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嘉

吳廷嘉

吳廷嘉(1943.10―1997.1)女,四川重慶人。198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和《歷史唯物論與史學研究》等,發表論文近百篇。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廷嘉 (1943-1997 ),重慶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政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同年到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著作

1.《近代中國知識分子》,160千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戊戌思潮縱橫論》,300千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3.《企業文化與企業行為》(合著),220千字,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
4.《黃土板結——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新探》(合著),190千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5.《中國文化史概論》(合著),105千字,文津出版社1994年。
6.《歷史唯物論與當代史學理論的發展》(合著),186千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論文

1.〈“評紅樓夢”批判〉(合著),《上海文學》,1978年第8期。
2.〈太平軍在奉賢〉(合著),《南京大學學報》,1978年第3期。
3.〈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合著),《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3期。
4.〈也談歷史動力問題——與孫達人同志商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5.〈戊戌維新運動與近代知識分子隊伍 《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3期。
6.〈要重視和加強史學方法的研究〉,《歷史研究》,1986年第1期。
7.〈用系統科學方法使歷史科學定量化〉(合著),《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
8.〈戊戌時期社會觀與文化觀的變革〉,《學術研究》,1987年第1期。
9.〈戊戌思潮的思想淵源與國際條件〉,《雲南社會科學》,1986年第4期。
10.〈試論歷史科學中的主題研究〉,《史學理論》,1987年第4期。
11.〈史學研究與社會需求〉,《天津社會科學》,1987年第1期。
12.〈中日維新運動的比較〉,《世界歷史》,1987年第4期。
14.〈文化學和文化史的研究對象與學科特徵〉,《人文雜誌》,1987年第5期。
15.〈中西文化衝突的性質及其根源〉(合著),《社會科學輯刊》,1987年第5期。
16.〈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與新時代的召喚〉(合著),《未定稿》,1988年第24期。
17.〈略論近代以來的中西文化衝突〉,《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18.〈“合力”辨 〉,《歷史研究》,1988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