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洤

吳嘉洤

吳嘉洤(1790-1865),近代文學家。字清如,室名退齋、澄之、新有軒、儀宋堂,吳縣人。先世家頗饒於資。早慧多才,為諸生時即以詩古文詞知名於世,與朱綬、沈傳桂、王嘉祿、潘曾沂、彭蘊章、章光黻並稱“吳門後七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吳嘉洤 吳嘉洤

吳嘉洤近代文學家。字清如,室名退齋、澄之、新有軒、儀宋堂,吳縣人。先世家頗饒於資。早慧多才,為諸生時即以詩古文詞知名於世,與朱綬、沈傳桂、王嘉祿、潘曾沂、彭蘊章、章光黻並稱“吳門後七子’’(沈濤《匏廬詩話》)。道光八年(1828)舉人。家道中落,乃佐幕謀食,林則徐為江蘇巡撫時嘗為賓。十八年成進士,已年近半百。二十六年以副考官典試四川,二月由內閣中書入直,官至戶部員外郎。得道光帝嘉諭:吳嘉詮寫作俱佳,何以不入翰林?三十年道光帝逝,遂引病歸,掌教平江書院。時太平軍興,當事欲延請人厘捐局董事,辭不就。買園小居,嘗榜其廬曰“退齋”’又名其園曰“退園”,不與外事。鹹豐十年,太平軍克蘇州,避亂至崇明,同治三年(1864)歸里,次年卒。其詩少從六朝、初唐人手,多華縟溫雅之作。中年以後,涉歷漸深,大變初習,詩文皆儀法宋人。鴉片戰爭時期所作頗有關時事,余多林木悠遊、酬應感遇之詩,“時而激宕排異,時而幽淡蒼涼”,出入蘇軾、黃庭堅之間。文則專法歐陽修,以清真雅正為歸。著有《儀宋堂詩文集》、《秋綠詞》、《乘桴小草》、葉廷管輯《刦余所見詩録》録一卷等。

人物流派

吳中詞派。吳中詞派是指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聚集在戈載、王嘉祿、朱綬、 吳嘉洤、沈傳桂、沈彥曾、陳彬華所謂“吳中七子”周圍,以蘇州為中心的一批詞人,他們倡導嚴審聲律的詞學觀念,注意詞韻的考察,體現聲律謹嚴的風格,形成與浙西派、常州派不同的聲律派。吳中詞派的形成,是受到了乾嘉學派學術思想的影響,當時詞學界出現了一批研究唐宋詞樂的著作,特別是萬樹的《詞律》和陳廷敬編纂的《欽定詞韻》,為依聲律創作提供了準則。從吳中地域文化的淵源來看,蘇州文學向來就有推崇文學的音樂體性,追求外在音樂形式典雅的傳統,《晉書·樂志》就說:“吳歌雜曲並出江南,東晉以來,稍有增廣……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再從藝術創作的規律來看,詞本來依附於聲律,它不僅具有文本形式,同時具有音樂形式。吳中詞派為恢複詞的本質屬性做出了努力。吳中詞派並不局限於蘇州,杭州、常州、揚州都有詞人參加。

代表作品

游寒碧 莊録范君博《吳門園墅文獻》

劉郎義氣人中豪,粵擁擁節麾旌旄。

十年遊宦不逞意,歸來築館臨蘭皋。

歌台舞榭徑深邃,玉簫金管聲嗷嘈。

園成揮手騎鯨去,畫閣重樓鎖輕霧。

留與嬉春載酒人,芳時鈿舄盈衢路。

轉瞬昆池換刼灰,地生荊棘游狐兔。

不見牕前有落花,卻看池上吹飛絮。

方今宇由欣昇平,海中張網殱蛟鯨。

還鄉尋樂得真趣,障袖拂拂春風生。

往日搖鞭度紫陌,譜出新詞敞瑤席。

衣香人影去匆匆,爛醉狂歌拓金戟。

今來滿目嘆荒涼,晉苑吳宮景不芳。

惟有文章千古在,柳家猶剩讀書堂。

寒山寺

憶昔漁洋叟,曾留笠屐蹤。

我來看積雪,復此聽荒鍾。

畫冷危牆佛,風欺獨澗松。

故人喜不遠,江月泛芙蓉順卿居楓江一名芙蓉江。

過王府基

累然傭販竊雄兵,知己先逢顧阿瑛。

賜酒初聞來御府,築園鏇見困孤城。

青邱北郭吟無伴,黃葉西風落有聲。

我為淮張傳列女,金姬明慧七姬貞。

冬日網師園燕集

江湖小集系人思,高會欣逢到網師;

各有傳家富文字,可無吟社與支持。

遠林欲雪倪迂畫,老樹初花退聽詩;

誰共山公常載酒,風流未減習家池。

甲申(1824)冬日移居皮襲美故里,小具亭沼之勝,顏之曰秋綠園。明年上已,家人於園中修禊,仍用癸未歲韻。

陋巷深僻鮮客驂,軒題味諫尋回甘。

今年相宅避城市,地遠周北鄰張南。

慰情小圃差足喜,日涉之趣粗能諳。

緋桃爛漫映碧水,參差高下欺層嵐。

為渠慳囊屢一破,時於花下謀沈酣。

微嫌足音等空谷,婦孺不辨諧清談。

但言古有祓除禮,湔裙今復逢重三。

池流娟娟淨可挹,家人娛樂非為耽。

劇思琢句寵台沼,繭枯緒窘羞春蠶。

捫心自揣何遽爾,迴腸歴亂增如惔。

頗聞時事急籌運,印綬碌碌人懷慚。

誰似賈魯竭智計,獻彼一得資台參。

任非當軸徒發憤,仰天空見雲曇曇。

韶華瞥眼己絢彩,即景近若懷中探。

望晴須見杲日出,攜侶選勝吾猶堪。

更期風暖長宿麥,溝隴溢水歸空潭。

上巳後二日,彭印軒蘊梧招集滄浪亭修禊,分得清字二首,同尤榕疇作。

吟壇久岑寂,物外寄幽情。

復喜聯新雨,相將續舊盟。

春濃人意暖,水澹鳥聲清。

餘興還無極,臨流共濯纓。

昔賢觴詠地,今日小蓬瀛。

冠蓋頻相過,祠堂盡有名。

花仍留客賞,泉自在山清。

我輩評風月,僧寮謝送迎。

蘇台載酒

皇都一別歲星周,息影枌榆懶遠遊。

家有小園堪燕息,官居中品好歸休。

閒來芳苑馴階鶴,時上輕舠狎野鷗。

不道黃巾方肆虐,卻拋故里到瀛洲。

憶退園感賦

秋綠詞人宦遊久,十年不折蘇台柳。

前身彭澤愛辭官,故里紫桑思載酒。

騷壇自媿負虛名,慣向長安聽早鶯。

簪筆常趨金殿側,採風曾向錦城行。

生來心性疎慵慣,常笑愚夫譏戀棧。

眼底青山盡耐看,腰間紫綬羞重綰。

碧雲遠望憶吳鄉,潞水乘風一葦杭。

祗願梁鴻賃皋廡,豈殊子美住滄浪。

一弓拓地容吟嘯,停車問字來年少。

玩月時裁謝朓詩,養生愛鍛嵇康灶。

休嗟白日去堂堂,置酒看花樂未央。

漫說諸方起青犢,何圖一夕遇紅羊。

倉皇避地迷蕉鹿,家俱無多同筍朿。

貴客長辭綠野堂,詩人難覓王官谷。

依託葭莩航海來,神仙何處有樓台。

幼安避跡拋詩卷,杜老傷時罷酒杯。

閒來滬瀆謀生計,卞和獻璞談何易。

誰識軍門懷剌人,當年曾作皇華使。

回首江關滿白雲,吳閶煙樹掛斜曛。

胥浦竟成豺虎窟,荒村誰駐鸛鵝軍。

夢中時棹橫塘槳,還家紅燭明羅幌。

小步圍廊曲檻前,猶聽修竹迎風響。

雞聲俄報五更殘,九曲愁腸感百端。

唱罷念家山一曲,幾回吹徹玉笙寒。

退園八詠八首存三

思樹齋

樹木十年計,扶疎蔭遶屋。

植根固復深,有書日勤讀。

秋綠軒

湖州傳恨晚,成陰悲杜牧。

何處寄相思,秋庭一枝綠。

醉月閣

花間盪槳人,芳華久消歇。

對影不成三,登臨怕邀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