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民

周念民

周念民(1905年—1935年2月) ,湖北省利川人,土家族;早年赴北京求學,後入西北軍教導團學習,畢業後任連長;1928年駐軍濟南,“濟南慘案”爆發後回到北京,入方振武部,10月回到家鄉,利用改造其父所創辦的民團開展革命鬥爭;1930年4月去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奉組織之命利用民團發動武裝鬥爭,失敗後返回武漢;1933年6月返回利川,創建游擊隊,10月在賀龍安排下改編為紅三軍新兵獨立團,後升任紅三軍九師參謀長、紅三軍參謀處處長、紅六師參謀長等職,1935年2月,在湖南永順縣塔臥被錯誤殺害,年僅30歲;1983年平反昭雪。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周念民(1905-1935),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名永瀹,又名集成、益林,生於湖北省利川忠路鎮小河鷺歸壩;土家族;幼在家鄉讀私塾,1920年,與堂兄周輝緒、周樹林一同去北平找伯父周遠慶,留北京入“湖北同鄉會”;適逢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後大力擴軍,他即投筆從戎,入馮部軍校教導團河南陸軍訓練處學習;畢業後任連長、營副。

1928年5月,隨軍開赴濟南,遭日軍圍攻,突圍後到北京,入方振武軍參謀處任參謀;次年,隨方振武部至安徽,因蔣介石強行改編方部,離軍到武漢,與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聯繫並加入黨組織;10月,受組織派遣回家鄉,接管其父指揮的民團並將之改造為革命武裝。隨之率部打擊周圍土匪,發展革命勢力。

1931年,在利川組織紅軍游擊隊,後遭敵軍圍攻失敗,轉至四川(今重慶)黔江黎水壩教書;不久,因宣傳反蔣抗日被通緝而逃回家鄉,又因在家鄉設廠造槍,遭保全隊和團防700餘人的突襲,周念民隻身去武漢,並以個人名義給湖北省政府寫公開信揭露國民黨的腐敗、賣國、欺民罪行,省政府在《漢民報》刊載通緝令緝拿。

1933年,領導川鄂邊界農民組織“八德會”,並成立了三百多人的游擊隊;9月,率部加入賀龍率領的紅三軍,任獨立團團長;後任紅三軍九師參謀長、軍參謀處長、紅六師參謀長;1934年1月,他隨軍回師鄂西,再次攻克利川縣城;4月,紅三軍第10次開進利川;4月10日,周受命襲擊龍塘鋪稅卡。18日,參加小河寒坡嶺伏擊戰。隨即,紅三軍撤離利川向川黔邊運動;此時,周念民發表了《告利川人民書》,號召利川人民堅持鬥爭,同時警告反動官紳不要行兇作惡,“如若不然,我三萬健兒將打回利川,大張撻伐,嚴懲不貸。”

1935年2月,周念民在湖南省永順塔臥被左傾路線執行者殺害;1983年3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為周念民平反昭雪,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為了紀念周念民烈士,重慶市黔江區黎水鎮建立了念民國小,又名黎水鎮中心國小校,在學校還立了專門為懷念周念民烈士的碑文,上面詳細的介紹了周念民烈士的事跡,時刻的激勵著後人刻苦努力學習。

人物事跡

周念民,字永淪,又名周集成、周益林,土家族,1905年生於湖北省利川縣小河鄉龍塘鋪一個農民家庭。周念民幼時聰明好學,讀私塾成績優異,文筆出眾。1921年與堂兄周輝緒、堂弟周貴林投奔在北京做官的伯父周遠慶,準備求學。不料,三兄弟到京後,周遠慶已丟官離京。他們找到湖北同鄉會,在同鄉會的幫助下,留京繼續求學。此間,周念民結識北京政府財政部參事楊耀卿。楊系利川都亭人,對周念民十分器重,並將女兒楊瑟若許配給周念民。

1926年,馮玉祥“五原誓師”,國民軍到處招兵買馬。周念民受國民革命影響,投筆從戎,入國民軍軍校教導團河南陸軍訓練處學習,畢業後分到部隊,歷任連長、營副、團副官。1928年在國民軍第一集團軍方振武將軍領導的第四軍參謀處任少尉、上尉參謀。不久,周念民隨軍開往濟南。日軍進攻山東,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下令重兵撤出濟南,僅留一團一營防守,周念民亦在留守之列。部隊陷於日軍重圍之中,經奮起反抗,周念民隨部隊突圍後,回到北京。

1929年夏,方振武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周念民隨方到安慶。9月,蔣介石招方振武到南京,將其扣押,派人強行改編其部隊。周念民拒絕參加改編,憤然離開部隊,轉到武漢。在武漢停留期間,他與中共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受到馬列主義理論的影響,對中國革命有了新的認識。當時,白色恐怖籠罩武漢,國民黨瘋狂逮捕和屠殺共產黨人。為防止意外,周念民離開武漢,回到利川小河龍塘鋪。

利川地處川鄂邊境,社會秩序混亂不堪。軍閥團防趁亂爭搶地盤,豪奪糧餉,勾心鬥角,互相殘殺;多如牛毛的土匪強盜打家劫舍,殺人越貨;貪官污吏敲詐勒索,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廣大人民民眾處在水深水熱之中。

為時勢所迫,當地土家族、苗族山民以寨子、村落為單位,自發地組織團防武裝,防外控內,保境安民,周念民的父親周碩慶思想開明,為人豪俠仗義,此時也組織起小河民團,並在利川縣政府登記註冊。但周碩慶與那些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格格不入,與那些打著“保境安民”的幌子,實則搜刮民脂民膏、作威作福的地主豪紳所組織的民團迥然而異。周碩慶領導的民團不搶劫不擾民,甚得民眾稱讚。

周念民從武漢回到家中,接過父親手中的民團,首先集中精力整頓隊伍,把個別不守紀律的地痞清洗出民團,使民團成分比較純潔;然後頒布10條紀律,並集中進行軍事訓練。白天出操,習武練兵,夜晚開會學習,宣講時事。經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周念民把小河民團逐步變成了一支軍紀嚴明的農民武裝。不久,川軍甘占元部竄到文斗、忠路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周念民率民團利用有利地形,痛擊川軍。甘占元大為震驚,派密探四處打聽,方知對手是曾在國民革命軍方振武部下擔任過上尉參謀的周念民。甘占元自知難與匹敵,於是率部逃回四川。自此,四方流寇不敢在小河附近涉足,當地人民民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暫時得到保障。周念民父子的俠義行為,深受百姓頌揚,但卻引起忠路區長周宗奇的嫉恨。周宗奇唯恐小河民團勢力擴張,威脅他的安全,遂回縣政府謊報情況,聲稱小河民團抗捐抗糧。縣政府未經查實,即下令駐忠路保全部隊進剿。周念民率民團並聯合“神兵”隊伍在火單槽一帶與保全部隊交戰。他利用山大林密,地形熟悉的有利條件,誘其深入,關門打狗,打敗忠路保全部隊。

縣政府見硬打不行,派人與周念民和談,並達到和談協定,雙方互不侵擾。小河一帶保持相對安寧。縣政府為了進一步拉攏周念民,給他封官許願。但他不為所動,一心想著追求真理,尋求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

1930年4月,周念民離開小河,前往武漢,找到中共地下黨組織,隨即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念民,意在獻身於人民解放事業。在武漢期間,經地下黨組織安排,他學習了毛澤東關於武裝鬥爭和農民運動等有關論述,了解到秋收起義的一些情況,深受啟發和鼓舞。

9月,根據黨組織安排,他返回利川小河,利用自己掌握的民團,將其改造成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反對苛捐雜稅,維護貧苦農民的利益。此間,他下令處決了忠路區區長周宗奇安插在龍塘鋪的忠實爪牙周則友。周宗奇恨得咬牙切齒,並探知周念民是共產黨,立即密告縣政府。縣政府迅速調集駐軍兩個連隊的兵力前往小河龍塘鋪“圍剿”。游擊隊武器低劣,眾寡懸殊,戰鬥失利,周念民轉移到四川黔江縣黎水壩廣文國小任教。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周念民在廣文國小組織“抗日救國會”,親題“明恥教戰”四字,高懸校門,組織師生演講、演出,宣傳抗日救國主張,聯名通電蔣介石,要求蔣“引咎下野,謝罪國人”,在偏僻山鄉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因此,遭到黔江縣政府通緝。

1931年10月,周念民帶領10餘名骨幹,匆匆離開黔江,返回小河龍塘鋪,聯絡失散的游擊隊員,重新建立起一支30多人的游擊隊,自任大隊長,冉必成、趙天壽任大隊副,劉福貴任軍事教練,提出“取消苛捐雜稅”、“取消征糧派款”、“窮人不出款、不完稅”等口號。為了打擊周宗奇的囂張氣焰,為民除害,周念民率游擊隊奇襲忠路區公所,殺傷區丁一人,繳獲步槍一支,周宗奇聽到風聲,事先逃竄。

訊息傳到利川縣城,國民黨縣政府十分震驚。11月,利川縣長張登平親率駐軍三個大隊前往小河龍塘鋪“圍剿”,游擊隊兵力單薄,經奮勇反抗,犧牲11人,周念民率其餘隊員突圍,再次轉移到黔江縣境內。

1932年4月,周念民得知“進剿”龍塘鋪的軍隊撤走,重振旗鼓,率游擊隊返回龍塘鋪。7月,他在龍塘鋪關帝廟開設兵工廠,聘請30多名工匠,製造槍枝彈藥。兵工廠很快造出十餘支步槍和70多支坯子槍。9月12日,國民黨利川縣政府又派出駐軍200餘人,突襲龍塘鋪,抓走造槍工匠,搶走造槍器材,搗毀兵工廠,並將廠內財物洗劫一空。周念民將游擊隊化整為零,分散隱蔽,自己秘密離開小河,前往武漢,向黨組織匯報情況,等待上級的指示。

周念民回到龍塘鋪後,立即與活動在川鄂邊境黎家壩、樂福店一帶的農民組織“八德會”中隊長李平波、賀文湘、蕭瑞廷及本地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農民李素凱、馮家發等人取得聯繫;同時,利用各種關係,開展策反工作,把團防頭子冉作霖的勤務兵冉祝先爭取過來,與保全大隊長占學成達成互不干擾協定。通過串聯發動,很快聚集起300多人,在龍塘鋪安排40桌酒席,以“拜把”的形式,正式創建了游擊隊,並召開成立大會宣布:“小河游擊隊為團級建制,周念民任團長,李平波任營長,冉祝先、賀文湘、阮光銀任連長,李景凱任兵站站長。周念民在大會上發表演講,公開亮出共產黨員身份,宣傳革命主張,他說:“打牌要有靠張,我們幹革命要靠共產黨。共產黨多的是人,多的是槍,不僅有紅三軍,還有紅四軍。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大家都起來跟著共產黨乾,就一定能夠解放全中國。

這次大會,既是游擊隊成立大會,又是游擊隊誓師大會。會後,周念民令冉祝先率隊長途奔襲,攻打縣城東部理智坳團總劉惠卿的老巢。游擊隊連夜行軍,第二天拂曉抵達理智坳附近。冉祝先考慮理智坳離縣城太近,白天行動不便,易驚動縣城駐軍,遂改為夜間偷襲。40多名游擊隊員在附近山上埋伏一整天。待夜幕降臨,游擊隊員臂纏草標,悄悄摸到理智坳街上,戰士吳老六、羅金和扮成米販子,故意弄撒大米,互相大吵大鬧,拉到團防局評理,本想引蛇出洞,伺機殺掉劉惠卿。誰料,劉惠卿非常狡猾,派一位師爺出來調解。吳老六、羅金和舉刀就砍,殺了師爺。團防兵沒有防備,大多躺在床上抽鴉片。游擊隊員衝進團防局,摸到手臂沒纏草標的人就殺。這一仗,游擊隊大獲全勝,砍殺團防兵20餘人,繳槍20餘支,劉惠卿落荒而逃。游擊隊速戰速決,趁夜色掩護,迅速撤離理智坳。隨後,周念民又下令周玉賢帶領8名游擊隊員奇襲馬前附近的一個稅卡,殺掉稅卡3名惡棍。

為防止敵人反撲,游擊隊在龍塘鋪附近的石膏洞內修糧倉,備柴草,建立據點。

游擊隊奇襲理智坳團防,攻打馬前稅卡,訊息很快傳到縣政府。反動政府驚恐萬狀,並將情況上報恩施專員公署。

8月17日,恩施公署專員袁濟安親自出馬,糾集胡成武、陳立榮等地方反動武裝1000餘人突襲小河龍塘鋪。游擊隊奮起反抗,被打散,周念民率60餘人退到石膏洞,憑藉有利地形和工事,阻擊敵人。敵人用迫擊炮猛攻洞口,摧毀工事。周念民率部從秘密通道撤離。敵人進占石膏洞,不見游擊隊蹤影,四處搜查。游擊隊員秦遷仁、徐瑞林、李茂林、周義方、周緒輝撤離途中掉隊,被敵人抓獲,押至石膏洞前槍殺。袁濟安未抓到周念民,氣得暴跳如雷,下令士兵放火,將周家房屋付之一炬。

為避開敵人鋒芒,周念民率領游擊隊60餘人轉移到鹹豐活龍坪的金家洞休整。他挑選27名英勇善戰的游擊隊員,令李平波率領,返回小河一帶,襲擾敵軍。李平波回到小河,獲悉大橫路老團總李天青勾結敵軍,為非作歹,率部趕到大橫路,除掉李天青。當地豪劣紳被嚇得失魂落魄,從此不敢輕舉妄動。

李平波率部與敵人周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聲東擊西,神出鬼沒,牽著敵人的鼻子滿山亂跑,把敵人搞得暈頭轉向,狼狽不堪。就在李平波率領分隊與敵人周旋的同時,周念民也在積極設法與賀龍領導的紅軍取得聯繫。

1933年7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宣恩燒巴岩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紅三軍分開活動,一部由賀龍、關向應率軍部和九師到恩施、鹹豐、利川開闢新根據地;一部由夏曦率分局機關和七師堅持鶴峰地區鬥爭。會後,賀龍、關向應率部來到恩施、鹹豐、利川一帶活動。此時,周念民和他的戰友們正駐紮在活龍坪。當他得知賀龍軍長已到恩施的訊息後,激動不已。他迅即寫好聯絡信,派游擊隊員鄢福林以賣猴為名,四處打聽紅軍下落。不久,鄢福林在恩施芭蕉找到賀龍,轉交周念民的親筆信。賀龍十分高興,隨即派出12名便衣戰士跟隨鄢福林到活龍坪,與周念民取得聯繫。10月21日,紅三軍到達堰水,周念民又派游擊隊員陳朝雲送信給賀龍。22日,紅三軍開赴活龍坪,周念民率領100多名游擊隊員參加了紅三軍,被編入紅三軍新兵獨立團,任命周念民為團長,其堂弟周永立為副團長。

10月26日,紅三軍向利川大沙溪進軍,途中在穿洞與國民黨新三旅薛芝軒團的一個連遭遇。紅軍先頭部隊經七耀坪穿插到大坪,斷敵退路;主力紅軍從椒園北上翻山,占領轉堡高地;先頭部隊和紅軍主力向敵人同時發起進攻,不斷縮小包圍圈。敵人見勢不妙,立即化整為零,憑藉山嶽連綿、溝壑縱橫、森林密布、道路崎嶇的自然條件,紛紛竄入側翼鬱江峽谷地帶潛逃。

11月,紅三軍開赴小河,以政委關向應、軍長賀龍的名義發出布告,宣布土地歸農民,平分土豪財產,將土豪周丕成、周尚慶等人的數萬斤糧食分給了窮人。原失散的小河游擊隊員張一發、曹廷志和當地青年農民300多人參加了紅軍,編入新兵獨立團。周念民升任紅三軍第九師參謀長。

12月上旬,賀龍、關向應率領紅三軍軍部、紅九師和教導團在恩施石灰窯與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夏曦率領的紅七師會合後,開赴鹹豐大村。部隊休整期間,召開了湘鄂西中央分局大村會議。會議總結了紅軍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失敗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創造湘鄂川黔新蘇區”的決定。

1933年12月下旬,紅三軍攻克黔江縣城,周念民調任紅三軍軍部參謀處處長。年底,紅軍回師活龍坪,轉戰利川。1934年1月3日進占利川縣城,然後揮師西進,進入四川石柱縣。1月13日,紅三軍由石柱折回小河雞公嶺休整,粉碎了蔣介石的勸降陰謀。隨後,紅三軍開赴湘西。2月,攻占永順縣龍家寨,又揮師東進,再返活龍坪。

4月10日,紅三軍開赴利川文斗十字路,休整六天。紅軍剛到十字路,得知忠路區長張堯虞在龍塘鋪重設稅卡,常駐一個排的兵力防守,強征苛捐雜稅,人民民眾無比痛恨。軍部派周念民帶領70名戰士攻打稅卡。

4月11日清晨,周念民令十餘名戰士化裝成挑夫,挑著貨郎擔打前站。戰士們來到稅卡,假裝到稅卡對面的飯店歇息吃飯。幾名稅收員走攏來收稅,戰士們說:“我們是挑力的,走過許多地方都沒上過稅呢!”稅收員說:“不交稅不許走人。”隨即動手硬要檢查貨擔。由於貨擔捆得太牢,一人無法解開,其餘人員動手幫忙。戰士們趁此機會,迅速拔出短槍,對準稅收員的頭部和胸膛,稅收員嚇得魂飛魄散,呆若木雞。

周念民率其餘戰士緊隨其後,來到稅卡附近,見山上有幾位農民放牛,即令幾名戰士裝扮成農民趕牛“回家”。走近稅卡,聽到飯店裡面的戰士開了槍,也立即投入戰鬥,埋伏在四周的紅軍戰士一齊沖向稅卡,槍聲、殺聲響徹山谷,這一仗大獲全勝,斃敵八人,俘敵20餘人,繳槍30餘支。周念民率小分隊押著俘虜凱旋。

4月15日,紅三軍休整結束,從十字路開往小河。偵察員獲悉敵薛芝軒率領1000多人竄到獅子壩,準備取道寒坡嶺,進犯小河。賀龍得到情報,率紅軍設伏寒坡嶺。敵軍走進伏擊圈,紅軍突然發起進攻。經過激戰,斃敵十餘人,俘敵100多人,沉重打擊了薛芝軒的囂張氣焰。

此後,紅三軍離開小河,抄原路返回活龍坪,再進軍四川。10月,在貴州印江縣木黃與任弼時、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勝利會師,並在四川酉陽縣南腰界舉行了會師慶祝大會。

兩軍會師後,根據中央指示,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所屬紅九師改為紅六師,周念民任紅六師參謀長。

1935年春,紅軍轉戰到湖南永順縣塔臥坡,在整風中,周念民被“左”傾路線的執行者錯誤殺害,年僅30歲。

人物紀念

2015年11月11日,利川市老促會、忠路鎮黨委、政府隆重舉行紀念周念民烈士誕辰110周年、犧牲80周年紀念活動。州老促會會長張澤洲及傅瑞滿、劉祥華等被邀參加紀念活動。

11月11日上午,紀念活動首先在利川市忠路鎮龍塘鋪村舉行。州、市老促會領導張澤洲、張樹昌、范遠福等、忠路鎮機關部分幹部及念民國小師生100多人冒著紛紛秋雨參加紀念活動。紀念活動由忠路鎮紀委書記李顯群主持,州、市老促會領導和念民國小少先隊員向周念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藍,然後由市老促會名譽會長范遠福介紹周念民烈士生平事跡及犧牲經過。

11月9日,革命烈士周念民的半身雕像在濱江大道揭幕。雕像由潔白無暇的漢白玉塑成,高約3米,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塑像四周栽滿了蒼翠的松柏。

為紀念周念民烈士誕辰100周年,利川市人民政府、利川市老區建設促進會出資興建了該塑像。市委副書記唐敦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西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義,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邢祖訓,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習猛,副市長王小平,市政協副主席李曉華,周念民烈士的女兒周化南出席儀式並為塑像揭幕。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范遠福主持揭幕儀式。

9時30分,當巨大的紅綢布徐徐揭開後,周念民烈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周化南禁不住熱淚盈眶,不住地點頭表示感謝。

儀式上,李義介紹了周念民烈士的生平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