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檢測

咽拭子檢測

是一種醫學檢測方法,是用醫用的棉簽,從人體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接種於特製培養皿中,然後放置在一個可以控制溫度的設備內進行培養的過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口腔黏膜和咽部感染情況。

標本採集

目的: 從咽部和扁桃體取分泌物作細菌培養或病毒分離。

用物: 咽拭子培養管、酒精燈、火柴、壓舌板、手電筒。

步驟:

1、清晨先用淡鹽水(約1%)漱口後,方可採樣留取標本,這樣可以將口腔中雜菌清理掉,以便準確地查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的感染細菌。

2、標籤貼於標本容器上,攜用物至病人床旁。解釋取咽拭子培養的目的和方法。

3、點燃酒精燈,囑病人張口發“啊”音,暴露咽喉,用培養管內的消毒長棉簽以靈敏而輕柔的動作擦拭兩側齶弓和咽、扁桃體上的分泌物。

4.取畢,將試管口在酒精燈火焰上消毒,然後將棉簽插入試管,塞緊。

5.及時送檢。接種於特製培養皿中培養。

原理

正常人咽峽部培養應有口腔正常菌群,而無致病菌生長。咽部的細菌均來自外界,正常情況下不致病,但在機體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現感染等而導致疾病。因此,咽部拭子細菌培養能分離出致病菌,有助於白喉、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診斷。

由於呼吸和食物都通過口腔,因此口腔中會有形形色色的細菌寄生。如卡它球菌、各種葡萄球菌、各種鏈球菌、類白喉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腸桿菌等。另外還有厭氧菌,如消化球菌、擬桿菌及類酵母菌的存在。

流感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咽部是此類病毒聚集較多的地方。咽拭子標本就是用醫用的棉簽,從人體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採取的樣本就是咽拭子標本,為了檢驗呼吸道疾病病毒類型,往往通過咽拭子可以方便快捷準確地檢測出該病毒類型。

臨床意義

咽拭子分泌物中檢測出致病菌,則視為呼吸道感染。可結合其他檢查(X光透視、B超等)診斷呼吸道感染部位。如培養出類酵母菌則考慮是否在感染期間使用抗生素不當或過量,應當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改用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克霉唑等。

常見的病原菌有:

1.革蘭陽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肺炎鏈球菌 β溶血性鏈球菌 白喉棒狀桿菌 念珠菌等

2.革蘭陰性菌:有腦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嗜血桿菌 莫拉菌 卡他布蘭漢菌 百日咳桿菌 腸桿菌 銅綠假單胞菌和產鹼桿菌等 如培養出結核桿菌,則為肺結核。

3.百日咳 白喉病人的咽部可分離出相應細菌

4.急性咽喉炎 鼻部膿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鏈球菌 銅綠假單胞菌引起

5.咽部感染很多是厭氧菌引起

臨床分析

目的 探討小兒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咽拭子檢測肺炎支原體DNA臨床價值。方法 採用螢光PCR技術檢測患兒咽拭子肺炎支原體DNA。並與臨床診斷進行相關分析。結果100例臨床診斷支原體肺炎患兒咽拭子陽性71例(71%)。結論咽拭子檢測肺炎支原體DNA技術快捷、簡便、敏感性高、兒童順應性好,值得臨床推廣套用。

注意事項

1.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瓶口消毒,保持容器無菌。

2.最好在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前採集標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