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遠祖世系

吳氏遠祖世系

史書記載,黃帝本從少典姓公孫。他的氏族長期居住在姬水流域。氏族強大獨立後改以姬為姓。黃帝是歷史上第一個姓姬的人,因而成為後世姬姓和所有從姬姓分衍出的姓氏如吳氏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其中,黃帝與正妃累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繼承了黃帝本姓姬,吳姓即從玄囂這一支發派遞傳而來,《丹陽吳氏族譜》正是以少吳(即玄囂)為第二世遠祖。

吳氏遠祖世系

黃帝① (姬氏)┳少昊(玄囂)━帝嚳② (音酷)┳后稷③ ━不窋(音燭)━公劉④ ━慶節━皇仆 ━┓
┗昌意━顓頊(音專須) ┣━契 ┃
┣━帝堯陶唐氏┃
┗━帝摯 ┃
┏━━━━━━━━━━━━━━━━━━━━━━━━━━━━━━━━━━━━━━━┛
┗差佛━毀瑜━公非━高圉(音語)━侯牟━亞圉━雲都━祖紺(公叔祖類)━諸(音州)━━━┓
┏━━━━━━━━━━━━━━━━━━━━━━━━━━━━━━━━━━━━━━━┛
┗周太王古公亶父(亶音膽) ⑤ ┳泰伯開氏始祖
┣仲雍傳代始祖━━季簡
┗季歷━西伯昌(周文王)
註① 黃帝姓姬曾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氏族長期居住姬水流域(約今陝西北部)有四妻廿五子,正妃累祖生少昊、昌意。
② 帝嚳時期,吳回的哥哥任火官,叫祝融,辦事不力,被廢,吳回接任火官,聲威遠震,死後被尊為祝融神。
③ 后稷,是舜任命掌管農事的官。
④ 公劉,遷豳(音兵)今陝西旬邑西南。
⑤ 周太王,世居豳,繼承光大了后稷、公劉為之終生奮鬥的事業,積善行德,頗有口碑。當時遭戎狄遊牧民族騷擾、威脅和侵犯,周太王率領人民涉過煙波浩渺的漆河沮河,翻越梁山,南遷歧山麓下的周原地區(今陝西歧山縣)商王武已六年即公元前十世紀建諸侯國,得商王朝認可。
遷從走向註:
⑴ 開氏始祖泰伯公偕弟傳代始祖仲雍公由歧山(今陝西歧山縣)遷到長江入海口的江蘇無錫東南梅村鴻山,此地有泰伯墓和泰伯廟。仲雍墓葬於吳國附近今常熟縣北虞山。
⑵ 十九世祖季札公為避承王位,逃延陵鄉下,因以封延陵邑,今常州市南淹城。人稱延陵季子。延陵郡生包括今丹陽縣、江陰縣及常州、武進一帶。
⑶ 廿二世祖友公為越所虜。
⑷ 廿三世祖彌庸公逃晉國,其弟裔公居蘇州吳江縣。
⑸ 三十世祖申公,因諫得罪,避難鄱陽,所居山起五彩雲,因名五彩山。
⑹ 三十一世祖芮公秦時為鄱陽令,項梁起兵應之,封為淮南王,後漢高祖封為長沙王,葬婺源。
⑺ 四十世祖漢公,南陽起兵,平王莽之亂有功,封廣平侯,官大司馬。
⑻ 四十一世祖安國公遷蘇州。

附圖片

《義烏吳氏家譜》序 吳氏遠祖世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