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梁

周康梁

周康梁,雲南電視台《今日話題》欄目主持人,2010年6月,周康梁成為了雲南十多年來第一位進入“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節目主持人獎”角逐階段的主持人。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周康梁

高級記者

英國電視史和電視節目類型研究專家

英國牛津大學媒體研究員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委員影視資訊專業委員會特聘專家

專欄作家

圖片攝影師

《做最牛的主持人》做最牛的主持人
《做最牛的主持人2》《做最牛的主持人2》

2009年4月和2010年7月出版中國第一套全面介紹英國電視主持人和他們節目的專著《做最牛的主持人:英國電視名主持和他們的節目》(ReachingthePeakofBroadcasting:TopPresentersandTheirProgrammesonBritishTelevision,ISBN978-7-80652-900-3)和《做最牛的主持人2:解碼英國經典電視節目》(ReachingthePeakofBroadcasting2:ClassicalProgrammesandTheirPresentersonBritishTelevision,ISBN978-7-80652-994-2)。因為時間跨度覆蓋英國電視從誕生到現在的70多年時間,又被稱為“另類的英國電視史”,被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等學術機構收藏。

研究領域:英國電視節目類型、英美調查新聞的演變、中國電視媒體小報化、中英電視主持人比較、新聞採訪技巧和出鏡報導、真實電視、新媒體和媒體企業文化等。

《牛人牛語》《牛人牛語》

2012年5月出版《牛人牛語:中國學者牛津講演錄》(合著)。是中國學者面向牛津學人的科普性質講座內容匯集,介紹了經濟學、考古學、地質學、政治經濟學等諸多學科在牛津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農村公共服務政策、非政府組織、生物醫藥、翻譯學等許多學科分支;從科學角度到藝術視野,涉獵廣泛,生動反映了牛津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是人們了解中英兩國教育差異、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信息源,會成為後人研究中國學人在牛津大學生活的歷史文獻。

《他們那一套》《他們那一套》

2012年11月出版《他們那一套:中國記者的英國社會觀察和影像記錄》(文匯出版社,ISBN978-7-5496-0581-1)涉及24個深入話題,散點透視英倫,收錄300餘幅精美圖片,從公元前羅馬人首次發動對不列顛的入侵到2012年剛剛落幕的倫敦奧運會,時空跨越2000多年。由前駐英使館公參和前教科文全委會秘書長田小剛先生、《中國國家地理》社長總編輯李栓科先生、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先生聯袂推薦。

人生經歷

周康梁周康梁

做雲南電視台《今日話題》主持人的前5年,周康梁是雲南電視台的一名電視記者;再之前,他是個理工科畢業的學生,一直玩著一些風雅的事:做外貿、跳國標舞、做裝飾畫、唱京劇,後來又變成了一名攝影愛好者,背著相機,四處尋找“風花雪月”,拍古蹟、美景、美人……稍不留神,鏡頭一偏,他看見了一臉焦枯的勞作的人們,他們在鏡頭之外真實地存在著……走的路多了,他發現過濾在鏡頭裡的內容太少,他想去關注更大的世界,他的關注方式是跨進電視台的門檻,用一個記者的眼睛了解事實,並接近它,再在螢幕前告訴觀眾,這是周康梁一直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態。

15年(1990年)前的一個夜晚,放學回家的周康梁看見一個三歲的女孩孤零零地走在馬路上,邊走邊哭,周康梁走近孩子,蹲下身問:“你媽媽呢?”孩子哭著答不出來,這時,一個推腳踏車的中年男人走過來小聲對周康梁說:“我從廣場就跟著這個孩子,可能是被人拐了,你看後面那個女人。”周康梁一回頭,一個中年婦女從他們旁邊匆匆跑開了。周康梁和那名男子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孩子的家。兩個“好管閒事”的人關注了一個深夜哭泣的孩子,也就此救了一個孩子,可能從此改變了這個孩子的命運,周康梁體會到“管閒事”的快樂,而記者是最自由的“管閒事大王”。1997年,周康梁考進了雲南電視台,當時他的心裡揣著個秘密,想當一名新聞主持人,因為央視的螢幕上活躍著水均益等一批有記者背景的新聞主持人,這些人讓他羨慕,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從一名記者開始。

電視記者

周康梁周康梁

做電視記者,周康梁發現攝入鏡頭的素材必須是真實的,真實地取捨,真實地搜尋——真實是鏡頭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他用5年的時間拍攝了300多部片子。他的鏡頭裡有美好,有醜陋。

2001年5月,北方大旱,已經在雲南電視台做了5年記者的周康梁被借調到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欄目,欄目組派他去遼寧阜新採訪災情。他一到當地,天就下雨了,雨大如注,在田間地頭苦盼了許多天雨水的農民,操起農具,踩著泥漿,奔進田裡忙著耕作,打著傘站在雨水中的周康梁看見了一張張欣慰的臉。這時,他聽說當時的副總理溫家寶要來臨近的村子裡了解災情,就連忙趕了過去。

在村口,他看見三個穿著新褂子的老人站在那兒,他們是村里“口才”最好的老人,一會兒,幾輛中巴車就到了,溫總理下了車問村口的老人:“今年的旱情怎樣啊?”老人們像背台詞似地說:“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能戰勝乾旱……”溫總理微笑著打斷他們,向站在人群里的一位面黃肌瘦的老太太詢問:“你家怎樣?”老太太說:“地都沒種,明年可能沒指望了!”“好!我們到你家看看!”……

離溫總理一米遠的周康梁抓住機會,拍下了整個過程,隨後又一路跟隨拍攝。在第二天的報導中,當地有些媒體的報導里只提到了前半段的內容,而他的拍攝是非常完整的……如今說起這些,周康梁很開心,作為一個媒體人有機會見證真實並有機會將真實的東西呈現給觀眾,真是莫大的欣慰。

有時尋找真實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生命。有一年,有民眾舉報,安徽淮南市城邊的一片山林被砍光,全修建成了墓地,甚至還有活人墓。周康梁領命出發,來到市里一看,一條狹長的街道邊上,全是白花花的墓地,他和攝影師在墓地轉悠了兩天,用小機器偷偷拍下了許多珍貴的鏡頭。第三天中午,乘修墓人下山吃飯的空檔,他們租了一輛車,讓司機開到山下,沒熄火,跑上去用大機器拍了幾個高清晰的鏡頭,正拍著,當地村民上山了,他們好奇地看著大機器,周康梁只好說,拍點風景片,村民們繼續往山上走去,周康梁和攝影師扛起機器想離開,沒走幾步,就看見村民們扛著斧頭、鐵鍬追了過來,兩人跳上車,周康梁把三角架扔到后座,撲到角架上,車門都來不及關,車就開了,驚魂未定的他們連夜換旅店,安全返回。後來他們拍的片子《青山變墳崗》播出後,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

2001年是周康梁最忙碌的一年,有時一個月他要在機場往返8趟,走遍了北方的許多城市,在央視這個平台上,他的視野開闊了,他帶著這樣的心境回到了家鄉,回到了雲南電視台新改版的《今日話題》欄目,當上了主持人。

特色主持

周康梁周康梁

周康梁曾經是個很“紅”的主持人,“紅”在大學文娛晚會的舞台上,他的活躍的主持人形象,至今還被許多校友記著。

在電視台做新聞主持人,他覺得自己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周康梁知道自己的優劣勢:優勢是5年的記者經歷,劣勢是外型和嗓音。他不是一個“英俊小生”,他能做到的就是有特點,而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一名記者的身份介入事件,貫穿節目始終。如果失去了這個特色,他將是一個“不漂亮的播音員”。

為了有良好的鏡頭感,他大量“讀片”,每看一部電影和電視劇,他先“肢解”它的結構,再看鏡頭的剪輯,懸念的設計,光影的效果……雖然讀得累,但是收效大,在鏡頭前,他知道自己該怎么表現,效果才最好。

為了追求真實,對每一個進演播室錄節目的人,他都說這樣一句話:“這是一次真實的採訪。”他建議嘉賓不要用提示板,讓他們真實面對鏡頭,不要作秀。嘉賓講得不透徹時,他就會再次遞話過來。幾年來,上他節目的嘉賓,從省長到普通百姓,沒有一個人是念著稿子被採訪的。有時,為了節目好看,周康梁和同事把演播室搬到了現場。2005年春節,昆明火車南站站前廣場改擴建工程沒投入使用就拆了,一時引起人們的關注。

《今日話題》欄目連續做了追蹤報導。有一天,鐵路相關部門通知欄目組要召開新聞發布會解釋原因,他和同事一大早就去了。那天的發布會是上午10點鐘召開的,主管部門的人一直講話到11:45分,留15分鐘給媒體。周康梁第一個提問,攝影師把鏡頭對了過去。他的問題像連珠炮一樣拋過去:“昆明火車站不是世界和中國的第一個被改造的火車站,公共設施的改造應有借鑑數據,為什麼在設計前就沒有一個提前量?為什麼在沒使用之前就出現了問題?”他還三次追問對方提到的“改造投資非常小”的“小”是“小”到什麼程度?面對一個個尖銳的問題,對方的人都說:“你提的問題太尖鋼!”第二天,許多媒體以他提的問題為主要內容寫了文章

2005年,安寧磷礦廠發生大火,《今日話題》欄目做了5集的連續報導,由於火勢太大,現場記者無法靠近,拍攝不到燃燒物。欄目組請來了兩位專家坐在演播室講解,專家畫了一個草圖,但是太專業,周康梁怕觀眾理解不了,學化工出身的他馬上在提示版上畫了一張大大的剖面圖。在節目開始後,專家們對著這張剖面圖講解得非常清楚。節目結束後,專家對他說:“小伙子,圖畫得不錯!”

《今日話題》里的深度報導,大多是“尖鋼”問題,因為欄目一直關注的都是“沉重”的話題,一個星期中,不是有人失去生命,就是有人打官司,每次從節目中走出,周康梁的心裡都很鬱悶,鏡頭裡真實的生活刺痛著他的心,他又要求自己與節目融在一起。今年5月,《今日話題》連續報導了貴昆鐵路塌方營救被困人員的專題《生死營救132小時》,在塌方人員被營救出來的那期節目中,周康梁特意穿了一件粉紅的襯衣,系了一條紅領帶。周康梁說,這條紅領帶他買了很久,一直沒有機會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