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武夷角亭村概貌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角亭村系福建省南平市武夷街道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武夷國家旅遊度假區北部,東與下梅文化古民居接壤,西與雙世遺產地景區交界,北連武夷大橋,距市區8公里,南鄰度假區南部公館村,有6.4平方公里在度假區範圍。

【村落與居民】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000餘畝,山林13000畝,總人口2146人,轄8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61名中共黨員,於2005年10月成立了黨總支部。

【村風村貌】角亭村歷代以種糧、茶葉為主,在糧食跨剛躍的年代,角亭人民為國家交售糧食最多,貢獻最大,多次得到縣級以上的好評和獎勵,歷年評為先進支部、一類支部。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成立了國家旅遊度假區,部分的土地相繼被徵用,許多項目在我村落地,其中有高爾夫球場占地面積為2000多畝,該項目於2005年8月正式對外營業,國際友人俱樂部項目正在投資建設中。九龍灣山莊、武夷印象別墅區的落成,給我村帶來了繁榮景象,碧湖園更是景上添花,集垂釣、餐飲、休閒服務為一體,推出了我們本地的飲食特色風味。老字號農家宴吸引了更多的海內外遊客。

【歷史人文】在解放戰爭期間,1942年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人進行大屠殺,把上饒集中營的愛國將士押往赤石,革命同志在赤石渡口舉行了暴動,有部分同志衝出敵人的封鎖線,其餘將士被押到虎山廟進行屠殺,當時唯有倖存者秦峰在角亭人民的掩護下逃了出去,重返自己的部隊。

【建築景觀】角亭村有清代古建築的民居、寺廟5座,其中一座古民居為硬山式屋頂,兩側防火牆高護,中軸由南至北依次為門廳、天井、正廳、後廳,兩側為廂房、門樓及磚雕,內部梁架雕工精美,是研究閩北地方建築的實物資料,現是武夷山市級文物保護。另一座顯善廟,是清代著名的土木構造,虎山廟現也是省級的重點保護,其餘2座均為古建築寺廟。

【物產經濟】角亭村歷史以來都是以種養殖業為重點,建國初期角亭村就以“龍鬚茶”出名,銷往福州、杭州、廣州等地,現在茶文化記載上龍鬚茶屬角亭名牌產品。改革開放以後,我村村民陸續外出經商,開辦賓館、酒店等旅遊服務業,還有很多養殖大戶、種煙大戶成為角亭的致富能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