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小籠

同慶小籠坐落在合肥市馬鞍山路包河萬達廣場三樓室內步行街上,是同慶樓集團旗下快餐品牌,裝修簡約時尚,精美大氣,明檔廚房,在餐廳即可一覽所有蒸煮工藝。主營小籠包、特色套餐、營養粥品、麵條米線、精美小菜等正餐與配餐,可以為不同年齡層次及不同餐期需求的顧客提供營養快捷的美食服務。

同慶小籠簡介

同慶小籠是同慶樓集團旗下快餐品牌,坐落在合肥市馬鞍山路包河萬達廣場三樓室內步行街上,裝修簡約時尚,精美大氣,明檔廚房,在餐廳即可一覽所有蒸煮工藝。
同慶小籠主營小籠包、特色套餐、營養粥品、麵條米線、精美小菜等正餐與配餐,可以為不同年齡層次及不同餐期需求的顧客提供營養快捷的美食服務。
據解放前地方志記載,1932年,同慶樓師傅發明了用燙麵做的小籠包,改寫了中國人一直用發麵做包子的歷史,並傳至全國,中國從此有了小籠包。
同慶樓小籠湯包經過數年的傳承及數代大廚在技藝上的不斷完善,個個小巧玲瓏、摺皺整齊、宛轉如花瓣,軟滑薄韌的包子皮微微透明隱約可以看見餡心,且皮薄口圓,湯餡分離,以精緻鮮美著稱於世,是國內最正宗的小籠包。

小籠湯包的歷史

1932年,開業七年的同慶樓已經從蕪湖眾多酒樓中脫穎而出,成為業界數一數二的大店。善做大菜的名聲讓同慶樓成為高檔酒樓翹楚,但當時已經是商會會長的吳興周仍然堅持百姓路線,雖然菜館門面不大,他還是將一樓大堂全部用於做百姓小食,那時前樓供應包子、煮乾絲、長魚面、酥燒餅、蝦子面、餚肉大面等各色小吃,再做些普通的菜餚單點,由於同慶樓名氣大、牌子硬,很多老百姓都以到同慶樓吃飯為榮,就算只是在一樓點些小食,數碟小炒,幾杯薄酒,照樣味道一流、分量十足。
由於重視前廳,麵點部分的銷售就特別好。客人多,後廚裏白案師傅們積極性就高。那時的後廚,白案師傅地位很高,特別同慶樓的經理程裕友以前就是有名的白案打面師傅,更是在這方面特別用心。他帶著一幫白案師傅們,從麵粉原料篩選開始,和面、發麵、揉面、壓面,道道工序都精益求精,還不斷嘗試各種配餡方式,調料口味也根據蕪湖人口流動性大、口味雜的特點,設計出南北鹹宜的同慶樓特製小籠湯包來。
他們發現如果用開水燙麵而成的麵皮,製作小籠包的話,不僅皮薄而韌,還粉嫩透明,用筷子輕輕提起,湯包顫顫悠悠似乎都能看到裡面大塊的餡料和美味的湯汁,這樣的小籠湯包色香味俱全,誘人食慾。再加上,他們利用蕪湖周邊河汊湖泊星羅棋布,盛產蟹類的優勢,別出心裁的將蟹黃添加到餡料中來,獨創出蟹黃小籠湯包這一新品種。
蟹黃小籠湯包餡料選取活湖蟹,去殼取蟹肉,蟹黃加入適量豬油上籠大火快蒸,出籠時個個蟹黃包摺皺整齊宛轉如花瓣,軟滑薄韌的包子皮微微透明,隱約可以看見餡心,包子型似寶塔。吃前,先將皮咬破小口,吮乾裡面的湯汁,滋味無比鮮美。
蟹黃湯包問世後廣受歡迎,加上同慶樓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引來江南各地酒樓紛紛派人來學,更被當時蕪湖地方志收入記載,成為地方大事之一,從此傳至全國、風靡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