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燁烈士

吳燁烈士

吳燁,1938年1月參加新四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9月任新四軍駐南平留守處代理主任。1940年7月任中共邵武中心縣委宣傳部長。11月任中共上饒中心縣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1941年3月11日,下山籌集糧款時,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時年29歲。

吳燁烈士
吳燁烈士

姓名:吳燁
原名:吳炳金
譜名:吳炳文
曾化名:吳越
筆名:火華、走戊
出生日期:1913年3月13日
犧牲時間:1941年3月11日(農曆2月14日)
籍貫:象山縣新橋鎮洋坑村
家庭情況:吳燁系長子,下有3妹3弟,其中大弟大妹在幼年時先後夭折

人物概述

吳燁,1938年1月參加新四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9月任新四軍駐南平留守處代理主任。1940年7月任中共邵武中心縣委宣傳部長。11月任中共上饒中心縣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1941年3月11日,下山籌集糧款時,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時年29歲。

教育經歷

小時候,吳燁在村里私塾和國小受過2年啟蒙教育,1926年轉入東溪義陽國小就讀。1927年9月,考入丹城私立始達高等國小。1930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學國中部。在校3年,深受校內進步思想影響,開始廣泛閱讀中外進步書刊,接觸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等先進思想。“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積極投入校內外抗日救亡運動,並經常撰文投寄報刊,抨擊時弊。1933年4月中旬,申請加入了進步組織“世界語者協會”。一周后,參與籌備成立“世界語者協會寧波分會”。5月間,吳燁等幾個同學發起全省性的抵制國中會考的行動,反對當局對學生的思想控制,險遭校方開除。

1933年7月,吳燁國中畢業,應聘回象山私立始達高等國小任教。因校長反對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活動,吳燁就在校內秘密地傳播先進思想,在學生中有選擇地傳閱進步書刊,傳播進步思想,使周雅、張侃、黃旭等學生先後走上了革命道路。

投身革命

為了使廣大窮孩子也能受到教育,把他們培養成國家有用的人才,吳燁於1935年6月毅然辭去“始達”的教職,約同友人克服重重困難,創辦了培本國小,並任訓育主任。從此,他除了搞好教學工作外,經常帶領學生投入校內外的抗日救亡運動。他廣泛團結教師和進步青年,組織讀書會;利用各種形式向學生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帶頭上街遊行、演講、演抗日戲,發動募捐支援前線抗日將士,等等。

1936年6月下旬,在上海從事革命活動的同鄉好友史奇濤勵剛邀請中共黨員、左翼作家陳企霞來象宣傳抗日救亡,吳燁為此預先做好籌備工作,使他在石浦東溪兩地召開抗日救亡座談會,並取得成功,與會的國小教師和知識青年深受教育和鼓舞。

1937年2月2日,吳燁因受國民黨象山縣黨部迫害,離象去滬投入革命洪流。吳燁抵滬後化名吳越,很快就被史奇濤、陳企霞安排在剛創辦的寧波旅滬同鄉會第十一國小任教。不久,由史奇濤介紹,吳燁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進取社”,任小組長。兩個月後,“進取社”與“文藝研究社”合併為“互助社”,被選為理事。4月下旬、6月中旬,又先後由史奇濤介紹加入滬東教育促進會、“螞蟻社”等進步團體。在地下黨組織領導下,吳燁經常組織或參加讀書會等革命活動。如5月8日,指導學生參加學生運動;6月13日,參與組織為支援“七君子”在法庭上的鬥爭而舉行的示威遊行,並任宣傳隊長。

7月上旬,吳燁與史奇濤一起回家度假時,得悉“七七”事變爆發,立即相約到丹城住入培本國小,投入抗日救亡活動。吳燁組織教師學生和社會愛國青年上街示威遊行、演講、演抗日戲、募捐支前等。史奇濤在校內參與策劃指導,並向學生講述上海小朋友抗日的故事等。

8月13日,日本侵略上海。訊息傳來,吳燁、史奇濤馬上返滬。他們與勵剛、陳企霞兄弟一起睡在螞蟻圖書館滬西分館的地板上,過著極為艱苦的生活。吳燁與陳企霞小弟陳仇經過救護訓練班的短期學習,被分配到無錫傷兵醫院護理傷兵。11月下旬,無錫淪陷前夕,吳燁、陳仇隨傷兵醫院內的無錫抗日青年一起西撤至溧陽周城,加入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經過10多天的長途跋涉到達南昌找到剛成立的新四軍辦事處。經過短期休整學習後,吳燁、陳仇等百餘人被分配到鉛山縣石塘鎮參加新四軍,編入三支隊五團進行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就在這段時間內,吳燁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2月25日,五團主力開赴皖南抗日前線,吳燁等10餘人奉命留在石塘地區從事黨的青年、宣傳、擴軍等工作。吳燁被安排在石塘中心國小任教,一邊教書,一邊做黨的工作。5月,吳燁還奉命秘密協助新四軍駐石塘通訊處主任(對內即鉛山縣委書記)工作。

是年11月,吳燁等奉命撤往中共福建省委機關做宣傳、民眾工作。

1939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通過統戰關係派吳燁打入國民黨南平專員公署接替王一平(時任中共閩江工委統戰部長)的文書工作。7月,吳燁協助王以南平專員署的名義,利用暑假,舉辦了“民師訓練班”。他們齊心協力,為黨做了大量工作,培養了不少革命幹部。8月上旬,中共閩江工委在南平南鄉一個小山村秘密舉辦了“第二期黨員骨幹訓練班”,吳燁和工委書記陳公生擔任主講。8月下旬,吳燁又協助王在將結束的“民師訓練班”中抽調出12名男女學員組成宣導隊,到各縣宣傳抗日,並趁機代表中共閩江工委秘密檢查、指導各地黨組織的工作。

是年9月,吳燁奉調至新四軍駐南平留守處任副官、代理主任。在任期間,除了利用公開身份,做了接待新四軍人員的來往,聯繫新四軍人員的親屬,解決他們的困難,抗日宣傳和與國民黨政府的工作聯繫外,還繼續秘密地協助王一平做好宣導隊的工作。翌年2月下旬,代表中共閩江工委趕往外地,向3名宣導隊隊員宣布批准他們入黨的決定。

1940年7月,吳燁調省委武夷幹校第三期讀書班短期學習後,被分配到中共邵武中心縣委任宣傳部長。在邵武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吳燁除做了大量的民眾工作外,還協助中心縣委書記方梓生做了籌措黨的活動經費、審乾等工作。

是年11月,吳燁調往上饒中心縣委任副書記兼宣傳部長。翌年1月6日,“皖南事變”爆發,吳燁等奉命撤往中共福建省委機關駐地崇安縣坑口村頭村附近的高山上,與省委書記曾鏡冰等一起堅持鬥爭。一個月後,國民黨出動3個團的兵力圍攻閩北游擊根據地,把山民趕下山,小村並成大村,到處設崗放哨查行人。被圍山上的同志缺衣缺糧缺藥,形勢非常嚴峻。經省委書記同意,吳燁冒險下山籌款買糧買衣買藥。幾天后,吳燁把籌集到的國民黨紙幣偽裝成一條香菸,與少量籌集到的鴉片(作藥用)一起放在挎包里背著。1941年3月10日(農曆2月13日)傍晚,當吳燁經過崇安縣嵐谷鄉嵐頭村時,被保長(叛徒)及其狗腿子攔住盤問了2個多小時後,押往嵐谷鄉鄉公所。第二天上午,吳燁被4個民團士兵綁著押往縣城,途經嵐頭村外一爿小山下的茅勞坪時,突遭槍殺,壯烈犧牲。時年2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