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男

呂男

呂男,漢族(1965.12.11 )中共黨員。吉林大學教授,曾留學德國。

人物簡歷

學習簡歷

1983.09--1987.06 吉林大學化學系 分析化學 理學學士

1994.09--1997.06 吉林大學化學系 分析化學 理學碩士

1997.09--2000.06 吉林大學化學系 物理化學 理學博士

工作簡歷

1987.6-1992.12 吉林大學化學系 助教

1993.1-1999.12 吉林大學化學系 講師

2000.1-2004.12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 副教授

2001.02--2003.03 德國明斯特大學物理研究所 博士後

2003.03--2004.03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化學系研究助手

2004.12--現在 吉林大學 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授,博導

2005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5.09--2005.10 愛爾蘭科克大學Tyndall研究所 高級訪問學者

研究簡歷

研究功能納米結構可控組裝方向,主要研究結合納米壓印和LB技術,研究界面對超分子的組裝行為、組裝體的結構與性能的影響,並探索組裝體在化學及生物感測器中的套用。

呂男教授主要從事納米壓印及有序功能納米結構的可控組裝和套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經在Nano Lett., Adv. Mater., Adv. Func. Mater., Small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她將通過LB膜快速提拉製備的規則表面圖案,由過去的雲母襯底擴展到矽片,並成功實現了矽表面圖案通過分子二次組裝穩定化,這項工作為後來的一系列工作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Adv. Mater., 2002, 14, 1812)。她成功地以模板誘導自組裝的方法得到了功能納米粒子的周期結構(Nano Lett., 2004, 4,885);用LB技術實現了功能納米粒子與模擬微電極之間的連線(Nano Lett., 2002, 2, 1097);以巴比妥酸和蜜胺為分子組件,通過調控超分子組裝的微環境,得到了三種不同超分子結構,並對其電學性質進行了初步的研究(J. col. Int. Sci., 2002, 252, 222);並用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進行納米結構及生物分子的選擇性吸附的研究。

2004年3月,與遲力峰教授一起在吉林大學的超分子結構與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了“納米壓印與組裝功能體系”研究組,進行納米壓印與組裝功能體系的研究,率先在國內開展納米壓印與超分子體系相結合的研究。迄今組內已有研究生16名,建組以來,先後在Adv. Mater., Adv. Func. Mater., Small, Chem. Mater., Langmuir等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1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2項。

工作興趣

目前的工作興趣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有機模板誘導功能材料的組裝及性能研究:以LB技術為主構築單層膜的表面微結構,研究單層膜的形貌對有機小分子聚集形態、生長方式、以及發光性能的影響,實現模板對性能的調控,並探索其在光電子器件中的套用。

2.構築多色發光圖案:以新穎的發光材料為研究對象,在真空氣相沉積時,利用基底材料對染料分子聚集形態的影響來調節其發光性質,進而實現通過一種染料分子製備多色發光圖案。

3.構築具有感測性能的金屬結構:以納米壓印技術(NIL)為主要手段,結合電化學沉積,發展金屬納米例子的可控生長方法,同時關注金屬納米陣列的光譜特性。當前的研究重點是Ag納米粒子的表面可控生長及其光譜性質。

4.導電高分子納米結構的構築及其在納米感測器方面的套用:利用納米壓印技術(NIL),構築高密度、大面積導電高分子有序納米結構。通過納米結構調控導電高分子的導電性,探索其在感測器等方面的套用。

著作

2009

[1] "A Strategy for Patterning Conducting Polymers Using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and Isotropic Plasma Etching"

Small,2009,5(5),583

[2]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 Arrays with Tunable Density”Langmuir 2009, 25, 55-58

[3] “Creating Bicolor Patterns via Selective Photobleaching with A Single Dye Species” Langmuir 2009,25(6),3894

[4] “Broadband antireflective Si nanopillar arrays produced by nanosphere lithography” Microelectron. Eng. 2009,86(4-6),850

[5] "Fabrication of TiO2 Arrays Using Solvent-Assisted Soft Lithography"

Langmiur 2009,25(17), 9639

[6] "Simple Approach to Wafer-Scale Self-Cleaning Antireflective Silicon Surfaces"

Langmiur 2009,25(14),7769

[7] "Langmuir-Blodgett Monolayer Masked Chemical Etching: An Approach to Broadband Antire?ective Surfaces'

Chem. Mater. 2009,21,1802

[8] "Color Tuning via Adjusting the Dye Loading Capacity of Polymer"

Langmiur 2009,25(8),4352.

[9]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Silver Nanobowl Arrays via Sphere Lithography"

Langmuir, 2009, 25 (19),11216.

2008

[1] "Biomimetic Antireflective Si Nanopillar Arrays" Small,2008, 4, 1972–1975

[2] "Fabrication of Multicolor Patterns with a Single Dye Species on Polymer Surface" Langmuir,2008, 24, 12745–12747

[3]“Site-Selective Patterning of Organic Luminescent Molecules via Gas Phase Deposition” Langmuir, 2008, 24, 5315–5318

2007

[1] “Coloured Patterning with Single-Emissive Molecules” Adv. Mater., 2007, 19, 2119

[2]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術構築表面微結構方法的研究進展”化學進展,2007,19, 85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