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

人副流感病毒(PIV)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副流感病毒(PIV)

一、基本介紹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系統,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為病毒,少數為細菌。明確引起感染的病原體,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抗生素濫用,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流感病毒(FLU)是一種有包膜、分節段基因組的單鏈RNA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根據核蛋白和包膜內側面的M1蛋白的抗原性將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再根據包膜表面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兩種刺突的抗原性分若干亞型,目前包括H1~H16亞型和N1~N9亞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是把HA和NA列在一起命名的。H1N1、H3N2為較常見的季節性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FluA)每10年到30年會大爆發一次,而且每年都會發生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FluB)流行病。流感病毒的感染是季節性的,特別在北半球是從11月到4月容易爆發。小孩和老年人以及長期患有心血管肺炎的病人易於被感染。通過吸入空氣中飛沫或者傳染物僅經過1~3天潛伏期就會散播出去。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單鏈RNA包膜病毒,含有兩個亞型—A型和B型。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引起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和常見的病原體,在絕大部分地區RSV所致的1歲以內嬰幼兒肺炎和支氣管炎遠遠高於其他病原微生物。成年人感染會導致普通感冒。RSV通常是季節性的,易於在冬天和早春感染並引起多達5個月的流行期。我國每年數千萬住院的嬰幼兒因RSV感染的占50%,且RSV的再感染率很高,成人RSV的再感染同樣很常見。該病毒具有傳染性強,症狀與副流感病毒肺炎、輕症流感病毒肺炎及輕症腺病毒肺炎在臨床上幾乎無法區別,因此,實驗室診斷就顯得非常重要。
副流感病毒(PIV)是單鏈RNA包膜病毒,四種亞型各有不同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徵。1型和2型的最典型的臨床特徵是造成兒童喉氣管支氣管炎,1型是兒童喉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而2型次之。1型和2型均能造成其它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3型經常導致肺炎和細支氣管炎。4型通常被認為散發存在,引起的呼吸道症狀輕微。副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種病毒,其致病性僅次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類副流感病毒的潛伏期一般在1~7天左右。
腺病毒(AdV)是一種雙鏈DNA病毒,共有52種血清型,分為A、B、C、D、E和F六個亞屬,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為B、C、E亞屬。腺病毒感染呼吸道的典型症狀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時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和肌肉痛等,一般潛伏期5~7天左右,容易侵犯6個月至5歲小孩,占兒童呼吸道感染5%~20%。一般秋春以呼吸道感染為多,春、初夏以合併結膜炎為多。大部份由飛沫傳染,少部份由糞便接觸感染。疾病的過程約5~7天,也有進入第二星期的。感染2~3星期後產生抗體,可持續一至數年,同型病毒再感染的機率很少。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胃腸道感染在臨床表現方面與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非常相似,因此,僅根據臨床表現來進行疾病的診斷是比較困難的,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加以證實。
肺炎支原體(MP)是造成人類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有時並發支氣管肺炎,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染,潛伏期2~3周,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肺炎支原體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一種胸膜肺炎微生物,為已知獨立生活的生物中的最小者,能耐冰凍。MP是兒童和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
肺炎衣原體(Cpn)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菌,是人類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體,可引起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社區獲得性肺炎、支氣管炎和鼻竇炎5%~10%是由肺炎衣原體引起。肺炎衣原體的感染具有散發和流行交替出現的周期性,散發通常持續3~4年,有2~3年的流行期,在流行期間可有數月的短暫爆發發生。病人之間傳播間隔期平均為30天,在密集人群中流行可持續6個月。肺炎衣原體呼引起的吸道感染臨床表現不典型,通常以咽痛和音啞起病,數日至7天后出現咳嗽,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自起病至就醫的時間以肺炎衣原體感染為最長。
二、涉及的產品信息
七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盒
(雙擴增法)
甲型流感病毒(FluA)
乙型流感病毒(FluB)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副流感病毒(PIV)
腺病毒(AdV)
肺炎支原體(MP)
肺炎衣原體(Cpn) 咽拭子 24測試/盒

三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雙擴增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人副流感病毒(PIV)
腺病毒(AdV) 咽拭子 24測試/盒

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核酸檢測試劑盒(雙擴增法) 肺炎支原體(MP)
肺炎衣原體(Cpn) 咽拭子 32測試/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