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朴韋蟾孔雀詠

和孫朴韋蟾孔雀詠

祠之。 又雲。 李白詩。

基本信息

名稱:《和孫朴韋蟾孔雀詠》
朝代:唐朝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此去三梁遠,今來萬里攜。西施因網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鸚鵡,非關碧野雞。約眉憐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氣籠飛遠,蠻花向坐低。輕於趙皇后,貴極楚懸黎
都護矜羅幕,佳人炫繡袿。屏風臨燭扣,捍撥倚香臍。
舊思牽雲葉,新愁待雪泥。愛堪通夢寐,畫得不端倪。
地錦排蒼雁,簾釘鏤白犀。曙霞星斗外,涼月露盤西。
妒好休夸舞,經寒且少啼。紅樓三十級,穩穩上丹梯。

作品賞析

唐詩紀事。韋蟾。字隠珪。下杜人。表微之子。大中七年進士。為徐商掌書記。鹹通末。官尚書左丞。○按義山樊南乙集序雲。大中二年。自桂府歸。為盩厔尉。與孫朴韋蟾同官。詩當作於是時。三梁。在桂管。本集。為鄭亞桂州謝上表。三梁路阻。九嶠山遙。西溪叢語。吳越春秋雲。呉亡。西子被殺。杜牧之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後人遂雲。范蠡將西子去。嘗疑之。別無所據。楊慎曰。修文御覧引呉越春秋逸篇雲。呉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浮沈也。反言耳。隨鴟夷者。子胥死。盛以鴟夷。西施有功焉。今沈之江。所以報子胥之忠。
按西施沈江。事容有之。但此雲。西施因網得。他詩又雲。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皆言初得西施。非呉亡後事也。其故實未詳。疑出小說家。今逸之耳。秦客。未詳。集內贈人詩。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宮苑內花。疑即此秦客。山海經。黃山有鳥焉。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南方異物志。鸚鵡有三種。一種青。大如鳥鶹。一種白大如鴟鴞。一種五色。大於青者。交州巴南盡有之。漢郊祀志。秦文公獲若石於陳倉北坂城。祠之。其神從東方來。若雄雉。其聲殷殷雲。野雞皆鳴。又雲。宣帝時。或言金馬碧雞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王褒持節求焉。○言孔雀如青鸚鵡之可玩。非若碧野雞之形聲恍惚也。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湼盤經。有肓人詣良醫。醫即以金刮其眼膜。續漢書。西南夷曰滇池出孔雀。是從蠻瘴中來也。稗雅。博物志。孔雀尾多變色。有金翠。始春而生。三四月後復雕。與花萼相榮衰。杜甫詩。翠尾金花不辭辱。西京雜記。趙後體輕腰弱。善行步進退。白帖。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戰國策。梁有懸黎。楚有和璞。杜氏通典。漢置西域都護。唐永徽中。始於邊方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護府。○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廣雅。長襦也。沈約詩。先表繡袿香。說文。扣。金飾器口。樂府雜録。琵琶以蛇皮為槽。厚二寸余。鱗介亦具。以楸木為面。其捍撥以象牙為之。海録碎事。金捍撥在琵琶面上。當弦或以金塗為飾。所以捍護其撥也。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陸機雲賦。金柯分。玉葉散。梁簡文帝詩。雲開瑪瑙葉。盧綸送張少府詩。判詞花落紙。擁吏雪成泥。鄭嵎津陽門詩。錦鳧繡雁相追隨。注。溫泉湯中。縫綴錦繡為鳧雁。李賀詩。玳瑁釘簾薄。東觀漢記。章帝元和元年。日南獻白雉白犀。廣志。犀角之好者。稱雞白。三輔故事。武帝於建章宮立銅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承露盤。紀聞。孔雀自喜其尾而甚妬。遇婦人童子好衣服。必逐而啄之。聞管弦笙歌。必舒張翅尾。盼睇而舞。顧有孝曰。北地多寒。戒之以少啼。即子美花鴨詩。作意莫先鳴意也。酉陽雜俎。長樂坊安國寺紅樓。睿宗在藩時舞榭也。李白詩。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建宮詞。禁寺紅樓內里通。謝靈運詩。躧步凌丹梯。注。丹梯。陛階也。○後四語全是寓意。

作者概況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

李商隱李商隱
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