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凱[歷史人物]

呂凱[歷史人物]
呂凱[歷史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呂凱三國蜀雲南太守,是秦相呂不韋後人。初仕永昌郡五官掾功曹。雍闓叛亂時,呂凱及永昌太守王伉抵之。官至雲南太守陽遷亭侯。

基本信息

呂凱

個人資料

字 季平 生卒 ? — 225 終屬 蜀 籍貫 益州永昌不韋[今雲南保山]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雲南太守 陽遷亭侯 家族資料 父親 未知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呂祥 兄弟姐妹 未知 相關人物 王伉 雍闓 諸葛亮 曾效力過的勢力 蜀

簡明歷史傳記

蜀雲南太守。初仕永昌郡五官掾功曹。時雍闓等聞先主崩於永安,驕黠滋甚。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帥厲吏民,閉境拒闓。及丞相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部曲所殺。亮至南,表凱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子祥嗣。

簡明演義傳記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
蜀永昌郡功曹。先主崩,雍闓等反,凱及永昌太守王伉抵之。丞相亮南征,凱獻《平蠻指掌圖》,亮用凱為行軍教授,兼嚮導官。亮與蠻王孟獲戰,遣呂凱離瀘水百里,揀陰涼之地,分作四個寨子,誘擒獲等。後獲弟優詐降,為亮識破,凱與馬謖管待。從征南蠻,有不識之地,亮多問凱。及定,蜀軍返,行到永昌,亮留王伉、呂凱守四郡。

歷史評價

諸葛亮:永昌郡吏呂凱,執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闓、高定逼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 陳壽:①凱威恩內著,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節。②呂凱守節不回,鹹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

《三國志·呂凱傳》

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人也,仕郡五官掾、功曹。時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闓又降於吳,吳遙署凱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改易。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帥厲吏民,閉境拒闓。闓數移檄永昌,稱說云云。凱答檄曰:“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思,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於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覆河冰,火滅水泮,將何所依附?囊者將軍先君雍候,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僭號,晉人不長。況臣與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凱威恩內著,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節。 及丞相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部曲所殺。亮至南,上表曰:“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執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闓、高定逼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子祥嗣。而王伉亦封亭侯,為永昌太守。馬忠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也。少養外家,姓狐,名篤,後乃複姓,改名忠。為郡吏,建安末舉孝廉,除漢昌長。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遣闕,遣忠送往。先主已還永安,見忠與語,謂尚書令劉巴曰:“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以忠為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亂之後,忠撫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為丞相參軍,副長史蔣琬署留府事。又領州治中從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詣亮所,經營戌事。軍還,督將軍張嶷等討汶山郡叛羌。十—年,南夷豪帥劉胄反,擾亂諸郡。征降都督張冀還,以忠代冀。忠遂斬胄,平南土。加忠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初,建寧郡殺太守正昂,縛太守張裔於吳,故都督常駐平夷縣。至忠,乃移治味縣,處民夷之間。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將太守張嶷開復舊郡,由此就加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亭侯。延熙五年還朝,因至漢中,見大司馬蔣琬,宣傳詔旨,加拜鎮面大將軍。七年春,大將軍費褘北御魏敵,留忠成都,平尚書事。禕還,忠乃歸南。十二年卒,子脩嗣。忠為人寬濟有度量,但恢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然處事能斷,威思並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及卒,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祀,迄今猶在。張表,時名士,清望逾忠。閻宇宿有功乾,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後,其威風稱績,皆不及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