征服者。1015年出生,是金髮王哈拉爾德的後裔(有的歷史學家則認為,金髮王和無情者是同一個人)、挪威東部酋長西居爾·索之子,被人稱為“最後一個北歐海盜”,他的逝世也代表著北歐海盜時代的結束。

人物概要

軟磨石王 軟磨石王
前任 無情者 繼任
馬格努斯一世 哈拉爾三世:1046年-1066年 馬格努斯二世

生平事跡

1030年,15歲的他參加了由同父異母兄弟奧拉夫·哈拉爾德松(奧拉夫二世)發起的“斯蒂克萊斯塔戰役”,結果被丹麥人擊敗,奧拉夫戰死。 潰敗後,哈拉爾率手下殘部南渡波羅的海逃往俄國,投奔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智者)。他身材高大,滿頭金黃髮須,英俊挺拔,他很快就博得大公的看中,並委以重任,讓他以僱傭兵身份領兵參加與波蘭人的作戰,且戰無不勝。作為獎賞,大公將女兒伊莉莎白許配他為妻。

哈拉爾三世 哈拉爾三世

幾年後,哈拉爾作為挪威武士的首領,又應邀前往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地中海地區,參加米海爾四世的軍隊,轉戰於西西里島和保加利亞。他在作戰時很講究計謀和智取,以獨創的“盾牌戰”、“放鳥火攻”(據說他率軍攻打西西里島上的一座城池,久攻不下。他發現城中的小鳥每天會飛到周圍的鄉村去覓食,善於觀察又愛動腦子的哈拉爾命令手下抓來許多這樣的鳥,把冷杉木的薄片捆在它們的背部,圖上混合著蠟和硫磺的易燃物,然後點燃冷杉木的薄片,放飛這些小鳥。這些小鳥回巢引燃屋檐,全城迅速燃燒起來。哈拉爾乘機攻入城市)與“詐死入城”(據說他和他的勇士們曾圍攻西西里島上的一座有防禦的城池。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西西里島的居居固守城池,並無失敗的跡象。但是,他們也全然不知哈拉爾的行蹤,據有人說哈拉爾看上去病入膏肓,自進入帳逢後就再也沒有露面。不久,一些圍城的士兵來到城下,聲稱他們偉大的首領已經死去,他們惟一的心愿就是讓首領安息在城裡。這座城市的居民相信,重要人物的葬禮將為這個地方帶來巨大的財富。於是,他們滿懷熱忱地同意了這一請求。到了那天,當地的牧師身著華麗的長袍,引導著擴送靈柩的人們,莊嚴肅穆地走向城門。突然間,哈拉爾的士兵們高舉靈柩,沖向這座城市,剎那間戰鬥開始了。如果不是財迷心竅,城中的居民或許會更警惕一些。當然他們如果更為了解哈拉爾,他們也不會愚蠢到向他敞開自己的城門。因為哈拉爾不僅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軍事領袖,同時還是一個狡詐的,滿腹詭計的欺騙家)等戰術,攻克了許多堅固的要塞,戰果纍纍,不久就被提升為瓦蘭吉衛隊(也稱北歐衛隊,是一支拜占庭帝國的皇家近衛重裝步兵部隊,主要由遷入南俄草原的北歐諸民族組成。“瓦蘭吉”是這支部隊成員的自稱,而這個詞源自古挪威語的Var,意思是“誓言”,用來代指宣誓效忠於他人,遵守領主的規定,並平分獲得的利潤的團體。此後拜占庭人把所有的北歐人都泛稱為“瓦蘭吉”。)的首領。但由於他為人狡詐多變,以致他周圍的朋友和皇室庇護者們後來都對他心存置疑。

1045年,哈拉爾得知當年設計取代他的兄長奧拉夫已被廢黜,其侄子馬格努斯·奧拉夫松為新任挪威國王。遂返回君士坦丁堡。途中,他先到瑞典,與伊莉莎白的堂兄結盟,召集了一支軍隊,迫使侄子同意與他分享權力,號稱哈拉爾三世。1047年,他與馬格努斯對丹麥發起軍事遠征,結果侄子戰死,他便成為挪威惟一的統治者。由於此時他對一些挪威酋長進行粗暴的壓制,以致他的軍事行動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

哈拉爾統治時期,由於各種征服、協約和聯姻,使挪威與丹麥、瑞典、英格蘭和諾曼第的統治家族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複雜,也為他欲圖擴張王權的野心不斷滋長。1062年的大海戰中,他打敗了丹麥國王斯溫·沃爾夫森,並迫使其簽署“確保兩國古老邊界線”的協約。後來,他又開始在奧克尼、設得蘭與赫布里底等島嶼上開拓殖民地。

1066年1月,英格蘭國王愛德華(懺悔者)去世後,哈羅德·葛溫森繼位為王,稱哈羅德二世。王兄威廉公爵(“征服者”威廉)對此心存不滿,遂與哈拉爾組成聯軍,發起了一場王位爭奪戰爭“諾曼第征服戰”。他率領500艘船的艦隊攻打英格蘭,同年9月25日,在斯坦福橋戰役中,他為英軍打敗,並戰死沙場,從而宣告了其北歐侵略擴張的終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