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薪制

周薪制

周薪制,薪酬支付形式的一種,指工資實行按周發放制度。周薪制最早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出現,美國有些行業實行周工資制,每周五發放薪水,人們領取一周的報酬。在中國,最早提出的是杭州市人大代表胡小平,他建議實行周工資發放制度,以此來刺激周末經濟,從而進一步擴大內需。 周薪制能有效提高工薪階層的消費水平,非常適用於低收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2000元月薪為例,如果換成每個星期500元發給員工,這確實能激發很多人的消費欲望。當工人們每周都有靈活的現金去購買商品,歡度周末,枯燥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 2014年中國居民總收入為27.4萬億元,儲蓄率高達28%,如果周薪制能改變一部分人的消費觀念,只需降低5%的居民儲蓄率,每年將有1.4萬億元消費流入市場,來調整失衡的經濟結構。此外,周薪制能有效節制欠薪行為,並且加快行業人員流動,使人力資源更合理的分配,有助於企業精確支付勞動報酬,並進行高效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周薪將為中國社會發展注入巨大的推動力。

產生背景

周薪制是一種流行於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薪酬支付形式。雖然這些國家沒有規定具體的發薪方式,但在藍領階層,如工廠,服務業,等體力勞動行業,每周發工資是非常普遍的支付方式。

英美藍領員工一般收入有限,儲蓄少,還要在消費型社會維持日常開銷,就得每周發放工資,這樣有靈活的資金去購買商品,進行周末消費。即便錢花光了,挺幾天就等到下周工資了。而不像管理月工資那樣,每次消費都有透支壓力,擔心剩下半個月沒錢花。

此外,藍領員工多從事簡單枯燥的體力勞動,更需要周薪制帶來的即時消費,使員工每個星期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熱情,提高生產效率,因為快速的獎勵機制讓人們動力無限。然而,乾滿一月才領工資實在“難熬”,在漫長的等待中失去享受生活的機會,也失去工作的動力。

周薪制促進員工們消費,進而帶來高質量的生活,又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老闆和員工都獲益匪淺,所以在英美國家的勞務市場幾乎無一例外的選擇周薪制。

中國號稱“世界工廠”,有龐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工薪階層普遍收入較低,是最應該實行周薪制的國家,整個社會的經濟和生產率都將獲得提高,所有反對的理由都是藉口,真正的問題在於企業並不會因此獲得直接收益,更不肯放棄壓迫員工的權利,這是阻礙周薪制推廣的主要原因。

多數企業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現有月薪制可以延遲支付一個月薪水,從而節約了一個月的人工成本現金流,一些大企業壓一個月工資有上億資金,還可以獲得不菲利息。可這些自私短視的資本家,卻沒有意識到工人們被壓制的生活現金流。企業製造的產品最終還是要由從事生產的工人們所消費。如果廣大勞動人民都生活拮据,沒有購買能力, 進而導致市場蕭條,最後企業和資本家也要跟著破產。

周薪制是中國消費的催化劑,可以在不漲工資的情況下提高國內消費,化解經濟體內的主要矛盾,將為中國社會帶來全方位的提升:

1. 周薪制將逐漸改變國人消費觀念,降低儲蓄傾向,形成即時消費,甚至超前消費的習慣,進而拉動內需,並順利完成經濟轉型升級。

2. 每周發工資帶來更頻繁的獎勵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並且加快行業人員流動,使人力資源合理的分配,推動勞動生產率的提升。

3. 周薪制簡單明確,科學合理,更適合按工作時間來支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助於僱主準確的支付勞動報酬,並進行高效的管理。

4. 周薪制縮短發薪時間,可大幅減少欠薪的範圍和數額,預防僱主私吞工資的企圖,促使勞務市場自覺形成按時發薪的的習慣,減少政府監管成本,並推進誠信社會建設。

5. 周薪制將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注入巨大推動力,可提高生產率10%-20%,降低居民儲蓄率5%—10%,每年增加1.4—3萬億元的消費。

來自《中國消費的三駕馬車:實行周薪制,普及家用車,消滅集體宿舍》

隨著一些新興服務行業的興起,在薪酬支付的形式上已打破從前單一的“月薪制”,比如家政服務業的鐘點工、以小時計酬的家庭教師等等。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杭州市人大代表胡小平建議實行周工資發放制度,以此來刺激周末經濟,從而進一步擴大內需。

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之所以傾向於消費,與他們實行周薪制密切相關。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經濟領域我們從短缺時代過渡到了相對過剩時代,以前是按著生產多少來消費,千方百計促生產,現在出現了產品的相對過剩,還需要考慮總需求的因素。

具備條件

實行周薪制必須要達到企業和員工雙方面的要求,以下為:

企業方面 員工方面
在歐美國家,實行周薪制的企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領取周薪制的員工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實行周薪制的企業效益比較好; 一是員工職業化程度高;
二是內部管理基礎好; 二是技術嫻熟;
三是勞資雙方沒有矛盾,工會力量比較強大。 三是講職業道德。

就中國而言,實行周薪制的企業大都是開工不足,對於企業而言,這些操作性強的崗位實行周薪制便於準確計算,可降低勞動成本。

阻礙重重,不了了之的周薪制

僱主首先要考慮的是否能為公司增加財政收入,而不是為了滿足員工的需要。

我國勞動市場的職業觀念並不完善,尤其是低端行業的老闆,更喜歡看到員工們唯命是從,阿諛奉承,至於工作效率,工作熱忱還是次要的。他們不願給員工過多自主權,而是向員工施加更大控制權。而周薪制增加就業崗位流動,增加員工在勞資關係中的話語權,這讓僱主很難接受,只有老闆炒員工的份,哪裡有員工炒老闆的資格。

更重要的是,很多老闆不願看到周薪制帶來的周末消費,這會給工人們帶來過高的生活水平,將永遠破壞“下等階級”的馴服和滿足。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始終存在一種潛意識:“只要你過得好,我就受不了”。

如果沒有政府的法律規定,周薪制又會像2009年時,最後不了了之。因此,必須像執行計畫生育一樣去推廣周薪制才會成功。尤其當政府全面化推廣周薪制時,更是帶給人民一種強烈的宣傳效應,每天工作不是為了把錢存進銀行里,而是去購買美好生活。要像重視生產力那樣重視消費力, 消費力既要培育,也要充分釋放,其意義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一樣重要。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周薪制會改變國人的消費觀念,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誠信社會建設,一個發薪體制的改變將為中國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推動內需

推動內需,需要改變儲蓄過度的傾向,否則,國內生產——消費循環不能建立。

中國是儲蓄率很高的國家,今年銀行儲蓄達到了歷史最高,管理層也在擔心這種趨勢還在擴大,一旦經濟形勢不好,人們消費可能就滯緩,很多人可能會強化儲蓄的偏好,抑制投資和消費的衝動,新的循環就很難建立起來。

而在歐美國家,人們的儲蓄觀念很淡漠,很多地方實行周薪制,只要有錢就花。這當然與國外的保障體制密切相關,但這些國家實行周薪制,的確刺激了消費,使消費者的消費時間有了很大自由度。

周薪制刺激消費,降低儲蓄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這些實行周薪制的國家,其居民儲蓄率普遍較低,有些年份甚至跌入負值,流行借貸超前消費。而反觀世界大部分實行月薪制的已開發國家則有相對較高的儲蓄率。

世界各國呈現不同的儲蓄率,這其中包括經濟,文化,生活水平,勤勞程度等多種因素。你可以爭論是這五個大英國協國家的消費習慣選擇了周薪制,或是周薪制能滿足他們的消費欲望,總之周薪制促進消費是毫無爭議的事實。

很多到德國打工的英國人,剛開始都不太適應漫長的月薪制,但適應一段時間後都發現月薪制確實促成良好的儲蓄習慣。相比之下,在一些開始實行周薪制的中國企業,很多人覺得每周發薪根本存不下錢。

月薪制帶來較大消費壓力,每次花錢時候,一想到還有十幾天才能發工資,人們自然養成良好的資金管理能力。這與管理一個星期的花銷截然不同。當周四領到薪水,星期五,六,日,高消費3天,然後周一至周三埋頭幹活,忍一下就到發薪日了。因為每周都有固定收入,便不需要太多存款,只要按時上班就有錢花,人們對工作也會更加依賴。

從1998—2014年,英美澳三國居民平均儲蓄率分別為4%,3.5%,4.5%,並且極易受經濟影響。這三國的儲蓄率都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迅速攀升,英國從2%升至8%,之後維持在6%平均水平,美國從2%升至8%,然後回落至4.5%,澳大利亞從3%升至12%,之後10%。

然而,在這段時間裡,德國居民儲蓄率則保持平穩在11.5%—9%之間波動,平均值為10.5%,儲蓄率並沒有受到經濟影響。實行月薪制的歐洲居民平均儲蓄率為12%。

根據以上數據來看,英美澳三國居民的消費習慣非常依賴收入,當經濟正常運轉時,人們收入穩定,便有較低的儲蓄率,當經濟危機發生時,失業率上升,人們開始收緊口袋,儲蓄率也隨之攀升。這樣有錢就花的消費習慣更印證了周薪制帶來低儲蓄率。

總體上看,英美國家與歐洲國家有相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因此周薪制與月薪制相比,確實可降低5%—10%的儲蓄率,並使這筆巨額存款轉化成消費來推動市場繁榮。

天下沒有賣產品給富人能致富的故事,從來都是賣給窮人才能發財的經濟學。周薪制拉動的消費主要來自於廣大工薪階層。只有當從事勞動生產的人民有了購買力,企業才能擴大生產,並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而就業又能重新促進消費,引導經濟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根據經濟學的外部連帶效應和攀比效來分析,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拉動整個社會的消費需求。一個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需求可以刺激其他人對同類產品的追捧,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攀比和競賽,是促成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當城裡打工的農民工都貸款購買廉價的家用車,城市居民也會很快成為有車一族。周薪制將在中國引領—場“自下而上”的消費浪潮。

優點

1.提高資源利用率

實行周薪制其實對於企業也是有好處的,就是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對勞動者來說,可以擁有更靈活的現金去流動,這樣,可以提高商品的流通速度,實現內需與內供的較短周期的平衡。對於刺激消費,增加投資,具有極大的刺激作用。

2.周薪制可有效截至欠薪

周薪制縮短發薪時間,可大幅減少欠薪的範圍和數額,預防僱主私吞工資的企圖,有助於勞務市場自覺形成按時發薪的的習慣,減少政府監管成本,並推進誠信社會建設。

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著社會上大量低素質群體,由於缺乏誠信,職業道德,是引發社會矛盾的高發區。根據中國社科院2014年12月的報告:勞動爭議"領跑"社會矛盾衝突"排行榜",其中工資(討薪)為主要事件。另據新華社記者的調查,有72﹒5%的民工不同程度地被欠薪。惡意欠薪破壞誠實信用的市場原則,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從許多欠薪案例分析發現,在現有“月薪制”的情況下,一些農民工被欠下了半年甚至超過一年的工資。例如:新入行的農民工對勞務市場不熟悉,找份工作不容易,在幹了一個月後,老闆沒有付足額工資,他們還是會繼續做下去的。 再到後來,為拿回已被拖欠的幾個月工錢,不得不繼續乾,等於被綁架一樣。

如果按2600元的月工資來算,拖欠一個農民工半年的工資有近1.3 萬元,在這半年時間裡,積壓30個農民工的薪水就高達40萬元。這是一筆不小的款項,足矣誘惑某些人鋌而走險,尤其在投資不順利的情況下,僱主發現項目無法盈利,捲走工錢跑路,避避風頭,過幾年再到另一個城市開工,這已成為我國典型的工資詐欺案例。

月薪制的支付方式給欠薪者可乘之機,讓惡意欠薪有利可圖,所以總有那么一些包工頭,故意拖欠工資,甚至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一些私企老闆把欠薪作為攫取高額利潤的慣用手段,形成“欠薪有理”、“欠薪有利”的不良心態。而縮短發放工資的時間確實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雖然月薪制在很多國家運行良好,並沒有出現嚴重的欠薪問題,但要考慮到具體國情。例如, 在俄羅斯拖欠工資現象十分嚴重,2015年該國正在審核周薪制的提按,是否以法律規定僱主必須每周發放工資。我國有著極其龐大的勞務市場,並且社會誠信缺失,即使政府努力提高監督力度,也只能覆蓋一些正規企業,而對於短期臨時性的勞務市場就鞭長莫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欠薪問題,還需依靠勞務市場自身形成一套行為規則。

當每周發放工資成了行業慣例,工人1-2個星期拿不到工資,就會可以到勞動局舉報。即便這兩個星期工資不要了,也就損失1千多元。而且,違約的僱主在短期內無法匯聚大量工資,欠薪的範圍和總數額就會大幅減少,頂多2-3萬元。與其騙取這么一點工錢,搞砸自己信譽,不如善待員工,按勞支付,遵紀守法的做生意。周薪制讓勞務市場自身形成一套預防措施,打消僱主私吞工資的企圖,又可減少政府監管的投入。

2009年8月1日起,廈門市翔安區將推行建築工人工資按周發放的制度(周薪制),此舉在全國尚屬首創。翔安下發的《關於建築施工企業推行周薪制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施工單位與勞動者(或勞務分包企業)簽訂的契約中,應明確以貨幣形式每周支付工人工資。若一周內難以核定工人完成工作量的,可以每周預付工資並按月結清,預付的工資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周平均值。廈門的實踐或者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中國平安也開始在部分地區實施周薪制。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區事業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九家省級公司于于7月1日全面實行外勤業務員周薪制,首開大陸保險經營周薪制先河。

3.提高勞動生產率

周薪制簡單明確,科學合理:每個星期固定7天,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8個小時,做滿40個小時拿到標準工資,周薪除以40小時換算成時薪,便於計算加班費和扣除缺勤工資,多數人看了一目了然,有利於勞動市場按規則執行。

而不像月薪制那樣,一個月有31天,30天,28天,不同月份的工作日在18—23天不等。由於每個月的工資是固定的,不統計每月實際出勤天數,而只統計缺勤天數,所以加班費和缺勤計算就比較麻煩。很多月薪制的企業都是按天算錢,這樣籠統的薪酬計算方式無法準確量化勞動價值,工資的計算單位越具體、越小、越有利於企業節省成本,因為核算單位越小,意味著對單位時間工作量的統計越精確。

月薪制不是一個精確的薪酬支付體系,不適合按具體工作時間來支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體力勞動的產出和工作時間成正比,而周薪制的計時工資可以精確到分鐘,便於僱主準確的支付薪酬,實行高效的量化管理,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作效率。實行周薪制的一位企業老闆說,員工每小時創造的價值比以前多了30%。

月薪制員工論月過,周薪制員工論周過,自然會加快工作和生活的節奏。過去一年對員工進行12次考核,而現在一年要進行50次考核。企業通過這種高密度的、制度化的考核,使員工的精神處於高度亢奮之中,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周薪制將徹底改變國企單位那種寬鬆溫和的工作氣氛,取而代之是每天都繃緊精神,分秒必爭的工作方式。

此外,中國可以取消每月最低工資標準,採用以小時為單位的最低工資標準。因為一旦企業缺乏訂單,開工不足,便不用支付每月最低工資標準,所以設定月最低工資根本沒意義。當企業工作量有限,每周只能為每個工人安排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還是要按計時工資支付。因此,時薪才工資體系的基本單位,而且在工資銳減的情況下,周薪制的頻繁收入,讓工人們更容易維持日常開銷。

如今發薪工作變得極為簡便,用公司財務軟體,每周傳送工資入戶簡訊,進行銀行轉賬,所以周薪制不會增加很多財務部負擔。只是在重新設計發薪系統時需要一些工作。

各方觀點

周薪制激發工作熱情

周薪制以快速的獎勵機制帶來即時消費,讓人們更有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保證。

為什麼玩遊戲,打麻將很過癮,而學習考試很枯燥。因為每點擊一次滑鼠,每抓一張牌就立刻收到一次回饋帶來的快感。然而學習卻要努力半年,才能在期末考試看到相應的成果。因此,千萬別小看及時消費,快速的獎勵機制總是讓人們充滿動力。

未來教改應該加上的一條:一個學期的總成績至少算上3次的期中考試的成績。這樣才能督促學生整個學期都在努力學習,還能快速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差生的學習信心。

拿日薪制,周薪制,月薪制來比較,日薪制效果最好,但是對於財務太過麻煩,周薪制是不錯的折中方案。我國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愛自己做小買賣,擺地攤,開淘寶店。因為每賣出一個貨物,就得到一份收入,這相當於時薪制的反饋速率,比日薪制和周薪制更能提高工作積極性。

對於密集型勞動產業,機械,重複,枯燥的體力勞動,非常需要每周發薪來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勞動崗位上停留更長的周期。而不像富士康那樣,每18月就走一批工人,有的工廠開高薪也招不到工人,因為進了工廠就如同進了勞改營一樣失去了生活。

此外,多數工薪階層收入有限,需要更頻繁的收入進賬,來維持日常花銷。因為有靈活的現金,越容易支配,一個月工資分成4份發放,確實讓人們感覺錢變得更多了。每周發薪會帶來多次的快感。

對於每月賺的錢一星期就花光的“星光族”,周薪制簡直成了福音。不用月初天天吃肉,月底喝粥。曾有多少人在家裡陳舊的掛曆上數著天數,翹首企盼發薪的日子。對於每個月的固定一天,有著殷切渴望,生活有了目標、生命有十足的動力;讓慢長的月薪製成為歷史吧!

嘲笑周薪制是“朝三暮四”,卻沒有看到故事背後隱藏的管理學含義,朝三暮四猴子不滿意,朝四暮三猴子就滿意。既然付給同樣薪水,為什麼不讓老百姓開心呢?每月發一次工資就高興一次,每月發四次工資卻高興四次,人民幸福指數會高很多,工作上會投入更多熱請。周薪制對於中國勞動人民有著重大意義。

“周薪制”可能水土不服

“周工資制是一種新思路,可以研究,也可以借鑑國外的經驗,但人們的消費方式不會因為工資發放模式改變而改變。”浙江省勞動保障廳勞動工資處處長陳秀慶一針見血地說,月薪更符合中國國情。

“要促進消費,市民必須要有消費欲望、需求和能力,浙江人雖然兜里有錢,但還達不到超前消費的水平,比如醫療、房子、子女的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陳秀慶說,工資分配屬於企業自主範疇,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需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並得到認可。

看上去很美

由於中國《勞動法》對周薪制沒有明確的規定,實行周薪制的企業通過雇用臨時性的工人來降低生產成本,企業以按周付酬為由,拒絕和員工簽訂勞動契約,而不用交納各種社保費用,這樣可以減輕企業很大的負擔,對於勞動者而言,這是極為不利的。如果周薪制真的普及,人員流動會加速,造成就業市場的混亂。

也有人認為,渴望領取周薪的人實際上反映了社會上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就業心態。這些人缺乏長遠的考慮,缺乏對未來的預期,信心不足,因此希望及時兌現薪酬,這種現象說明這些勞動者是非常不成熟的。他認為,周薪制不會對以月薪為主的薪酬支付方式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月薪制基本上是比較合理,能夠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

農民工周薪制

“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對雇用的外來務工人員,強制實行‘周薪制’的工資制度,以更有效地保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廣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為解決拖欠薪資問題提出了“周薪制”的建議。 朱列玉認為,一般外來工所服務的崗位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所提供的多是短期內可以估算勞動量以計算報酬的勞動,與此同時,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正是欠薪高發的行業。因此,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對雇用的外來務工人員,強制實行“周薪制”的工資制度,可以解決企業拖欠薪資的現象,降低勞動者討薪風險。

事實上,自2009年8月1日起,廈門市翔安區開始試行建築工人工資按周發放制度,明確規定,在施工單位與勞動者(或勞務分包企業)簽訂的契約中,應明確以貨幣形式每周支付工人工資。若一周內難以核定工人完成工作量的,可以每周預付工資並按月結清,預付的工資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周平均值。

在朱列玉看來,這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對於企業而言,由於企業必須每周向勞動者結算工資,一旦發生欠薪,勞動者可以立即停止工作並向勞動部門舉報企業的欠薪行為,提高了企業欠薪受制裁的風險成本,會大大降低企業的違法欠薪衝動。對於勞動者而言,即使發生了企業欠薪問題,被拖欠的工資數額也不會很大,加之可以及時向企業追討,勞動者因企業欠薪而遭受的損害程度和維權難度也大大降低。

周薪制促進農民工消費

中國農民工的高儲蓄與月薪制有密切關係,長期積壓的工資是除困苦生活環境之外,另一個制約消費的重要因素。

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為例,20歲出頭的年齡,懷揣夢想來到外地打工,在某個城市的一家工廠找到一份工作,每天除了辛苦工作10幾個小時,便是吃食堂,睡在擁擠髒亂的集體宿舍。按照某國特色慣例壓一個月工資,直到2個月後,才拿到自己第一份薪水。長時間沒有收入,並且沒有消費渠道的生活使人們失去的消費欲望,導致農民工從參加工作時起便強化了儲蓄的偏好。

如果年輕農民工能在工作一個星期之後,便領到自己的第一份薪水。雖然不是很多,但還是比父母給得零花錢多很多,更是自己獨的象徵。然後周末與朋友聚會,各種吃喝,買新衣服,夜店找妹子。在新城市租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沒有了父母的嘮叨,開創屬於自己的生活,中國農民工的生活其實可以過得很美好。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薪水,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卻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一種是苦逼的楊白勞,另一種是歡樂青春。進而形成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一種是“除了錢就是恨”,另一種則洋溢幸福與和諧。

生產消費才能創造經濟,只生產,不消費的結果就是經濟危機。可我們的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不斷壓縮工人們的消費生活。我國的資產階級還沒有意識到,企業製造的產品最終還是要由從事生產的工人所消費。

假如連生產商品的農民工都不買這些商品,還指望誰來買,假如沒人買,生產的商品賣給誰?不會享受生活,就失去了創造生活的意義。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在吃飯,穿衣上已經趕上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水平,只是在汽車和住房上有很大差距。

如果每個農民工都住上12平米的單人房間,每個星期按時領到工資,每箇中國家庭都有一輛廉價的家用車,中國經濟必然會繼續高速增長,並趕上歐美國家,因為經濟最終是由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所決定的。

來自《中國消費的三駕馬車:實行周薪制,普及家用車,消滅集體宿舍》

推廣周薪制的障礙

周薪制在中國推廣必然面對重重阻力。僱主首先要考慮的是否能為公司增加財政收入,而不是為了滿足員工的需要。

我國勞動市場的職業觀念並不完善,尤其是低端行業的老闆,更喜歡看到員工們唯命是從,阿諛奉承,至於工作效率,工作熱忱還是次要的。他們不願給員工過多自主權,而是向員工施加更大控制權。而周薪制增加就業崗位流動,會增加員工在勞資關係中的話語權,這讓僱主很難接受,只有老闆炒員工的份,哪裡有員工炒老闆的資格。

另外,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始終存在一種潛意識:“只要你過得好,我就受不了”。一些老闆甚至不願看到周薪制帶來的周末消費,這會給工人們帶來過高的生活水平,將永遠破壞“下等階級”的馴服和滿足。

因此,在中國現有的人文社會環境下,如果沒有政府大力推廣,周薪制是很難被企業所接受的。指望中國僱主像英美國家那樣自行採用周薪制,50年內都不會實現。因為還沒有意識到周薪制對中國經濟的巨大好處,即使意識到,但為了眼前的自身利益而拒絕執行。很多老闆會認為一年發一次工資更好。

當然,政府也不能像搞計畫生育那樣,強制企業去執行周薪制。這將會導致一些資金緊張的企業倒閉,並引起整個資產階級的不滿,甚至削弱政府對國家的統治力。

政府可以憑藉強大的宣傳力量,向企業推銷周薪制的對生產率和消費的促進作用,向社會灌輸一種理念:像重視生產力那樣重視消費力。要讓人民意識到,你們每天工作不是為了把錢存進銀行里,等著它不斷的貶值,而是活在當下,為自己購買美好生活。

同時政府可以率先在國有企業實行周薪制,國企沒有嚴重的資金周轉問題。當周薪制的諸多益處在國企得到驗證,會帶動更多私企跟隨實行周薪制。政府還可以在一些發達的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廈門來試點,以法律形式把每周發工資固定下來。在政府的引導下,周薪制將會在全國迅速推廣,刺激消費經濟,進而大幅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周薪制會改變國人的消費觀念,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誠信社會建設,一個發薪體制的改變將為中國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