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Hohhot No.2 High School)是內蒙古、呼市兩級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前身是私立奮鬥中學,由愛國將領傅作義於1942年創辦於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校址曾先後遷到呼和浩特市、張家口、北京;1950年春,從北京遷回歸綏市;1952年,改名為“歸綏市第二中學”;195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共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52畝,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共有86個高中班、4個國中班,在校生5000餘名,教職工35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奮鬥中學時期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前身為傅作義邀樊福煊、王克俊、周均諸人於1942年5月創辦的私立奮鬥中學。在綏西陝壩(今杭錦後旗)借房建校,招收兩個國中班,主要是傅部軍政幹部子女。

1943年9月遷入陝壩北郊新校址。

1946年3月,學校隨傅部遷至歸綏,改名為歸綏奮鬥中學,校址即今呼和浩特第二中學所在地。

呼市二中時期

1952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私立奮鬥中學,改為歸綏市第二中學。

1954年,蒙、綏合併,學校改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中學和五年一貫制的試點學校。

學校掠影 學校掠影

1967年5月,軍宣隊進校,開始複課,學校秩序稍有好轉。

1968年初,學校成立第一屆“革命委員會"。

1968年8月,呼和浩特市動員高、國中畢業生上山下鄉,大多數學生去農村插隊,去建設兵團。同年,開始招收“文革”後的第一批國中班。

1970年秋,招收“文革”後的第一屆高中班。

1980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重新確定為首批辦好的自治區級重點中學。

1983年,高中學制改為三年。

1990年,試辦“智力超常少年班”。

2002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稱號。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共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52畝,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共有86個高中班、4個國中班,在校生5000餘名。

硬體設施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截至2013年10月,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建有標準的田徑場、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和體育藝術樓等,共有多媒體教室25個、學生計算機房4個、語音室3個、電子閱覽室2個、教師機房4個、演播廳1個、報告廳2個,另外還有生化實驗室5個、物理實驗室4個、GLOBE實驗室1個、勞技課專用教室6個(汽車駕駛操作、機械製圖、無線電、服裝設計製作、烹飪、金屬、木工等簡單加工教室),體育專用教室2個、桌球室1個、形體房1個、籃球館1個、音樂教室4個、練功房1個、美術教室4個。1999年開通了校園雙向閉路電視系統,配備了攝、錄、制、放一整套的現代化專用設備,成立了呼市二中電視台。2000年建成了自治區第一個千兆以太校園網並成立了計算機教育網路中心。

師資隊伍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共有教職工357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高級教師119人,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2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48人,超過20%的教師擁有碩士學位。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喬守瑋

全國教育系統模範教師(1人):陳光臨

特級教師(11人):呂殿文、謝茂才、喬守瑋、盛華、張宏瑛、王秀文、郭炳勝、王文梅、李誠、郭紅萍、曲凡

內蒙古教學能手(20人):盛華、段明俊、張元、韓居遠、金玲、王全牢、王迪、孫亞姝、高慧章、李宏斌、薛文庭、曹國新、王維真、吉木斯、王秀琴、段虎軍、郭紅萍、王永紅、隋衛國、曲凡

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4年高考,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學生一本上線1177人,其中文科308人、理科869人;一位學生獲內蒙古自治區文科狀元,一位學生獲內蒙古自治區理科第三名;內蒙古自治區文科前100名占35人,理科前100名占16人;呼和浩特市文科前10名占8人,理科前10名占10人。

2013年高考,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統招生一本上線率95.1%,擴招生一本上線率90.9%;內蒙古自治區文科前100名占20人,理科前100名占9人;一位學生獲呼和浩特市文科第二名,一位學生獲呼和浩特市理科狀元。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團體競賽項目獲獎情況
2015年4月校足球隊呼和浩特市“市長杯”中學生足球賽冠軍
2015年2月薩日那、郝文遠首屆聯合國總部中美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最佳立場檔案獎
溫笑寒、朱頔最佳合作獎
2014年12月劉智超第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銅牌
楊奕斐等4人自治區一等獎
2014年10月李羿萱、王世傑、薩日那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活動一等獎
2014年9月順德爾、李軒、王元2014年同濟大學第四屆中學生結構設計邀請賽T恤設計一等獎、土力學賽三等獎
2014年9月岳東冉等6人第三屆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聯賽全國季軍
2014年8月閆恩慧等4人第十五屆全國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三等獎
2014年6月任培陽等4人第十九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比賽一等獎
2014年6月段笑然等17人第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一等獎
參考資料:

教師成績

2013年9月,該校教師劉娜、周劍、靳鑫被評為“呼市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陳峰被評為“呼市教育系統優秀青年教師”;王美榮、郭陸熒被評為“呼市教育系統師德標兵”;王迪、段虎軍榮獲“呼市教育系統教育教學科研獎”;翟培元被評為“呼市教育系統優秀考務工作者”;賈國強、薛梅、王慧莉、楊慧、張竹雲被評為“呼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

2013年3月,該校教師張慧卿、郭慧君被授予呼和浩特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0年5月,該校教師劉永剛在呼和浩特市中國小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獲高中組一等獎第一名。

2009年11月,該校教師趙保勝在首屆全國物理教師“名師”大賽中獲二等獎第二名。

學校榮譽

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進集體

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學校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教育部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

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全國紅十字先進集體

全國綠色學校

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

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

內蒙古自治區科研實驗基地

文化傳統

校徽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校徽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校徽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校徽主體由“奮鬥”二字演化而來,外圈上方為校名中文字樣,下方為代表建校時間的“1942”字樣以及校名英文字樣。

校訓

奮鬥

校歌

我們正年輕

我們是待放的花蕾,在這裡吸收營養;

我們是矯健的雄鷹,在這裡練硬翅膀。

嚴謹求實、團結奮進是我們的校風;

艱苦奮鬥、努力攀登是我們的傳統。

我們勤如古人,定會學有所成;

我們惜時如金,決不虛度光陰。

我們正年輕啊,我們正年輕,

今天拼搏在二中,明天是建設祖國的先鋒。

我們是吐牙的新綠,在這裡沐浴陽光;

我們是奮蹄的駿馬,在這裡凝聚力量。

勤奮好學、刻苦謙遜是我們的精神;

遠大寬廣、燦爛輝煌是我們的前程。

我們珍愛青春,勇於開拓創新;

我們與時俱進,奏出時代強音。

我們正年輕啊,我們正年輕,

今天拼搏在二中,明天是建設祖國的先鋒。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王文梅
書記王文梅
副校長張威
副校長喬孟麟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