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亭村

角亭村

角亭村,環境清雅,頗具特色。所供菜餚以武夷山當地風味為主,適合於宴會、團隊、散客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餐飲接待。村兩委從建章立制、制定建設規劃入手,落實“兩制一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強化幹部履職承諾,規範村級運行管理,發展旅遊業,推動新農村建設。

基本信息

角亭村,福建省武夷山市角亭村共有耕地面積3000餘畝,山林13000畝,總人口2146人,轄8個自然村,21個村

角亭村武夷山市角亭村
民小組,61名黨員。改革開放後,角亭村土地劃入國家旅遊度假區範圍,高爾夫球場、國際友人俱樂部、九龍灣山莊武夷印象別墅區等項目先後在該村落地。村兩委從建章立制、制定建設規劃入手,落實“兩制一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強化幹部履職承諾,規範村級運行管理,發展旅遊業,推動新農村建設。

構築新農村建設平台

按照《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武夷山市全面推行“兩制一配套”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

角亭村角亭村
設的實施辦法〉的通知》(武委[2007]5號)精神要求,角亭村成立了新農村建設自治自建理事會,並制定章程。通過新農村自治自建理事會橋樑溝通作用,角亭村確立新農村建設發展思路:以“發展旅遊服務業”為中心,實施村民安置與度假區項目開發兩頭並舉、相互帶動發展戰略。利用角亭村安置地優勢,做好選址及規劃設計工作,加快旅遊休閒度假區開發建設,實現滿足村民居住的同時,要把角亭村建成環境優美、建築造型別致、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村一流度假村。目前角亭村投資38多萬元,完成農貿市場、遊人接待中心、民俗小吃一條街規劃選址設計、杜壩安置新區80畝地置換設計及杜壩煙田1000米水溝改造和農民俱樂部建設工作。

建設規劃

角亭村新一屆兩委和新農村自治自建理事會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民主議事決策方式,制定了《2007~2009新農村建設三年規劃》,建立了幹部履職承諾制。結合新農村建設工作目標,把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村兩委成員,並明確每項工作目標、完成時限、具體責任人及個體工作項目所需資金和經費來源,製成任務分解表上牆公示,以增強村幹部工作責任心和全村各項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村級組織公信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促成新農村建設人人有責的巨大助推合力。2007年角亭村計畫投入341.5萬元,完成角亭村總體建設規劃和丘屯、坑頭村民安置地及角亭、馬子山、梅溪安置地(120畝)規劃設計填方,啟動角亭農家旅遊度假村組建,完成村民飲用自來水工程,落實烤菸種植130畝,完成梅溪兩座大橋改造工程,實現村財增收18萬元,給予全村60周歲以上老人每月30元生活費補助等9項村幹部承諾經濟發展和公益事業項目。目前,角亭村投入8萬元,落實烤菸種植170畝,建成沼氣池40口,完成梅溪橋改造和垃圾清理整治工作。
“雙線管理”制度

角亭村立足鞏固和發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在“黨員底線跟蹤管理”基礎上,制定了村級黨員“雙線管理”考評標準,每月考評一次的方式,強化了村級黨員管理監督機制。二是村民代表聯繫戶代表制度。在重大村務事務村民民主聽證票決制基礎上,全面落實村民代表聯繫戶代表制度,以利村級組織及時了解戶代表意見建議、讓村民知曉村民代表會議情況,充分發揮村民代表在村幹部與村民互動中的橋樑紐帶作用,進一步增強村民參政議政主人翁意識。

“兩制一配套”

“兩制一配套”推行以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村道硬化、自來水工程、安置新區選址規劃設計及動工等工作中,村民主動參與義務投工投勞及現場秩序維持等村務事務上來,對少數不理解的村民進行宣傳解釋,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為角亭村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