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角村

后角村,隸屬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女埠街道,年平均氣溫為17.7℃,經濟收入主要以傳統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女埠街道后角村

后角村位於蘭谿市女埠街道匯潭村,基地南面緊靠蘭溪江,江對面是廣闊的農田,其它三面農田環繞
主要以傳統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北面不遠處是綠色山脈。周圍沒有工礦企業,沒有污染,空氣十分清新,土壤為水稻田,肥力較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夏秋高溫,冬春寒潮,梅雨伏旱明顯,光照充足且光熱互補。年平均氣溫為17.7℃,年平均降水量為1438.9毫米,盛夏多雷陣雨,平均日照2013.7小時,全年無霜期265天,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各項環境質量要素完全符合果蔗發展的要求,是以發展無公害果蔗的專業村。該村為了確保果蔗專業村產品質量安全,提高“匯潭”牌果蔗知名度,打響“匯潭”牌果蔗品牌,提高果蔗質量,保障消費者安全,提高市場競爭力,必須對果蔗實行質量安全管理,該村的做法是: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落實無公害果蔗生產技術措施到各個生產種植戶。在各生產環節檢查農戶生產中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生活垃圾等廢品嚴禁導入基地,不亂扔農業投入品廢棄物,每年聘請專家對蔗農進行標準化產前、產中、產後等各種培訓6次以上,年培訓人次1000人以上。
全村統一使用註冊“匯潭”商標,根據質量要求標註產品合格證,經過歷年的努力和新聞媒體的對外宣傳,該村相繼獲得省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在2005年金華市優質果蔗評比會上獲金獎1個,優質獎5個,在2006年金華市優質果蔗評比會上獲金獎2個,優質獎3個,在2006年被評定為金華名牌產品。該村果蔗種植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就開始種植果蔗,由於逐年連作,土壤的營養缺乏,土壤逐年被酸化和板結,花葉病危害,品種出現退化,產量和品質下降。果蔗品種更新換代,品種多樣化是我村果蔗生產急需解決的問題,果蔗產業的發展壯大受到了極大制約,果蔗專業村在市農業局和街道農技站指導下,對果蔗的種植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極大地減輕了種植果蔗的生產成本。因此,該村通過對外土地市場流轉,鼓勵蔗農不再守住自家一畝五分地跨區域租田種植生產果蔗,現已有在富陽、桐廬、建德、龍游及本市各鄉鎮沿蘭江兩岸的沖積沙壤土種植果蔗近1000畝,最大的蔗農戶種植100畝左右,最小的5畝左右。從蔗農走出本村,向外要求發展空間中可以看出,如今,該村蔗農的開放意識在日益增強,成為新時代新農民的象徵。[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