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亮

吳天亮多義詞,一是張家界市優秀教師,一是一名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慈利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吳天亮 男,土家族,大學文化,張家界市優秀教師,慈利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二級教師;1985年大專畢業;1992年獲華中農大函授本科文憑。從教10年,先後任教植物及境物生理等十門課程,擔任班主任和教研組長,現為政教幹事。所教植物及植物生理在1990年省統考中獲省第6名,所教農藝在1993年省統考中及格率90.24%,所教果樹栽培在1995年對口升學考試中及格率100%,平均129.63分,擔任95屆園藝四班班主任,在全市12名對回升學指標中該班考取6名。1988年至1994年連續7年評為縣教育先進工作者;1993年評為張家界市優秀教師。

革命烈士

吳天亮(1921—1946),曾名吳新、許竹、清江、希明。福建晉江內坑白垵村人。8歲時入本村三民國小讀書。民國21年(1932),中共晉南縣委委員蔡華西受聘任三民國小校長,組織共產主義兒童團,天亮被選為兒童團團長。22年,天亮因家庭困難停學,到磚瓦廠當學徒。翌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4年12月,天亮受黨組織委派,與工友鄭堂楚以磚瓦工人的身份到南安水頭、蘇內一帶開展活動。民國25年5月1日,天亮經晉南工委書記李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7年,他在沿海呂宅、科任一帶工作。29年,調泉州中心縣委任政治交通,在永春、南安、惠安、晉江等地奔走。民國30年(1941)6月,天亮參加中共閩南特委在永泰鳳洛突軍山舉辦的抗日骨幹培訓班。10月,回晉江。時中共泉州中心縣委書記許運伙犧牲,閩南特委決定將泉州中心縣委改為臨時工委,由天亮任書記。民國31年春,天亮受命到德化開闢新區。先駐足水口毛厝村,以打短工的身份深入山區農村,廣泛接觸民眾,發展毛厝毛票、毛美橋、毛聲足3人入黨,建立毛厝黨支部。民國32年,泉州臨時工委撤銷,改為特派員制。天亮任永(永春)德(德化)大(大田)地區特派員。是年,天亮以毛厝為據點,由近及遠,四面擴展,先後建立南山、坂里等10個秘密聯絡點,並在湖坂、十字格、下涌、大溪等村發展一批黨員。6月,省委機關再遷仙遊東湖。天亮留在德化。他和毛票一起在十字格建立黨支部,堅持在楓林、下涌、山茶、南斗一帶活動。民國34年底,閩中直屬支隊在十字格召開武裝工作會議,會議決定委派天亮回沿海地區組織一支工作隊到德化開展工作,同時籌措一筆經費。除夕下午,天亮回到白垵被捕。泉州黨組織獲悉天亮被捕後,立即設法營救,未遂。35年(1946)2月21日,天亮被押送莆田看守所。23日下午5時許,天亮被帶到莆田東郊東岩山報恩寺後殿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