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

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如意國稅局成立於1997年1月,內設辦公室、政工科、綜合業務科、稅源管理一科、稅源管理二科、辦稅服務廳、稽查局、信息中心共8個職能科室。 近年來,玉泉區國家稅務局在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及玉泉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為國聚財、為廣大納稅人服務的宗旨,突出規範化管理,狠抓視窗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2007年12月10日,和林縣國稅局各項稅收累計入庫3768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10446萬元,完成市縣兩級稅收計畫任務37000萬元的101.85%。

機構概況

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成立於1994年8月,擔負著正確貫徹國家各項稅收政策、法規,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組織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輛購置稅和個人利息所得稅等稅收收入的職責。下設18個科室,3個直屬局,9個旗縣區國家稅務局,2個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全系統共有在職幹部、職工1513人。專科以上學歷占總數94%。呼市國稅局現設局領導9名,副調研員4名。
2011年全市所管理的戶數總計51294戶。其中,單位納人18863戶,個體工商業戶32431戶。全年納稅額100---500萬元以上的納稅戶有234戶,500萬元以上的納稅戶有108戶。
呼市國稅局繼稅收收入2006年突破50億元、2007年突破60億元、2008年突破70億元、2009年突破90億元之後,2010年突破100億元大關,連續六年每年增長超過10個億,創歷史新高,為推進首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2006年以來,共獲得自治區級榮譽11次,呼市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表彰19次,旗縣級各類標準160餘次,連續五年被中共呼市市委、呼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的班子,是所有駐呼自治區垂直管理單位中唯一一個被呼市市委、呼市政府多次評為最佳服務單位的集體,為呼市地區經濟建設、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及各項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內設機構

辦公室

擬訂本系統年度工作計畫、有關工作制度;起草和審核重要文稿;負責機關文電、機要、會務、檔案、督辦、信訪、保密、密碼等工作;承擔稅收宣傳、新聞發布及機關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承辦網站運行和維護工作;組織稅收科研、學術交流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有關事項。

政策法規科

組織落實綜合性稅收政策;承擔機關有關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局外綜合性稅收政策檔案會辦工作;牽頭重大稅收案件審理工作;辦理行政複議、賠償案件及行政訴訟案件;組織實施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範性檔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承擔稅收執法質量考核工作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負責系統的稅收執法檢查工作;組織系統綜合性考核工作;配合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稅務部門的監督與審計工作。

貨物和勞務稅科

組織實施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徵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實施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等辦法;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日常檢查;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諮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工作。

所得稅管理科

組織實施居民企業所得稅、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基金(費)等徵收管理工作,擬訂徵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對有關稅種的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解釋和處理;組織實施有關稅種的納稅評估、稅源管理、稅基管理、彙算清繳等辦法;指導有關稅種的日常管理、日常檢查;參與有關稅種的納稅輔導、諮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工作。

收入核算科

牽頭編制年度稅收計畫、出口退(免)稅計畫,分配下達年度免抵調庫計畫;監督檢查稅款繳、退庫情況;開展稅收收入分析預測、稅收收入能力估算及重點稅源監控、企業稅收資料調查工作;承擔稅收會計核算、統計核算、稅收票證管理等相關工作;承擔稅收收入數據的綜合管理套用工作。

納稅服務科

組織、協調和指導本系統各部門、各稅種、各環節的納稅服務工作;組織實施納稅服務工作規範和操作規程;組織落實納稅人權益保障規章制度及規範性檔案;組織協調、實施納稅輔導、諮詢服務、稅收法律救濟等工作,受理納稅人投訴;組織實施稅收信用體系建設;指導稅收爭議的調解;承擔12366熱線、網站納稅服務欄目、簡訊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負責註冊稅務師的行業管理。

徵收管理科

組織落實綜合性稅收征管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範性檔案,擬訂具體操作辦法;組織實施綜合性納稅評估辦法,承辦征管質量考核、風險管理和稅收收入征管因素分析工作;承擔稅務登記、納稅申報、普通發票管理、稅控器具推廣套用等方面的相關工作;組織落實個體和集貿市場稅收征管、稅收管理員制度。

財務管理科

組織實施會計核算、會計基礎規範工作,分析考核徵稅成本;組織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工作,辦理具體支付事項;承擔本系統基本建設、資產管理、政府採購、著裝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財務管理、基本建設項目、大宗物品採購審計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人事科

組織落實幹部人事管理制度;承擔機構編制、幹部任免、人員調配、勞動工資、人事檔案、公務員管理、專業技術職務管理等人事工作;承擔下一級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和後備幹部的管理、考核及監督工作;監督檢查本系統執行幹部人事規章制度情況。

教育科

擬訂並組織實施人員培訓、制定學歷教育管理制度、工作規劃、年度計畫,組織開展培訓質量考核與評估;承辦教育培訓項目的開發與管理;組織實施本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稅務文化建設和基層建設;指導、檢查本系統教育培訓工作。

監察室

組織落實紀律檢查、行政監察工作制度,擬訂具體實施辦法;監督檢查下一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貫徹民主集中制、選拔任用幹部、貫徹黨風廉政責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況;組織協調本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受理對本系統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檢舉、控告及有關申訴;查處本系統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開展執法監察和糾風工作;擬訂年度巡視工作計畫,組織開展巡視工作。

大企業和國際稅務管理科

承擔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家(地區)間稅收協定、協定(安排)的具體執行工作;組織落實非居民企業所得稅征管制度,處理國家(地區)間的有關稅務事項;組織實施特別納稅調整工作,解釋和處理具體業務問題;管理機關和系統外事工作。

進出口稅收管理科

組織實施進出口貿易稅收管理工作,擬訂稅收管理具體實施辦法;承擔出口貨物退免稅的審核審批、年終清算工作;組織進出口稅收政策執行情況的日常監督檢查;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騙稅工作。

機關黨委辦公室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承擔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訓考察工作及發展黨員工作;指導系統工會、共青團、婦委會工作。

離退休幹部科(掛靠人事科)

承擔機關離退休幹部及提前離崗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工作,指導本系統離退休幹部及提前離崗人員的管理工作。

直屬機構

稽查局

一、基本情況:
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成立於1994年,是一支專司打擊偷、逃稅的執法隊伍。1999年根據工作需要擴編為一級稽查機構,2005年初呼市國稅局進行了機構改革,將原稽查局部分人員充實到恢復後的城區稽查機構開展工作。2008年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規範國家稅務局系統稽查機構設定明確職責分工的通知》(國稅函﹝2007)910號)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本著精簡、效能、規範、統一的原則,我市國家稅務局系統稽查機構升級為副處級,旗縣、區稽查機構為副科級,內設科室六個:辦公室、選案科、舉報中心、檢查科、審理科、執行科。
目前全市稽查系列現有稽查幹部186名,其中旗縣區稽查機構幹部117名。市級稽查共有幹部69名,男36人,女33人,黨員38人,團員4人,大專以上文憑的取得率達100%。這是一支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高素質隊伍。
二、近三年任務完成情況:
2006年我局共選派166戶,查補稅款、稅款、滯納金合計134.28萬元,入庫率達116.79%,結案率100%,行政複議率為0,並移送公安三起案件。
2007年我局共選派67戶,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合計:2357萬元,實際入庫2146萬元,完成全年稽查檢查指導性計畫任務的109.78%。
2008年我局共選派53戶,全年查補稅款、罰款、滯納金合計2205.60萬元,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18億元,入庫稅款、罰款、滯納金合計1499.72萬元。並移送司法機關兩起案件。
三、近年取得成績
1、呼市國稅稽查局以青年幹部為活動載體,積極組織各項活動。2003年我局被自治區團委授予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
2004年9月被內蒙古自治區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授予“全區青年文明號十年成就獎”榮譽稱號。
2、2004年、2006年和2008年連續三次榮獲“紅旗黨支部”稱號;
3、2005年榮獲“人民滿意的行政執法單位”;
4、2007年市局機關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5、2008年獲得呼市國稅系統稅收業務知識競賽第三名;
6、在全市國稅系統桌球比賽中,獲女團第一名和男團第三名的好成績。
呼市國稅稽查局是一個年青的、團結向上的集體,全局人員有著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操守,有著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領導班子以身作則,全局同志鬥志高昴,沉重打擊了偷漏稅違法行為,為我市社會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直屬稅務分局

直屬分局成立於2005年3月8日,主要職責是管理部分納稅額500萬元以上的內資企業、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及上述企業的部分二級單位。
直屬分局在編人員91人(男同志44人、女同志47人),共產黨員54人,占全局人員的6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87人,占全局人員的96%(其中:研究生學歷9人;本科生58人;大專生20人)。
直屬分局共設定辦公室、稅源管理一科、稅源管理二科、辦稅服務廳、稅政管理科、政策法規科六個內部科室。徐建寶局長主持直屬分局全面工作;王軍副局長分管辦稅服務廳、稅源一科玉泉組;劉建平副局長分管政策法規科、黨務工作、稅源二科回民組;劉利平副局長分管稅政管理科、稅源二科賽罕組;張歷偉副局長分管辦公室、稅源一科新城組;監察員袁傑分管紀檢監察工作。
辦公室主要職責是處理分局日常政務、後勤事務、公文處理、行政監察和廉政建設、信訪舉報、違法違紀案件受理等工作。
稅政管理科主要職責是負責流轉稅、所得稅等稅種的稅政業務、稅務待批文書管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日常管理性檢查等工作。
稅源管理一科主要職責是監控管理新城區、玉泉區範圍內的內外資企業。對所轄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和有效服務,進行稅源預測和分析、納稅輔導、日常檢查工作。稅源一科下設二個稅源管理組(新城、玉泉)。
稅源管理二科主要職責是監控管理賽罕區、回民區範圍內的內外資企業。對所轄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和有效服務,進行稅源預測和分析、納稅輔導、日常檢查等工作。稅源二科下設兩個稅源管理組(賽罕、回民)。
政策法規科主要職責是進行有關政策法規的調查研究宣傳和培訓、稅務行政複議、訴訟、聽政和賠償等涉稅法律事務、目標管理考核、督查督辦等工作。
直屬分局總計管戶299戶,其中:內資企業115戶,外資企業177戶,外國企業7戶。在全部管戶中,一般納稅人總計88戶。
近年來,呼市國稅局直屬稅務分局,緊緊圍繞組織稅收收入這箇中心,以規範“兩權”運行為重點,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做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建設和諧社會對稅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機制,加強教育培訓,全面實施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大為推進黨風廉正建設,形成了敬業奉獻的稅收職業道德風尚;文明和諧的稅收征納關係;積極向上的稅收文化氛圍和持續穩定增長的稅收收入格局。2008年共組織收入12.8033億元,完成各區政府全年任務的104.43%,超額完成了全年稅收任務。
自組建以來,先後獲自治區、呼市、區級表彰獎勵多次,並被自治區團委授予“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為呼市地區經濟建設、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及各項事業全面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我們堅信,有呼市國稅局的正確領導,有全局幹部的銳意進取和無私奉獻,直屬稅務分局必將編織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分局

組織落實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規章制度及規範性檔案;承擔車輛購置稅的稅政管理、稅源管理、納稅評估、日常檢查、納稅服務等工作;承擔車輛稅收一體化管理工作;對核定各類車輛最低計稅價格提出建議;管理車輛購置稅票證;承擔本系統的車輛購置稅業務的管理指導職能。
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分局內設機構5個:辦公室、稅政股、收入核算股、稅源管理股、辦稅服務廳,級別均為正股級。

下屬單位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成立於二○○一年四月,之後於二○○五年三月由原機構和金川國稅局合併而成。全局內設辦公室、人事教育科、監察室、政策法規科、計畫統計科、稅政管理科、稅源一科、稅源二科、信息中心、稽查局,共十個科室(正科級)。共有幹部職工83人,其中副處級領導2人,正科級領導13人,副科級領導16人,副主任科員以上非領導職務14人;黨員63人,占全局幹部76%;全局平均年齡41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局人數96%,是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開發區國稅局自建局以來,在呼市國稅局和金川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及支持下,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目標,以規範管理、強化職能為重點,以抓班子、帶隊伍、建和諧為突破口,以堅持“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範”為標準,認真貫徹落實了總局、區局、市局關於《全國稅務系統基層建設綱要》及實施細則的精神,使全局國稅幹部政治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進一步加強,稅收秩序進一步好轉,逐步形成了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良好局面,使三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二○○一年以來,連續六年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稅收任務,其中二○○五年完成稅收任務32,507萬元,二○○六年完成稅收任務36,000多萬元,二○○七年完成稅收任務40,000多萬元,二○○八年完成稅收任務46,000多萬元創歷史新高。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局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晉升為自治區級檔案管理特級先進單位,獲得金川區“護稅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優秀黨支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優秀單位”、“安全生產月優勝單位”、“文明局室”等榮譽稱號,被呼市和金川區評為“愛國衛生達標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市國稅系統先進集體”,規範管理考核取得全市國稅系統第一名,稽查局被自治區國稅局、自治區團委聯合命名為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連續三年獲得金川區第一名。全局已經進入“文明行業”的行列,為全市和開發區經濟建設、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國家稅務局

如意國稅局成立於1997年1月,內設辦公室、政工科、綜合業務科、稅源管理一科、稅源管理二科、辦稅服務廳、稽查局、信息中心共8個職能科室。在冊職工人數76人,協稅員2人,離退休1人,合計79人。其中男職工31人,女職工48人,黨員37人占全局人員的47%,大專以上學歷71人,占全局人員的90%。
如意國稅局轄區範圍從東二環至鴻德學校以西,京包鐵路以南至如意開發區七緯路以北,計3.8平方公里。總管戶817戶。2008年組織入庫34192萬元,比2007年增長5075萬元,增長17%。
1、按登記類型統計:內資企業747戶、外商投資企業26戶、出口企業登記的44戶,其中申報的24戶(另外20戶沒有開展業務),申報的24戶企業中,生產企業16戶,外貿企業8戶。
2、按納稅人狀態統計:開業戶680,非正常戶137戶。
3、按增值稅認定類型統計: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442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38戶。
4、按稅源大小統計:年納稅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一戶,年納稅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5戶,年納稅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戶,年納稅額在2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戶,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6戶,年納稅額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20戶。
近年來如意國稅局在市國稅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各項稅收政策,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收工作宗旨,認真貫徹落實新《企業所得稅法》,緊緊圍繞組織收入,進一步整頓稅收秩序、規範執法,強化稅源管理、最佳化納稅服務,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以德治隊,加強規範化管理、健全機制、夯實稅收工作基礎,求在真務實,開拓進取,全面創新,各項稅收工作有新的突破,幾年來如意國稅局被命名為呼市級文明單位、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自治區檔案管理特級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如今,如意國稅人以認真貫徹落實“抓收入、促和諧、抓管理、出亮點”和新規程為切入點,全局上下團結一致,積極拼博,正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百倍的信心,決心為如意開發區的經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國家稅務局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國家稅務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新華東街,是呼市國稅局四個城區管理局中,管轄面積最大、管理戶數最多、幹部隊伍最大的管理局。其前身是呼市新城區稅務局,1994年10月國家分稅制改革,原呼市新城區稅務局一分為二,即今天的新城區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新城區國稅局的行政級別為正科級,負責管理新城區一鄉一鎮七個辦事處範圍內各類納稅人9000多戶。2005年初機構改革後,全局內設科室11個,包括3個稅源管理科、辦公室、稅政管理科、辦稅服務廳、政策法規科、人事教育科、監察室、稽查局及信息中心。新城區國稅局現任領導班子由6人組成,平均年齡43歲。全局在職幹部236人,平均年齡39歲,全局女職工占59%,中共黨員占50%,大專以上學歷占90%。新城區國家稅務局自1994年組建以來,在歷任四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局稅幹部秉承“制度立局,學習興局、創新強局”的理念,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黨組和新城區區委、區政府的決策意圖,全局稅收收入穩步遞增,征管水平明顯提高。14年來,新城區國家稅務局累計為國家組織工商各稅18億元,為新城區乃至全呼市的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搞好稅收中心工作的同時,新城區國稅局積極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努力成為呼市國稅系統的排頭兵,2003年,該局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全局有一個科室被評為“自治區青年文明號”,兩個科室被評為“市級青年文明號”。2004年,該局榮獲“自治區首屆人民滿意行政執法單位”和“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稱號。該局的崗位能手在市國稅系統的業務競賽中不斷摘金奪銀,“唯旗必奪”成為了新城區國稅局與時俱進的最強音。新城區國稅局高度重視隊伍廉政建設, 2003年以來,該局已經六獲新城區行政執法單位行風測評第一名。
新城區國稅局的全體稅乾,雖然不是可歌可泣的傳奇英雄,也不是樹碑立傳的一代楷模,他們完成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千秋偉業,卻是用兢兢業業撐起了一片國稅藍天。在今後的稅收征管工作中,新城區國稅局將在十七大精神的光輝指引下,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創新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國家稅務局

回民區國家稅務局成立於1994年8月,擔負著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及上級稅務機關各項規章制度的任務,負責抓好本局的稅收業務、稅法宣傳、政治思想、人事管理、稅收法制、黨風廉政建設、後勤保障、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同時承辦領導交辦的其他事宜。?
回民區國稅局機構設定有辦公室、人事教育科、政策法規科、監察室、信息中心、稅政管理科、稽查局、辦稅服務大廳、稅源一科(3個組),稅源二科(2個組)及稅源三科(4個組)。全局共有幹部職工178人,其中正式職工137人,助征員21人,離崗離退休20人。全局在崗職工中,有大專以上學歷135人,占85%;黨員61人,團員19人,分別占38%和12%。轄區共有6793戶納稅人,其中,內資企業2883戶、涉外企業31戶、個體工商戶3879戶。全年納稅額100萬——500萬的企業有31戶,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6戶。
近年來,在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及回民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回民區國家稅務局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組織稅收收入為中心,憑著進取、務實和創新的精神,以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為根本,堅持走依法治稅與深化改革、科學管理與最佳化服務、從嚴治隊與以人為本相結合的科學發展之路,稅收各項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績。2006年以來,連續三年完成地方政府下達的稅收任務,國稅事業取得了蓬勃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伴隨著新稅制的實施,經歷了十幾年分設後洗禮的回民區國稅局,承載著金燦燦的收穫,輝映著沉甸甸的碩果。從1994年成立至今,回民區國稅局先後被命名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全區文明行業”、“國稅系統先進征管單位”、“視窗行業規範化服務達標單位”等榮譽稱號,全局有8個科室被評為市級“青年文明號”,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獲回民區行風評議第一名;稅源一科2003年被授予“全國巾幗建功示範崗”光榮稱號;辦稅服務廳2007年獲呼和浩特市基層行風建設示範視窗單位;稅源二科2008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
面對未來,回民區國稅局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在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構建和諧國稅,用勤勞和智慧鑄就新的輝煌!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國家稅務局

玉泉區國稅局位於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路中段,現有幹部職工170人,其中在職幹部132人,離崗及離退休幹部23人,協稅員1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2人,本科學歷的42人,大專學歷的73人,平均年齡38歲,是一支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隊伍。現機關下設18個科室,分別是辦公室、政策法規科、信息中心、監察室、人事教育科、稅政管理科、辦稅服務大廳、稽查局、3個稅源科和重點稅源組、裕隆工業園區組、所得稅稅源組及4個個體稅源組。
近年來,玉泉區國家稅務局在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及玉泉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為國聚財、為廣大納稅人服務的宗旨,突出規範化管理,狠抓視窗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稅收收入連年增長,在 2006年、2007年分別完成6535.74萬元和132398.44萬元的基礎上,2008年又實現稅收收入173015.48萬元,同比增加40617.04萬元,增幅為30.68%,為玉泉區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2003年8月,我局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 2005年辦公室晉升為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機關黨支部連續四年被玉泉區政府評為“紅旗黨支部”;政風行風評議屢創佳績,2004、2005我局連續兩年獲得民主評議行風政風測評第一名,得到了玉泉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領導小組通報表彰。2006年,辦稅服務廳被呼和浩特市政府和呼和浩特市監察局聯合授予“行風建設示範視窗”。行風評議工作2006、2007兩年獲得免評,2008年又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績;全年沒有出現違章、違紀問題,得到了當地紀檢、監察部門的好評。
2009年我局將認真貫徹全區、全市國稅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收入,促和諧,抓管理,出亮點”的要求,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大力組織稅收收入,狠抓稅源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大規範管理考核力度,改進和最佳化納稅服務,加強幹部隊伍和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提高行政效能,為玉泉區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國家稅務局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國家稅務局前身為郊區稅務局,重組於1994年8月,1999年隨著市區的重新劃分更名為賽罕區國家稅務局。由內蒙古自治區國稅局和呼市國稅局實行垂直管理,主要擔負著貫徹執行國家各項稅收政策和法規,為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組織增值稅、金融保險營業稅、消費稅、中央企業所得稅及2001年1月1日以後新辦企業所得稅、個人利息稅的稅源管理和組織收入工作。下設11個科室,派出機構2個(分別是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分局和巴彥鎮稅務所)。現有幹部、職工193人,其中離、退人員24人,在崗幹部155人,協稅員14人。其中局領導7名,股級幹部13名,副股級幹部25人,黨員95人,大專以上學歷占全局92%。
目前,年全局所管理的納稅人共6057 戶,其中一般納稅人510戶,小規模納稅人2557戶,個體工商業納稅人2990戶。徵收範圍五個街道辦事處,六個鄉鎮,東至黃合少鄉,南至八拜鄉,徵收面積達870多平方公里。
近年來,賽罕區國稅局始終牢記“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基本理念,以依法治稅為先導,組織收入為中心,思想教育為重點,服務發展為目的,牢牢把握國稅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納稅人服務的宗旨。堅持“依法治稅,規範管理、全面創新”的發展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了“帶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業績”的奮鬥目標,通過幾年來的努力,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國稅形象更加良好,稅收業績連年增長。2008年全局共組織收入8.02億元,同比增收3.85億元,增長92.3%,超額完成全年稅收任務。
賽罕區國稅務自組建以來,2003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文明單位。黨總支年年被評為先進黨組織,2007-2008年計畫生育工作被評為特別優秀單位。管理科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青年文明號”,有四科室被評為呼和浩特市級“青年文明號”,先後有一人被評為市級勞模,一人被授予“呼和浩特市十佳青年衛士”榮譽稱號;在信息化建設推廣中躋身於全國稅務系統400個先進單位之列,2008年賽罕區國稅局所得稅管理榮獲全區國稅系統“創新質量獎”;2006年-2008年行風政風評選中三次蟬聯賽罕區第一名。在抓稅收收入的同時,還積極開展最佳化納稅服務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服務上推行文明辦稅八公開,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落實稅收優惠,扶持弱勢群體,提供稅法宣傳服務、政策諮詢服務。幾年來,通過創建工作,精神文明意識已深深植根於幹部的思想之中,在開展獻愛心活動中,由黨總支、團支部共同發起,為貧困學生、地震災區捐款近10多萬元。
目前,賽罕區國稅局正以“保收入、促和諧、抓管理、出亮點”為發展目標,緊緊圍繞稅收中心工作,繼續為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為打造首府第一區做貢獻。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國家稅務局

土左旗國稅局成立於1994年9月,主要負責土左旗9個鄉鎮2762戶各類納稅人(一般納稅人133戶;小規模納稅人455戶;個體工商戶2174戶)的徵收管理。內設辦公室、人事教育科、監察室、政策法規科、稅政管理科、辦稅服務廳、稅源管理一科、稅源管理二科、稽查局、信息中心、畢克齊稅務所等11個職能部門。
我局目前共有幹部職工98人。其中:在職正式幹部64人,協稅員13人,臨時工7人,離、退休幹部11人,離崗幹部3人。局領導班子成員5人,平均年齡44.6歲;環節幹部21人,平均年齡42歲。全局有共產黨員39人。本科學歷22人,大專學歷30人,中專學歷17人。
2007年,我局組織各項稅收11314萬元,比2006年完成數7236萬元增收了4078萬元,分別完成市局和旗政府下達稅收計畫的121.66%和104.76%。2008年,我局組織各項稅收18678萬元,比2007年完成數11314萬元增收7364萬元,分別完成市局和旗政府下達稅收計畫的124.52%和66.71%。
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被土左旗委、政府評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工作優質服務單位”;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獲土左旗民主評議行風測評執法單位第一名,行風評議滿意率達95%以上。2007年9月,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內蒙古軍區命名為2005年至200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2008年2月被評為呼市國稅系統2007年度先進集體。2008年6月被土左旗委授予“五個好”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國家稅務局

一、基本情況
托克托縣國家稅務局於1994年8月正式掛牌成立,現在全局共有幹部職工59人,其中在職正式職工幹部54名,協稅員5名,男職工42名,女職工17名,黨員33名,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55名;有離退休幹部11人。內設有辦公室、人事科、監察室、辦稅服務廳、稅政管理科、政策法規科、稅源一科、稅源二科、信息中心、新營子稅務所、納稅評估組共11個科、所、室、組;1個稽查局、1個托電工業園區分局。
二、稅收管理情況
托克托縣國家稅務局共管轄托克托縣5鎮120個自然村各類納稅戶1517戶,其中有一般納稅人131戶,小規模納稅戶91戶,個體戶1252戶,所得稅戶187戶(有部分所得稅戶屬於一般納稅人,有部分所得稅戶屬於小規模納稅人)。
三、近年工作情況
托縣國稅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的方針,積極貫徹執行國家稅務總局在各個時期提出的稅收工作思路,緊緊圍繞科技加管理,加速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奮鬥目標,認真開展“科學化、精細化”稅收征管工作,以“為納稅人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工作目標,團結拼搏,創新管理,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狠抓了黨風廉政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連年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稅收工作任務。2007年稅收入庫105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008年稅收入庫1102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
托縣國稅局從1994年建局初期的縣級文明單位、1996年的市級文明單位,到1999年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後,在文明單位實行屆期制以來,已連續6年3屆通過自治區嚴格驗收,繼續保留了自治區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同時,在2003年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全國稅務系統文明單位”;2004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首屆自治區人民滿意的行政執法單位”稱號;2005年,被國家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全國稅務紀檢監察先進單位”; 2009年,國家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在開展三個文明建設的歷程中,一年一小步,兩年一大步,步步實現新跨越,每年一個新台階,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為托克托縣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國家稅務局

和林縣國稅局正式組建於1994年9月,經過15年艱苦創業,國稅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稅收收入連年登上新台階。目前,全局共有正式幹部62人,其中中共黨員28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51人,占全局人員總數的80%。現內設10個行政科室和1個經濟園區稅務分局,負責全縣13個鄉鎮和1個經濟園區內的增值稅、消費稅、外資企業、中央級企業和2002年後新辦企業所得稅稅收征管工作。
自成立以來,和林縣國稅局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組織稅收收入為中心,以“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為工作奮鬥目標,以“務實、求真、敢為、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與思路,堅持“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稅收工作方針。以人為本,努力加強基層建設,創造性地開展稅收工作,造就了一支團結進取、廉潔奉公、勇挑重擔、業務過硬、無私奉獻的稅務幹部隊伍,在社會上樹立了國稅部門的良好形象。
同時,稅收收入連年攀升。
2007年12月10日,和林縣國稅局各項稅收累計入庫3768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10446萬元,完成市縣兩級稅收計畫任務37000萬元的101.85%。2008年,和林縣國稅局各項稅收累計入庫4545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7769萬元,增長20%。
2007年,和林縣國稅局認真落實市局、縣委、縣政府要求的各項工作指標,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收工作宗旨,創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難,在稅收形勢嚴峻,一無新增稅源,二無明顯增長點的情況下,採取各項措施挖潛增收,確保了全年稅收任務的圓滿完成。
一是強化重點稅源企業管理,以納稅評估和稅負調查為手段,實行征、管、查一體化,確保了稅款的及時足額入庫;
二是行業整頓取得顯著成效,評估、監控、整頓三管齊下,重新核定了定額,物流、磚廠、石材三大行業共查補稅款入庫106萬元,並預計實現年納稅額增收270萬元;
三是加大稽查工作力度,規範稅收秩序,及時堵塞漏洞;四是落實自查、考核、追究責任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增強了稅收管理工作的嚴格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稅收收入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如今社會已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稅收事業也邁上了新的征程。和林縣國稅局全體稅干將繼續以飽滿熱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稅收事業的繁榮,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國家稅務局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國家稅務局成立於1994年,主要負責清水河縣三鄉三鎮範圍內1032戶各類納稅人的徵收管理。2008年度實現稅收收入11324萬元,實現建局以來收入首次過億。局內設辦公室、人事科、政策法規科、綜合管理科、監察室、信息中心、辦稅服務大廳、稽查分局、稅源一科、稅源二科、喇嘛灣稅務所和窯溝稅務所等12個職能部門。其中窯溝稅務所因地區征管需要、征管成本及人員實際情況等因素目前還沒有正式組建運行。
清水河縣國稅局全局目前共有在職正式幹部43人,協稅員1人,局領導班子成員5人。全局有共產黨員20人,共青團員1人。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29人。
自1994年機構組建以來,在呼市國稅局黨組及清水河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歷任五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依法治稅為靈魂,以組織收入為中心,以科學管理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隊伍建設為保證,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把聚財為國、執法為民作為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依法治稅、從嚴治隊、科技加管理”的治稅原則,圍繞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工作總目標,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整體工作水平每年都有較大提高。
步入21世紀,清水河縣國稅局連續7年被清水河縣委、政府評為 “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先進單位”; 2006年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歷年在清水河縣民主評議行風測評執法單位名列前茅;2008年辦稅服務廳被評為全市行風建設示範視窗;機關及附屬家屬樓被清水河縣委、政府評為“安全小區”、“文明小區”、“綠色小區”。
我局將再接再厲,緊緊圍繞依法治稅這一中心不動搖,進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努力提高服務意識和水平,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全面完成呼市國稅局及清水河縣委、政府交辦的工作任務和指標,服務和服從於地區經濟發展大局,樹立國稅部門的良好社會形象,為清水河縣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國家稅務局

武川縣國家稅務局成立於1994年8月,原隸屬烏蘭察布盟國家稅務局,1996年劃歸呼和浩特市。現有在職職工67人,協稅員8人,其中黨員39人,占全局總人數的58%;提前離崗職工8人,離退休職工11人。2005年3月,通過全市國稅系統規範機構、重新明確職責後,現有行政科室10個,負責武川縣縣域內增值稅、消費稅、中央和新辦企業所得稅,外商企業和外國投資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工作。
截至09年2月1日,我局轄區內共有私營以上企業294戶(其中一般納稅人66戶)個體戶1359戶。08年共完成稅收入庫9156萬元,保持了平穩快速增長。
近年來,武川縣國家稅務局在呼和浩特市國家稅務局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國家各項稅收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稅,積極組織稅收收入,緊緊圍繞“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時期治稅思想,按照“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治稅方針,嚴格執法,文明服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廣大納稅人服務,通過開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全局同志自我加壓,知難而進,將組織稅收收入作為重中之重,積極依*縣委、政府的支持,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對稅源重點戶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監控,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流失,力爭為武川縣經濟建設、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